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
時間:2022-11-04 03:20:36
導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課標指出,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結合的人文學科。小學語文教學要提倡人文關懷,人文教育應該滲透到語文教學的每一個角落。從寫作教學的角度,對不同題材類型的寫作課堂如何滲透人文教育進行了具體分析,以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人文教育;情感作文
作文教學應該將作文與做人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文教育,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只有這樣,小學生的語文習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在習作訓練中才能真正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使文章讀起來更有韻味。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在作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
一、在情感作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進行習作訓練時,最大的問題就是作文缺乏真情實感,文章情感過于虛假、不夠真摯等。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寫作能力的缺失,而是由于教師平時缺乏對學生寫真話、講真事習慣的培養,在情感類作文訓練中忽視了人文教育的滲透。因此,為了提高學生作文的真實性和情感性,教師應該抓住小學生天真善良、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的心理特征,鼓勵他們自主挖掘有趣的生活片段,留心觀察生活現象,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生活態度,從而在寫作時更多地融入自己的真實生活體驗。具體來說,在開展正式的寫作訓練之前,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藝術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在之后的寫作過程中投入濃烈的情感。例如,以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為對象。在針對“母愛是什么”這個主題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感恩的心》《燭光里的媽媽》《聽媽媽的話》《小時候》等經典歌曲,讓學生在欣賞優美、動聽的音樂的同時,調動自己對媽媽的情感體驗,逐漸醞釀出濃厚的情感。其次,教師還可以在課件上播放一些真實的生活情境照片,鼓勵學生講講自己的媽媽是如何照顧自己及整個家庭的故事。而且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適當的點評,幫助學生樹立學會感恩、學會體諒父母的孝道觀念。同時,教師還可以有意識地指導學生用心感受媽媽對自己的關懷,大膽傾訴自己內心對母愛的真情實感。比如,用富有指導性的話語啟發學生,“通過這件溫暖的小事,你覺得母愛是什么?你最想對媽媽說什么話?”只有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才能在字里行間中透露出真實的情感。
二、在生活作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
小學作文教學最忌諱學生作文內容空洞、讀來乏味,但大部分學生在習作訓練時往往存在這樣的普遍問題,有些學生甚至覺得無話可寫、無從下手等。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大多和學生平時缺乏觀察、缺乏生活體驗有關。因此,教師在開展生活作文寫作教學時,要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熱愛現實生活,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加強社會實踐,并將學校所教的道德知識運用于具體的實踐中。例如,為了提高學生尊老愛幼的道德意識,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同情心,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社區義工活動,為孤寡老人做家務,送溫暖,或者帶領學生去福利院看望小朋友,和福利院孩子結成小伙伴等。同時,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素材,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平時加強積累,將生活中有趣的小事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然后拿到課堂上和大家一起分享。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點評,指導學生感悟生活實踐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三、在自然環境作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
當前社會,普遍提倡“關愛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念。語文教學作為一門極富人文關懷的學科,在寫作教學中要注意對環保意識的滲透,讓學生形成熱愛自然、尊重自然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師可以結合相關的環保節日,設計一些和環保有關的寫作訓練題,讓學生結合社會現象談談自己的環保理念。以植樹節為例,教師可以將植樹節作為素材,指導學生寫一篇和植樹有關的環保理念文章。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親自參與到植樹活動中去,讓學生親身體驗植樹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對環保知識學習的熱情,同時也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寫作素材。在植樹活動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植樹的體驗記錄下來,寫成一篇簡短的植樹心得文章。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西部地區植樹治沙的紀錄片或圖文資料,并向學生講一些植樹治沙的背景資料,提高學生愛護樹木、愛護自然的環保意識。總之,人文教育是一種提高學生情感認識的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能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師應該通過組織多樣的生活體驗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注重人文知識的滲透,幫助學生積累人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劉明 單位:吉林省舒蘭市第十四小學校
參考文獻:
[1]陸少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J].廣西教育,2013(13).
[2]郭富強.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J].語文學刊,2013(19).
- 上一篇:小學語文人文教育研究
- 下一篇:小學語文古詩詞人文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