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護理教學中融入醫學人文教育

時間:2022-01-11 11:16:53

導語:婦產科護理教學中融入醫學人文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產科護理教學中融入醫學人文教育

摘要:婦產科患者因學科專業,患病部位的特殊性,比起其他患者有著對人文關懷更強烈的需求,而醫護人員由于工作任務繁重人文關懷意識相對淡薄,醫學人文教育流于形式,這也成了醫患矛盾的催化劑。為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人文關懷服務,我校將人文教育融入婦產科護理日常教學的各個環節,真正將人文教育落到實處。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人文教育

當代的醫學模式已經從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這就要求醫療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除了為患者提供必需的診療技術服務外,還要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務,以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而婦產科患者由于學科專業、患病部位的特殊性,在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往往有著更強烈的人文關懷需求,所以將人文教育融入婦產科護理的日常教學中,使學生不僅能學到專業技能,還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為以后步入臨床崗位做好準備,更深遠的說,還能為婦產科這個高危科室減少醫療糾紛,提升醫院婦產科的服務質量。

1加強婦產科護理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婦產科護理內容主要包括正常及異常的妊娠期、分娩期、產褥期婦女的護理和常見婦科炎癥、腫瘤及其他疾病的護理。婦產科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往往有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動,如害羞、焦慮、自卑、內疚等,這些心理使得婦產科患者比其他患者更渴望與醫務人員溝通,談出她們對疾病的擔憂與疑惑,得到醫務人員的專業建議及安慰。而對孕產婦或患者的護理,不僅關系到他們自身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還關系到整個家庭的幸福,甚至關系到子孫后代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社會人口質量。患者的對人文關懷的迫切渴求及社會對醫護人員的責任要求使婦產科護理人員必須加強護理職業道德的修養,加強人文關懷意識的培養,提高護理質量。再者,由于公眾對醫療服務要求日趨提高,患者維權意識日益增強,而中國的醫療體制尚不健全,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淡薄等諸多因素,使得醫患矛盾持續升溫,在婦產科這樣的高危科室更是屢見不鮮,甚至已導致婦產科醫護人員的大量流失,而數量缺口使得醫護人員的工作更加繁重更易忽視服務質量,這就使得醫患關系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而醫學人文教育正是打破這一怪圈的有效途徑,有助于和諧的醫患關系的重建。

2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滲透并加強人文關懷意識的培養

2.1編寫婦產科護理人文配套教材

在課程內容創新上“以人才培養對接用人需求、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教材對接技能”為切入點,與醫院護理人員共同研討,深度挖掘教學內容的人文關懷元素,廣泛搜集人文關懷素材,如行業發展史、行業標準、人文關懷案例、名人名言等,將之整合入現有教材,形成婦產科人文護理特色教材,使學生在學到專業知識的同時,得到人文知識的熏陶及人文素養的升華。

2.2在理論授課中增加溝通技巧相關內容

在臨床工作中能否獲得患者及其親屬的信任,能否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都與尊重患者及溝通技巧密不可分。因此,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尊重患者,采取傾聽、關切用語等交流方法和技巧,營造出和諧的溝通氣氛,對患者疑慮給予耐心解答,避免使用醫學術語,同時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以女性服用緊急避孕藥后妊娠這一臨床常見事件為例,患者往往陷入胎兒去留的兩難選擇,做人工流產怕對身體造成傷害,留下胎兒又怕寶寶受藥物影響發育異常,如果這時醫務人員只是告訴產婦做了人流不能保證還能懷上,胎兒留下不能保證沒有異常而讓產婦自己選擇,產婦無論怎樣選擇都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留下胎兒甚至整個孕期都將在這種壓力下度過,而如果醫護人員將人工流產有什么危害,我們將通過哪些手段避免這些危害,如果留下胎兒,異常的概率有多大,我們將在孕期進行哪些監測來排除胎兒的異常,讓產婦結合自身因素進行考慮,從患者獲益最大的角度幫助患者進行選擇,就能讓患者打消疑慮,做出理智的選擇。可見醫患溝通在建立和諧醫患關系中的重要性。

2.3實訓教學中加大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力度

婦產科實訓課是培養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好時機,教師在示教時將穩重的舉止、平易近人的語言、關愛的態度融入嫻熟的護理操作中表現出對患者的尊重、關愛及職業素養,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學生可采用情景模擬的方法進行練習。使護生在操作中能表達出“人情”、“親情”,從小小的細節體現護理人文關懷,并將這種關懷帶到工作中。

2.4充分利用見習的良好契機融入人文教育

臨床見習是學生與真實患者的第一次接觸,見習效果對學生入崗后的護理服務質量有著深遠影響,在婦產科見習的各環節融入醫學人文教育,對學生人文關懷精神以及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選取真實典型病例,采用床邊教學方式,讓學生運用課堂所學詢問病史、查體,提出疾病的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教師在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傾聽患者的需求,并指導學生對患者提出的疑慮給予耐心解釋,引導學生樹立“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行醫理念,并提高學生的臨床診療能力。

2.5不斷加強婦產科護理教師的人文素養

要培養學生人文關懷能力,必須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關懷,并學習關懷他人。教師要放低姿態,和學生做朋友,注意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需求,保護學生的隱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營造一個充滿關懷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感覺自己被重視、被尊重,這有助于學生日后營造良好的護患關系。這就要求教師在熟練掌握本專業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應自覺加強人文知識的學習,不斷探索怎樣靈活運用人文知識,采取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自覺加強人文關懷與溝通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于蕾“.人文關懷”在婦產科患者心理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6).

[2]張麗萍,劉巍.婦產科實踐教學中培養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的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9).

[3]何勉,張穎,李宇斌.婦產科臨床見習教學中融入醫學人文教育的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2,(8).

[4]鞏瑩,張瑞麗,李慧娟.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的研究現狀[J].護理學雜志,2010,(24).

作者:符瑩 單位:成都鐵路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