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賞識教育論文

時間:2022-12-04 03:21:40

導語:高校學生賞識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學生賞識教育論文

摘要:在高校學生教育中融入賞識教育,能夠對學生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當對此形成一定的認識,在教育活動中將賞識教育有效融入進來。對此,本文首先針對賞識教育的內涵進行了分析,然后探討了在學生教育中運用賞識教育的具體方法,希望可以給相關人士一些參考。

關鍵詞:賞識教育;高校學生教育;融入應用

賞識教育是近些年興起的一個新的教育理念,其并不是指對學生進行單純的表揚與鼓勵,但是指對學生的行為過程、結果等予以賞識,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機。在高等教育中,賞識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進步來說也是具有積極作用的。所以,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便需要理解賞識教育的內涵,然后找到與專業教育實現融合的具體路徑。

一、賞識教育

對于賞識教育,部分教師會出現理解上的錯誤。根據實際情況來講,部分教師認為賞識教育就是對學生多加鼓勵與表揚,少進行批評。這種觀點雖然不能算錯,但是也不是完全正確,具體來說這種觀點有些狹隘,未能全面理解賞識教育的內容。賞識教育不僅僅包含了對學生的鼓勵與表揚,更關注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強化學生的意識理念。賞識教育的根本內涵可以總結為12個字,即: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無限熱愛。承認差異就是要理解并且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不同,不能按照相同的模式和標準來教育學生;允許失敗則是要正確理解學生出現的失敗或是錯誤,不能學生出現失敗就直接批評;無限熱愛則是要激發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熱愛,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發揮出自身的潛力。賞識教育是一種生命的教育,充滿了愛與人情味,富有生命力和成長性,能夠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理解、欣賞與關愛。對于步入成年人行列不久的大學生而言,其正處在一個人生發展轉型的關鍵期,做好賞識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二、當前高校學生教育存在的不足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高校在學生教育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導致教育活動的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中的效果。不僅如此,作為學生轉型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些不足更可能導致學生成長發展上出現偏差。具體而言,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對于學生的教育活動缺少稱贊。從教育實際來講,教師給予學生的稱贊偏少,不論學生做得好還是不好,稱贊都是很少出現的,尤其是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往往隨之而來的就是批評。教育活動中的稱贊缺失,導致學生得不到積極的促進,難以形成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這樣一來便會制約教育活動的發展進步。對于學生的批評過度,損傷了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高校教師一般很少批評學生,在課堂上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知識傳授上。但是,不少教師一旦批評學生,那便是一場狂風暴雨式的教訓,不給學生留面子,也沒有顧慮到學生的心理情緒。這樣的一頓批評,往往會讓學生覺得丟了面子,心中對教師產生負面情緒,從而對課程學習也出現抵觸的行為,這樣一來便會對教學活動形成阻礙,同時也影響到了學生自身的發展進步。缺乏教育教學的創新與改革。時代在不斷變化,學生也在不斷變化,教育教學活動需要跟隨時代的進步一同發展。然而目前不少高校教師忙于科研,對于教學活動的關注不夠,日常工作中對教育教學的研究甚少,這就導致教育活動長時間局限在一種模式當中,這樣便會造成教育活動的僵化。就比如賞識教育,目前在大范圍的展開,但是一些高校教師對此卻沒有形成認識,沒能將其滲透到教育活動之中。

三、賞識教育對高校學生的教育價值

要對高校學生進行賞識教育,其具有非常顯著的教育價值,這一點高校教師一定要形成認識,只有清楚把握賞識教育所具備的價值,那么才能找準賞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途徑,對其實現有效的運用。賞識教育所具備的教育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賞識教育肯定了學生之間所具備的能力差異,能夠讓教師切實認識到學生相互之間存在的區別,然后教師便可以立足于此對專業教學實現層次化、個性化的構建,這樣便可以推動高校專業教育的發展,讓學生可以到教育活動中得到切實的進步。其次,賞識教育可以促進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在高校專業教育中,教育效果的好壞,與學生的學習自信與積極性是緊密相關的。部分學生在遇到一些較為困難的課程時,經過幾次失敗就失去了自信,從而對課程學習沒有了耐心。而還有部分學生則是在學習中較為懶散,缺乏積極性。通過賞識教育,給予學生多樣化的肯定與稱贊,能夠讓學生體驗到被認可的成功感受,進而學習自信與積極性都會得到提升。最后,賞識教育可以拉近師生關系,構建良好的教育氛圍。在高校教育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較為復雜,尤其是在現在的新媒體時代,學生受到很多網絡信息的影響,導致師生關系出現了一些問題。而從教師方面來講,不少教師對于師生關系的構建也沒有形成重視,上完課就離開,平時和學生也沒有什么交互,這樣就導致師生關系較為淡薄。而賞識教育,則創造了一個教師了解學生、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途徑。賞識教育的滲透,可以讓教師對學生形成深入的認識,尤其是了解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這樣一來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的交互,推動教育氛圍的發展。

四、高校學生教育中對賞識教育的有效應用

將賞識教育應用到學生教育之中,需要找到合理的方法與途徑,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實際,抓住二者的契合點,將賞識教育有效應用起來。(一)因材施教合理進行賞識教育。要將賞識教育融入到專業教育之中,那么就需要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差異化的賞識教育。因為從賞識教育的本質內涵來講,承認差異就是一個顯著的特點,所以因材施教的差異化教育,也正好契合了賞識教育本身的內涵特點。所以,在學生教育中,就需要關注到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不同性格特點、不同家庭情況等,了解學生的個性,然后針對性融入賞識教育。比如對于外向型的學生,公開性的表揚與稱贊就比較容易發揮作用。而對于內向型的學生,則適合進行一對一的表揚與稱贊,這樣更容易讓學生接受。賞識教育依照學生的差異特點來進行,可以提高針對性。不僅如此,還可以給學生設定不同的層次化標準,以此實現層次化的賞識教育,進一步提高教育活動的有效性。(二)科學辨證開展賞識教育。賞識教育的開展,除了因材施教之外,還需要立足科學辨證的原則。所謂的科學辨證,就是要從不同的層面來對待一個事件。具體來說,賞識教育雖然主張多表揚少批評,但是部分教師在實踐中將少批評簡化成了不批評,這樣一來反而容易讓學生盲目自信,無法認識到自身的錯誤,這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而言是不利的。因此,開展賞識教育,就要科學辨證地看待問題,該表揚就要表揚,該批評也要批評,不能模糊了二者的界限。總的來說要秉持賞識與批評對立的基本原則,二者共同存在,缺一不可,關鍵在于要精確把握賞識與批評之間的度。具體而言,七分賞識三分批評是一個較好的度,這樣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錯誤,同時又能受到鼓勵。(三)真誠深入開展賞識教育。在學生教育中融入賞識教育,需要真誠深入,也就是教師要融入自身的情感,將以生為本的理念融入進來,一切從學生的成長發展出發考慮,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表揚或是批評,從而形成清楚的感受。比如,在對學生進行表演是,就需要立足實際合理表揚,如果表揚言過其實,那就變成了吹捧,這就導致賞識教育的本質變味了,會讓學生形成負面的思想。所以,在對學生進行賞識表揚的時候,一定要出于真心,要真切認識理解學生值得表揚的地方,合理送上表揚,絕對不可盲目。而對于學生的批評,也不能口誅筆伐式的大力鞭撻,需要柔風細雨般地向學生娓娓道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問題。通過真誠深入的賞識教育,可以讓學生得到有效的發展。(四)尊重互信滲透賞識教育。在對大學生滲透賞識教育的過程中,還需要關注尊重互信。所謂的尊重,就是要對大學生給予對等的地位,因為大學生基本已經是成年人,不能像面對小孩子那樣面對大學生,需要尊重大學生,放到平等的地位上對大學生進行賞識教育。不僅如此,還需要對大學生保持信任,對于他們的言行都要給予足夠的信任,不能輕易產生懷疑。只有給予大學生足夠的信任,那么他們也才會對教師產生信任,從而雙方達成一種互信的關系,從而為賞識教育的滲透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一來,賞識教育在一種相互信賴的環境中有效開展,可以取得顯著的效果。

五、結束語

對大學生進行賞識教育具有深厚的內涵,高校教師需要形成清楚的認識,結合當前的實際教學工作,將賞識教育有效融入到學生教育之中,從學生的差異出發,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與信任,通過辯證的思維看待問題,真誠深入的開展賞識教育,推動學生取得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賴貴珍.現代高職教育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有效運用的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2-2.

[2]馮曉星.賞識教育在學生管理中的應用[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

[3]鐘霖瑜.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有效運用[J].明日風尚,2017(8).

[4]陳萍.淺談賞識教育在大學生個體發展中的作用——以藝術類學生為例[J].中國文藝家,2018(1).

[5]胡啟桂.淺談賞識教育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實施[J].考試與評價,2017(9).

作者:卓如彩 單位: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