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大專學生管理賞識教育論文
時間:2022-11-08 09:56:34
導語:五年制大專學生管理賞識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中華民族自古十分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更是將教育列為民族崛起的關鍵一環。在當代,為擴大人才培養,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專業技術人才,高職教育迅速發展,五年制大專亦成為眾多學生的選擇。為有效應對高職院校學生規模迅速擴大、素質高低不齊,學生管理難度迅速增加的困境,必須引入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時代融合,與當代青年學生的特點結合,創新管理方法。賞識教育在高職學生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1五年制大專教育的特點
1.1五年制大專教育的內容。五年制大專,也稱為五年制高職,是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承包的、專門為初中畢業生提供上大學的快速通道,屬于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其主要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為期三年的中等職業教育,第二階段是為期兩年的高等職業教育。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畢業之后,即可獲得全日制專科畢業證書。1.2五年制大專教育的目標。探析如何運用嶄新的教育方法刺激、促進教育管理的轉變和發展,必須明確教育管理的目標。一方面,五年制大專學校的成立意味著職業技術教育性質學校的誕生,是高職教育的新嘗試和發展。旨在為國家的發展培養應用型、工藝型人才,彌補國家迅速發展而產生的對專業化技術人才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五年制大專不僅有國家需求,也有其社會需要。為加強對人才資源的培養和利用,使人才不至于浪費,五年制大專教育從初中畢業生開始培養,節約青少年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使青少年盡早成為擁有一技之長的社會人才。1.3五年制大專教育的困境。二十世紀至今,五年制大專教育獲得持續不斷的發展,為我國輸送了大批人才,但在目前,其學生管理仍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對于學生個人和學校以及社會都具有重大意義。首先,長久以來我國的高等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和大學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首先體現在國家對于高等職業學校的資金、人才的投入上。大部分教師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依靠說教和校園規章制度對學生進行管理,又由于缺乏先進的教學和管理人才,使學校對于學生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約束力和保障。其次,在教育理念方面,當前大部分職業技術學校多是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術的培養和教育,忽略了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的全方面發展,減少了激發學生其他潛能的可能性。但當今企業選人用人已經越來越注重對于職員綜合素質的考量和測評,傳統的教育理念可能會阻礙學生的未來發展。最后,針對學生自身而言,進入五年制大專的學生是初中畢業生,大部分學生心智尚未成熟,還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學生往往與老師“對著干”。針對學生的特性,老師必須“對癥下藥”,采取積極有效的溝通方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賞識教育的內涵
2.1賞識教育的概念。賞識教育是如今世界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其倡導者周弘是家庭教育專家,曾獲得“全球熱愛生命獎”。他的教育核心為“花苞心態,全納的愛”,希望給人們全身心、全方位的滋養。教育的過程不是一個急功近利的過程,也不是大多父母老師“恨鐵不成鋼”的心路歷程,賞識教育強調要承認學生之間存在差距,允許成長中的失敗,并希望激發學生對于生活、對于世界以及知識的持續熱愛。總而言之,賞識教育,是關于熱愛生命的教育,是不斷嘗試和學習的教育,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和活力。2.2賞識教育的重要性。賞識教育對學生個人成長和大專教育發展改革發展影響重大。于學生成才而言,賞識教育的運用首先直接體現在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對個人能力的培養上,老師采用積極的、正面的教育方法對學生加以引導,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探索學習,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作為指引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發展。于學生成人而言,當老師對學生有了良好的指引后,學生可以從課堂內外發現學習樂趣,又通過自身成長培養出個人優點,逐步建立自信、樂觀的心態。最后,于學校和老師而言,在這一過程中,師生之間形成了良好互動,有利于師生關系的良性發展,從而為學生管理奠定了穩固的基礎,進而形成優良的學風,促進學校教育的發展。
3賞識教育有效運用的途徑
3.1教育基于了解,方能“因材施教”。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時,必須將“愛”融入進去。賞識教育是關于愛的教育,所以老師應該主動愛學生。這種愛體現在老師對于學生的了解基礎上,只有了解學生的成長背景和環境,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才能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給予不同的關懷和照顧;才能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進行管理。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3.2加強認同感,成為“良師益友”。在賞識教育的教育理念之下,師生關系早已不是傳統的模式,教師不處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學生也不是一味屈服和被管教。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教師首先要履行好教育職責,身為“領頭羊”做好榜樣,使學生形成對于世界的正確認知,在正確的帶領下進行嘗試和學習。同時,教師又要積極給予學生必要的鼓勵和獎賞,信任學生,維護學生的自尊,調動學習積極性,而不讓學生產生反叛的心理。當學生從心里將老師作為自己信任的好朋友時,會在身體和情感上對老師產生更多的認同,學生管理自然會更利于實行。3.3提高教師綜合能力是關鍵。“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把學生訓練成為日行千里的寶馬,還需要一位能識得好馬的伯樂。賞識教育理念的創始人周弘,他的女兒雙耳全聾,但他依靠獨特的教育方法將自己的女兒培養成為留美博士。這有賴于它自身對于家庭教育方法的持續探索,對于無數個社會案例的學習和總結。作為當代教師,更需要有這種持續探索的精神和境界,有持續學習的動力和不斷充實自己的品格。教師更應注重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不斷吸納先進的教育理念,而非墨守成規。
4總結
賞識教育是在新時代中應運而生的教育方法,它體現了一種嶄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父母和老師需要擺脫以往“別人家的孩子最好”的思想,轉而鼓勵學生、欣賞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在信任和尊重中獲得自信,獲得前行的勇氣。將賞識教育運用到大專學生管理中,將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一次變革,其有效運用必將對我國人才發展和教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參考文獻:
[1]吳朝婭.分析高職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有效運用[J].智庫時代,2019(23).
[2]馬麗,杜亮.高職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有效運用[J].智庫時代,2019(22).
[3]肖瑞仙.高職班主任開展賞識教育有效途徑的探析[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02).
[4]陳靜.高職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有效運用分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02).
[5]黃麗舟.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的現狀審視及發展對策[J].納稅,2019(14).
作者:彭莉 單位:昆明衛生職業學院
- 上一篇:賞識教育下初中英語保證策略
- 下一篇:小學班主任時間管理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