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論文

時間:2022-09-30 06:08:00

導語: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論文

摘要:在闡述美育素質教育定義的基礎上,總結了美育的特點及它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進而討論了美育的各種積極作用及其在現行素質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美育素質教育

1美育和素質教育

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為最終目的,以藝術和現實美為教育手段的審美教育。其性質是培養人的正確高尚的審美觀念,提高人的審美與審美創造能力,進而塑造完美人格。馬克思主義認為: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叭艘舶凑彰赖囊幝蓙硭茉煳矬w”。審美從人類開始與客觀世界發生關系的時候就開始了。美育實際上一直在不自覺的進行著,并逐漸成為自覺的勞動,可以說美的思想是人的最基本的思想之一。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實際上就是按照美的思想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

素質教育是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人才為目的的教育。在應試教育模式下,不管是學校還是學生都有只關注考試得分的多少,忽視內在素質提高的傾向。哲人曾經說過:“知識彌補不了道德的缺陷”。確實,一個技術高超而道德素質敗壞的人不僅不能幫助社會進步,有時候還會阻礙社會的發展。應試教育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人的素質構成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素質提供了人發展的生理基礎,而后天的素質教育能夠影響先天的素質,發展先天的潛能,使人獲得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基本品質結構,提高和完善人的思想、知識、身體和心理素質。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2美育的特點

美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的任務是要塑造和形成人們優美、高尚、豐富的感情、趣味、心靈和精神境界。美育的這種職能注定了美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情,需要我們持久的關注。美育過程中存在專職進行審美教育的課程,如美術和音樂。但我們千萬不可將美育和音樂、美術教育等同起來,美育這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絕非幾堂音樂、美術課能夠完成的。音樂和美術只是我們引導審美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通過這些教育我們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我們之所以能夠感受到美,是因為在審美活動中我們把握了具有節奏、平衡和有機結合的完備形式,這種形式積淀了人類情感、理想等特定的社會性內容,這些內容會同時作用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使它們處于一種自由和諧的狀態。

4美育的作用

4.1美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會有對真理的追求?!睈垡蛩固挂舱f過:“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他的情感、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有多大作用”??档抡J為美是情感知識與道德的橋梁。革命導師為我們制定的標準是“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人的行動總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對人生實踐具有重要意義。審美教育活動是一項情感教育活動,藝術的審美活動尤其如此。美育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使學生的情感不斷得到凈化,從而情操得到陶冶。

4.2美育能夠促進德智體教育的發展

如上所述,美育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存在于德智體的教育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就是要將德智體美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美育是一種自由形態的教育,它沖破了以往各種不同的教育間的鴻溝,比較容易與其他教育相結合,并滲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夠把其他教育帶動起來,形成一個有機體。

4.3美育具有激發思維能力的功能

人類認識事物的思維形式分為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兩種思維互相啟發、互相作用、密切相關。形象思維是審美活動的重要特征,它是指用表象進行的思維活動。美育是將人類世代積累的審美經驗對教育客體進行教育的過程,其目的是使其初步的、低級的感覺、知覺、表象發展為藝術審美的、形象思維的直覺。審美直覺具有直觀性和感性形象性等一般直覺的特征,同時,它又是積淀有高度理智的高級意識活動。愛因斯坦終生熱愛音樂,在他看來演奏小提琴遠比解開一道科學難題更有價值和意義。他就是在理性和感性相互完美交融的時代中,完成了相對論。舒伯特從萊斯塔勃的詩歌中產生《小夜曲》的創作靈感。這都是美育的功勞。

4.4美育能提高人的身體心理素質

從美育特征上看,美育在調整人的身心素質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它通過調節人的心態平衡,促進身心健康。學生通過參加審美教育活動,以快樂的情緒化解緊張的情緒,以愉快的心情化解不正常的情緒。美育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健康樂觀的情緒,增強其承受挫折的能力、社會交際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從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5美育有助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它包含人的自我意志獲得自由體現,人的各種需要、潛能素質、個性獲得最充分的發展,人的社會關系獲得高度豐富等。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社會要依靠人的發展而發展。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正面臨著知識經濟的挑戰。教育只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注意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才能夠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在現代社會中,無論一個人從事什么工作,如果不懂得美學和審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許多事實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學者,他們的成功不僅僅是指學術上的成功,也是個人全面發展的成功,這種成功和他們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開的。

5當前美育中存在的問題

5.1對美育重視不夠

雖然國家一再強調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但應試教育仍然在當前教育實踐中流暢地運轉,一些學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體育、美育的傾向。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必須堅決克服這種錯誤傾向。一要消除智育即升學率為學校工作重點的想法,切實把素質教育落實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二是要確立德智體美四育并舉的理念,把四育融為一個整體,有機結合起來,達到相互融合與滲透、相互促進與發展的要求。尤其要注重美育在德智體育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5.2對美育存在錯誤理解

對美育存在的錯誤理解很多,比較流行的觀點是認為藝術就是美,從而把美育和藝術教育等同起來,認為美育就是藝術教育,藝術教育就是美育。結果,持此觀點的人們就歪曲了美育的意義,美育就變成諸如書法、美術、音樂課等孤立、單一的任務。藝術是人類的精神產品,集中體現了人的審美意識,具有重要的審美價值。因此,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但是,藝術教育并不是美育的全部內容。美的形態就包括多種多樣的形式,如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科學美、悲劇美等等,開展美育工作需要將藝術教育與之區分開來。

5.3美育途徑單一

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美學家蔡元培先生指出:實施美育的途徑主要有三個,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

學校是進行系統、全面的美育教育的主要場所。學校有責任對青少年從小進行美育教育,為提高下一代國民素質、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創造未來美好社會奠定良好基礎。目前這是我們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也是單一的途徑。進行美育還需要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配合。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們生活的重要場所,家庭中的良好環境、和諧氣氛及家庭成員的內在美、形象美的展現,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美育作用。因此,良好的家庭對學生的美育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家庭中的美育能夠鞏固學校美育的成果。

家庭和學校都只是美育的小環境,只有社會是大環境。學生總有脫離家庭、學校的一天,但作為社會成員,他一生都受到社會的影響。社會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更廣泛地影響人的審美觀的形成和發展。在社會中弘揚真、善、美,鞭撻、懲治假、丑、惡,利用多種社會活動、多種宣傳、多種藝術形式對學生實施美育,有利于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與進步。社會每時每刻都在對人產生影響,美育活動的減少與美育效果的減弱就意味著丑與惡的滋長與蔓延。

人類的社會實踐是按照美的規律來進行的。通過美育,使我們認識和把握美的規律,以便更有效地去改造客觀世界。因而,我們說美育是人類認識世界,并按照美的規律去改造世界的一種手段。社會文化、社會文明的進步,也是人類追求美的結晶。加強美育,就是要使人們更廣泛地認識美、追求美、創造美,推進社會文明的發展,推進社會的進步。同樣,美育更是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張作嶺.試論素質教育中美育的特征與功能.松遼學刊[J],2001(8)

[2]張琪、劉玉剛.談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山東教育學院學報[J],2001(4)

[3]蔣冰海.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福州師專學報[J],2000(2)

[4]熊曉紅.談美育與素質教育.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J],2001(9)

[5]耿時曉、王麗.談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河南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J],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