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藝術審美教育研究
時間:2022-01-02 04:11:08
導語:素質教育藝術審美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廣,國民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升。在素質教育中,藝術審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其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具有深遠影響。在培養社會發展需要型人才中,藝術審美教育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美、發現美、表現美,進而實現藝術美的生活化。同時,藝術審美教育對學生感知力、想象力、創造力得到全面提升。對此,本文著重分析藝術審美教育的目標,論述素質教育的藝術審美教育關系,提出素質教育的藝術審美教育策略。
關鍵詞:藝術審美教育;素質教育;意義
素質教育是根據《教育法》的規定,著眼于社會發展需要,借助主動、活潑、生動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能力、態度、思維,進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藝術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素質教育推廣起到重要作用。素質教育與藝術審美教育具有相同的培養方向,可以說,藝術審美教育為素質教育實行提供了豐富的教育內容與生動的教育手段,成為學生易于接受、最貼近生活的一種教育形式。可見,素質教育與藝術審美教育具有密切的相連性。因此,本文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對藝術審美教育開展提供一些策略,旨在增強學生綜合素養。
一、藝術審美教育目標
(一)提升藝術修養。普及藝術審美教育,有助于提升學生藝術修養。從當代社會發展形勢而言,對學生滲透藝術審美教育尤為重要。從幼兒啟蒙教育到成人社會教育,將藝術審美教育滲透到其中,讓人們掌握藝術基本原理與知識,進而增強人們藝術修養的培養。作為具有藝術修養的人,在欣賞事物中,大都從發現美、分析美、表達美的視角審視問題,進而在欣賞事物中,對事物具有理性的認識。可見,藝術審美教育目標,是引導人們去發現美,進而在美的熏陶下提升個體藝術修養。(二)發揮想象創造能力。開展藝術審美教育,促進學生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的發揮,進而提升學生審美情操。通過開展藝術審美教育,塑造與培植人性,凈化學生心靈,使學生通過這種力量克制內在的精神異化,使學生感性與理性相融合,進而促進學生不斷走向成熟。在藝術審美教育中,“自我”是活動開展的出發點,能夠培養學生主體性與視知覺,發揮學生創造與想象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素質教育的藝術審美教育關系
(一)藝術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必經之路。藝術審美教育在提高學生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作用是智育、德育、體育不能夠替代的。素質教育背景下,不對學生開展藝術審美教育,必定會使學生人文素養低下。可以說,藝術審美教育是打開學生素質教育的通道,是學生人文知識內化成人文素養、人文精神的必要路徑。同時,藝術審美教育使學生精神世界得到升華。(二)藝術審美教育是提升拓展學生事。業的發展之路社會發展的今天,學校教育可以通過藝術審美教育,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的開展。藝術審美教育能提升學生形態、外形、結構的色彩感。學校教育要從宏觀與微觀兩個視角思考,實現專業課程與藝術審美教育相融合,將藝術審美教育滲透到教學的方方面面,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中發現美、感受美、分析美,進而促進學生情感的升華。藝術審美教育是培養學生高雅審美情趣的主要途徑,因此,有必要將藝術審美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中,進而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三)藝術審美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必要之路雖然素質教育理念在教育領域推廣很長時間了,但在當前教育教學中,還是能看到傳統教育的弊端,阻礙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意識的培養,導致學生課程學習主動性不強。因此,素質教育背景下,為學生開展藝術審美教育,是對傳統教育的一種補充,有助于素質教育在教育領域的推廣。在藝術審美教育開展中,應從學生意志、情感、審美方面全面培養,進而增強當代學生綜合素養。同時,為學生開展藝術審美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受到藝術的熏陶,進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素質教育的藝術審美教育策略
(一)設置科學化的藝術審美教育課程。學校教育要對藝術審美教育開展予以重視,科學的安排與設置藝術審美教育課程,完善藝術審美教育課程體系,進而將藝術審美教育納入到學校課程體系中。為學生開展藝術審美教育課程,能夠對非藝術專業的學生進行藝術教育,提升學生藝術審美素養,進而增強學生人文素養。設置科學化的藝術審美教育課程,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采取多元化教學模式,豐富藝術審美教育內容與形式,增強學生對藝術審美教育課程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生藝術審美能力。例如:學校根據學生發展需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結合藝術審美教育形式,為學生開設“美術鑒賞課程”、“藝術導論課程”、“音樂鑒賞課程”等,將這些課程內容到學生必須課中,使學生根據自身意愿參與藝術審美教育中,進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同時,在藝術審美教育課程教學方法方面應創新,改變單一授課模式,借助新式教學方法為學生授課,進而增強學生學習動力。例如: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融合,對于理論教學,教師可以開展自主討論、探究活動,激發學生求知欲望,使學生在討論、探究中對知識有所感悟,使學生得到情感、精神上的升華。在實踐教學開展中,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引領學生將精神層面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在實踐中,讓學生感受美、體驗美,進而增強藝術審美教育質量。(二)培養學生審美認知能力。藝術創作與藝術審美一樣,都是復雜、高級、特殊的精神活動。藝術審美通過藝術創作藝術,對人們生活的事物進行直接與間接的折射,使人們在發現美與創作藝術美中,不斷的實現自身精神價值,進而增強自身生活與發展動力。藝術審美活動,包含學生審美欣賞與藝術家審美創造。相比于藝術創造而言,藝術審美活動與藝術審美創造具有一定的聯系性與區別,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異性,體現在藝術審美的創造性。學生作為藝術審美教育的主體,應努力提升自身藝術審美水平。因此,在學生中應為學生樹立正確的藝術審美觀念,學生有了正確是審美觀念,懂得明辨美丑,就不會盲目的偏愛一些低俗的趣味作品。在藝術審美教育中,教師要讓學生明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提升學生明辨是非能力,進而增強學生綜合素養。(三)培養學生藝術審美實踐能力。雨果曾經說過:沒有藝術,人類生活便會黯然失色。然而,如果沒有人類對生活的體驗,藝術便不會產生。可見,藝術來源于生活,其是通過生活實踐而創造的。因此,應該為學生開展藝術審美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美、發現美、創造美,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藝術是人類情感體驗與創造的結晶,為學生開展藝術實踐活動的種類多種多樣,可以為學生開展聽覺、情感、視覺藝術審美活動,帶動學生身體細胞,讓學生投入到實踐活動中,根據自身藝術精神,對世間的美丑具有全面的認知。此外,學校可以將藝術審美教育納入到校園文化中,為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增強學生藝術審美能力,進而促進藝術審美教育在校園中的運用價值。(四)構建藝術審美教育師資隊伍。藝術審美教育課程的開展,需要良好的師資隊伍,進而才能夠提升藝術審美教育質量。因此,學校要重視藝術審美教育師資隊伍的構建,聘請專業化藝術審美教師擔任學生藝術審美教師,使教師采取專業化教學方法為學生開展藝術審美教育,進而實現藝術審美教育目標。藝術審美教育教師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與藝術審美輕松,在掌握藝術審美教育知識之外,還應該通曉其他課程知識,實現課程體系的相融合,全面引領教育學生,為學生營造寓教于樂的氛圍,帶領學生認識美、發現美,進而增強學生對美的認知度。同時,學校應定期為有所教師開展藝術審美教育,提升他們的藝術審美能力,強化教師將藝術審美教育滲透到不同課程體系中,進而促進藝術審美教育在專業課程中的有效開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中,藝術審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其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具有深遠影響。素質教育與藝術審美教育具有相同的培養方向,可以說,藝術審美教育為素質教育實行提供了豐富的教育內容與生動的教育手段,成為學生易于接受、最貼近生活的一種教育形式。因此,學校教育體系應該創新藝術審美教育形式,開展科學化的藝術審美教育課程體系,將藝術審美教育滲透到專業課程中,全面引領學生,進而增強學生藝術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魏鴻浩.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建設類高職學生藝術審美素質提升實踐路徑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7(04):48-49.
[2]魏鴻浩.建設類高職學生藝術審美素質教育的意義、現狀及對策研究[J].藝術評鑒,2017(05):149-151.
[3]張春娥.談藝術教育與當代大學生審美能力培養——以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實踐研究為例[J].藝術科技,2016,29(12):48+72+81.
作者:張寶華 單位:吉林建筑大學
- 上一篇: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創新
- 下一篇:試論高職學生審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