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學在音樂審美教育的探索
時間:2022-00-00 12:00:00
導語:情感教學在音樂審美教育的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音樂是一門大眾藝術,也是實踐性很強的藝術,審美價值通過音樂的審美活動實現,將是最佳的方式。初中音樂教學是以審美為核心的教學,以音樂為載體來激發學生的情感,激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用潛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審美知識和綜合素質,貫徹“知識教人、情感育人”的基本原則。本文主要闡述情感教學對初中音樂在審美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及實施方式。
關鍵詞:情感教學;音樂;審美教育;初中
情感教學是指教師利用一定的手段,調動學生的情緒,找到情感共鳴的點面,促使學生積極學習的過程。初中是青少年情感最豐富的階段,特別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情感是審美教育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因此,只有將情感教學實施于音樂審美教育中,才能更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實現初中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1]。
一、情感教學的重要性
情感教學不同于傳統的教學,傳統教學主要是靠教師本身具有的知識量,教學能力,教學方式的受歡迎程度、學生喜愛這門課程的程度等等達到教學的目的的。這種方式確實可以幫助學生記住一定的知識,也能夠讓學生的部分情感得到滿足,但是學生本身并沒有太多的積極性,屬于一種機械式的學習,也是一種乏味的學習,它的教學形式特別容易單一化。情感教學的不同點在于,它主要是以誘導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停留于老師的行動力,而且學生本身的活躍度的提高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教學效果比以前更好。以情感為切入點,作為初中音樂審美教育的新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體驗情感。音樂這門學科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具有著直接的影響效果,所以它給我們的情緒感受和體驗是最為真實的,同時也是最容易植根心底的。這種積極的情緒很容易得到升華,發并使學生產生共鳴,提高審美能力[2]。
二、初中音樂審美教育中運用的情感教學方法
音樂審美心理有四個:第一,音樂審美感知。即大致感受到音樂的存在及存在的方式。第二,音樂審美想象。即能夠對自己聽到的音樂進行簡單的加工,創造,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第三,音樂審美情感。即可以理解特定音樂中帶有的情感,能與自己特殊情感經歷相結合,感同身受,達到情感上的共鳴。第四,音樂審美理解。即主體對事物以感性的角度,領會并整體把握[3]。因此,我們要利用這四個心理進行情感教學。
1、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是關鍵性的第一步,只有感興趣了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和情感。所以,我們采取的方式是利用身邊的實物來引入音樂。比如可以向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樂器,利用好奇心幫助學生了解音樂知識;還可以討論最近的流行音樂,并追本溯源,講述音樂的發展歷史;也可以觀看關于音樂的音樂劇、電影或紀錄片,感知音樂的審美。這種視覺與聽覺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幫助學生體味音樂帶給人的魅力和愉悅感[4]。
2、陶冶情感,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事物有好有壞,音樂也分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因此,我們必須陶冶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品位,強化音樂審美。比如對音樂作品進行剖析。每一個作品都有自己的創作背景,這對于音樂情感的表現內容也會不同。介紹經典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者及創作過程中的趣事,還可以對音樂中的各個要素、細節進行全面的分析,引導學生自主地感受作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簡單地教授歌曲并不是難事,音樂審美教育是讓學生可以充分體驗音樂當中的情感,能夠享受音樂給人帶去的滋潤。
3、注重身心,強化音樂學習情感
初中生是處于青春期的少年,他們的情感比較的豐富,充滿了朝氣,生氣蓬勃,熱情洋溢,同時也情感泛濫,比較躁動,容易沖動。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和發展的規律能強化音樂學習情感。這需要我們鼓勵學生去接觸音樂,通過情景再現或情境創設,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把學生們帶入具體的情境中獲得真實的感受。在這個情感教學中,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簡化技術與高度的藝術性,體現音樂的美感。因為初中生并不具備高度的認知能力與審美能力,所以簡單化和寓教于樂的方式更能促進教學。
4、更多體驗,增強音樂審美理解力
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熟能生巧的過程,音樂審美也需要。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只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教學方法來提供的體驗過程才是有效的更多體驗。教師需要運用獨特的教學方式,依據學生個體的特點制定出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任務。更多音樂審美體驗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學生對音樂審美理解的增強。教師可以采用一些膾炙人口、知名度較高的歌曲,例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等,使學生直接的去感受音樂,聽懂音樂。學生性格的不同,理解能力的高低、程度各不相同,選擇特定階段的作品進行欣賞,不僅僅提高了學生對音樂審美的自信心,而且為學生主動去理解音樂,增強音樂審美理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
三、結束語
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音樂審美教育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音樂教育并不是中國教育中的主科,它對于學生的升學、成績等并沒有直接聯系,以至于很多的學校不重視音樂教育。新課標中對音樂教育給予了較多的筆墨,并把音樂教育作為審美教育的根本,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音樂的興趣,增強音樂文化知識,提高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這個過程中,利用音樂來使學生體驗情感,把情感教學滲透到教育中。中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及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至今一直被教學者奉為真理。情感教學在音樂審美教育中的實施,就是利用情感體驗,通過采取合理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方法。未來,中國教育都將會以情感教學作為教育的最佳方式,被廣大教師采納。
作者:夏嬋娟 單位:貴州省甕安縣永和中學
參考文獻
[1]田陽.運用情感教學實施初中音樂審美教育的探索[J].中華少年,2015,25:136.
[2]李歡.如何運用情感教學實施初中音樂審美教育[J].教育研究,2015,2:258.
[3]魏坤.關于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審美教育中應用的探析[J].新課堂,2013,47.
[4]溫春蘭.運用情感教學實施初中音樂審美教育的探索[J].教師通訊,2014,6:18-19.
[5]韓晨.初中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J].學科教育,2013,3:67.
- 上一篇:幼兒教育教學中教育技術的意義探索
- 下一篇:服裝教學中審美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