高職體育人文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11 02:35:34
導語:高職體育人文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人文教育就是要把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發現自我,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學生創造具有人文特點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高職體育教學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理論,將學生看作是教學實踐的主體,通過體育教育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在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應當以“以人為本”為指導目標,從培養學生能力的角度選擇適當的課程,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突出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要在體育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就需要將學生活動作為教學的中心,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特點和興趣,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技能基礎選擇適當的課程講授方式,為學生營造具有人文特點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人本主義價值觀。
2高職體育教學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2.1順應社會對人文教育的需求
高職體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社會生活的能力,能夠對社會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學會怎樣將學校生活與社會生活相銜接,樹立起終身體育的意識,堅持進行體育鍛煉,最終達到終身體育培養的目的。高職體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能夠加強學生的體育情感,提高自身的體質,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質。高職院校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實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具備先進理論知識和較強動手能力的人才。高職體育教學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必須進行人文教育,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人文教育是現代教育的根本價值,是社會改革發展的需要,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人文教育也應當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人文體育的觀念。
2.2順應學科對人文教育的需求
高職體育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學習,將學生培養成體魄健康、心理健康的高素質人才。高職院校體育教育不僅需要使學生具備基本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充分吸收人類的優秀文化成果,通過知識的傳遞和環境的影響,使學生內化成為人格健全、氣質非凡的優秀青年,使學生兼具內在氣質和外在體魄。因此,高職體育教育需要將人文教育作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2.3順應學生對人文教育的需求
傳統高職體育教育中一般采取常規模式進行體育教程布置,但是這種課程內容不能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忽視了學生興趣對教育的影響作用,根據常規模式和功利性的體育訓練目標設置的教學內容背離了當前教育改革的要求。現代體育課程學科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學生的認知發展、情感需求作為課程設置的基礎,體育課程的重點就是滿足學生需求,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學生在課程選擇中享有自主權,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能夠設置滿足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課程內容,實現學生體育健身、健美娛樂的需求。面臨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嚴峻的就業形勢,學生要想在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就必須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優秀的品質,同時還應當具備完善的人格和極強的創造力。學生的這些需求依靠人文教育輔助體育教育,兩者共同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
3高職體育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措施
3.1重視人文教育
目前較多的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中忽視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只注重對體育基礎知識的傳播,忽視了教學內容的人文性,在體育課程中,往往以教師引導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注重完成教學課時,沒有根據教學內容及時變更教學方式,不注重靈活變通,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往往以任務的形式督促學生進行訓練,以嚴厲的教學態度要求學生完成訓練目標從而忽視情感教學的作用,也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這種教學方式只會培養出一個個訓練機器,而無法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體育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充分重視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發揮體育學科的優勢特色,利用學生的個性和特點,將對學生的知識技能培養與個性差異和性格特色結合起來,明確人文教育的目的,加強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人文環境塑造,將課堂變為學生活動為主的課堂,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促使體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
3.2增加人文教育的教學內容
傳統教育中隊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認識都存在一種誤解,認為人文教育與體育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教育體系,體育教育只是對學生體能的訓練,人文教育只是人文學科的學習。但實際上人文學科教育只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其精神內涵能夠與體育教育相融合,兩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長期以來,體育教育都缺乏人文教育的滋養,體育學生被公眾當作野蠻粗暴的象征。因此,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增加人文教育的內容,挖掘體育教學內容中的人文因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人格魅力。現代的高職院校體育教材已經很好地反映了體育教學的時代性和實用性,但是卻缺乏了相應的人文因素,要充分挖掘體育學科中的人文因素,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注重在體育教學中進行相應的藝術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另外也可以在體育競賽中宣傳人文精神,增設人文教學選修課,充分挖掘體育教學中的人文因素。
3.3強化人文教學環境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往往采用強制性的教學方式進行體育知識的灌輸和體能訓練,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往往使學生形成不良的性格特點,不利于培養完善的人格。教育的本質是育人,育人最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怎樣更好的做事、做人,使其更好的與人相處,更好的進行社會生活。高職院校教學的目標不僅僅要服從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需要以學生的需求為基礎,培養學生獨特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高職院校應當進行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理性和情感的融合,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為學生塑造良好的人文學習氛圍。在體育教學中既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同時又要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和抽象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意志,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3.4增加人文教育實踐
如果只依靠簡單的知識傳授,學生往往難以對人文教育形成深刻的認識和感悟。因此,需要將人文教育實施與體育教學實踐中,如進行體育動作示范時,不僅教會學生怎樣做出正確的動作,還需要引導學生挖掘其中的人文內涵。也可以通過回放優秀運動員的競技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人文素質培養需要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學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到祖國給予的自豪和民族責任感的重要性。高職體育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認知體育基礎知識,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進行集體意識、合作意識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自制力,使學生有意識的進行人文素質鍛煉。
3.5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一般都從專門的體育院校畢業,對體育專業知識和技能十分擅長,但是其對文化、精神等領域往往捉襟見肘。教師的人文素養水平極大的影響著學生的學習過程,因此,高職院校應當首先加強對體育教師人文素質的培養和提高,開展培訓活動,加強教師素質評價,通過多種活動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
4結語
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新時期教育改革目標的重要人物。因此,高職院校要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深化人文教育的理念,在體育教學的實踐中,挖掘體育學科的人文因素,根據體育的特點和學生的性格特征,制訂適當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
作者:任曉燕 單位: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
- 上一篇:閱讀教學中人文教育實施策略
- 下一篇:小學科學教學論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