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指引學生正面對待流行音樂

時間:2022-04-21 02:56:00

導語:怎樣指引學生正面對待流行音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怎樣指引學生正面對待流行音樂

內容摘要:中學生喜歡音樂、喜歡唱歌,他們從各種媒介中獲得自己喜愛的音樂形式、音樂作品、創作者及演唱者的相關信息。因此,單一的音樂教學內容,相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已滿足不了學生對不同音樂的求知欲望。引導中學生正確對待流行音樂不僅是適應當今的社會現象,而且能讓學生對另一種音樂形式有所了解。

關鍵詞:流行音樂民族音樂通俗音樂正確對待

我們民族優秀的音樂文化是任何一種音樂形式所不能比擬的,除在進行正常的音樂教學之外,“把流行音樂引入音樂課堂”——這是音樂課程設置中的一個新的挑戰,也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

筆者的學生王熳在實習期間對初一年級新生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表明:95%以上的學生喜歡流行音樂,幾乎每個學生都能列舉出一大串流行歌手的名字:周杰倫、潘瑋柏……對于他們的代表作品,更是了如指掌;就“你希望老師怎樣上好音樂課”這一問題,很多學生都希望在課堂上能聽到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學校舉行歌詠比賽,學生絕大多數唱流行歌曲,較少有學生記得《大刀進行曲》《松花江上》,更令人驚訝的是有人連《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也不能唱全,這不得不讓人憂慮和反思。筆者認為,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流行歌曲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樹立學生正確的音樂美學思想,提高音樂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流行歌曲是一種音樂形式,將會作為一種文化現象長期存在。因此,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是非常關鍵的。當審美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會形成相應的免疫力,對流行歌曲進行鑒別,能吸取精華去其糟粕。比較是最好的教學手段,教師把詞曲俱佳的優秀作品和低俗的毫無價值可言的作品放在一起,和學生共同探討辨別美丑。教師還可以利用適當場合、如課前課后、課外音樂活動、個別交談等,向學生介紹一些審美常識,比如:怎樣鑒賞歌曲、歌詞、歌唱等,指導學生對流行歌曲進行鑒別、分類,讓他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幫助學生從中選擇適當的歌曲。

音樂教師應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學生的基礎音樂教育,讓學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欣賞音樂所具有的常識,多讓學生接觸一些思想性和藝術性較高的音樂作品,以此來蕩滌他們的心靈,使他們的情感通過優秀的作品得到升華,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和音樂鑒賞能力。

二、加強電化設備,恰當使用視聽結合的方法激發美的感情

音樂教師平時要做個有心人,經常觀看電視或專業錄相資料帶,并把好節目錄制下來,通過音樂活動課放給學生看,讓學生討論、各抒己見,老師參與學生的評價,教會學生如何欣賞,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并能自覺地做到抵制庸俗的流行音樂。如播放我國最優秀的民族歌唱家之一張也演唱的具有我國濃郁民族風味的《茉莉花》《沙黛》《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還有對大西北懷有深厚感情的青年歌唱家王宏偉演唱的一些歌曲,充分讓學生感受視聽的效果。當然,教師要注意這樣一個問題,有些高品位音樂學生欣賞不了,例如美聲唱法、芭蕾舞劇、大型歌劇、交響樂等,這就需要音樂教師本身具有一定專業素養,對學生進行由淺入深地講解、引導,揭去其神秘面紗,時間長了,了解多了,自然就會為其魅力所傾倒。

三、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易懂性、時尚性的音樂形式

校園里經常聽見學生在唱流行歌曲,說明學生對流行音樂的熱愛,但其實學生們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實流行音樂大體來說可分成四種:節奏布魯斯(R&B)、說唱(RAP)、搖滾(ROCKROLL)和電子音樂(ELECTRON)。在給學生講流行音樂時,教師盡可能地把較先進的音樂設備帶到課堂上,與教學常用樂器相結合進行演示,使一些抽象的概念變得立體真實。如:R&B音樂要素構成的分析、RAP的即興創作、電子音樂是通過什么樂器實現的等問題。學生從中可以真正體會到音樂的多元快速發展,大大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使課堂更加富有現代氣息。《yesterday》這首歌曲可以說經常聽,許多學生不知道這首歌曲其實是R&B的形式,在課堂上放這首歌曲,許多學生一定會覺得很新奇:“老師要給我們上什么課?”然后就可以將學生帶入流行歌曲的天地。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哼唱,然后給學生講解R&B產生的時代背景:上世紀70年代中期,在黑人和紐約市外行政區的青年中間開始流行迪斯科、霹靂舞和說唱樂。街區那些去不起俱樂部的青少年,厭倦了迪斯科音樂,他們演奏更重一些黑人流行音樂,來回重復同一張唱片的內容。當在音樂中加入(開始時是用60年代流行的語言朗誦一些街頭即興詩歌)歌詞,這種音樂開始成為了說唱。對R&B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開始正式上課,學生根據自己的校園生活寫一段歌詞,引導學生用RAP的語感進行說唱,教師和以伴奏。學生一定會感到奇怪:流行歌曲還能這樣來演唱?這就從不同角度了解了流行歌曲的各種形態,由單純的感官欣賞上升為理性的欣賞。

四、引導學生真正認識優秀的流行音樂,適度欣賞好的流行音樂作品

流行音樂之所以被學生所喜愛的原因在于:流行音樂的旋律優美、曲調易于上口、能迎合當代人的心理。但一些流行歌曲歌詞粗俗不堪,內容低下,容易使分辨能力低的學生迷失在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屬于純偶像派,只要是他的偶像唱的,再難聽他也會覺得好聽。當然相當一部分的流行歌曲寫得很不錯,如歌曲《出塞曲》,歌詞選自我國臺灣著名詩人席慕容的一首詩,表現了對自己故鄉的思念之情。歌曲分上下兩段,第一段將塞外風光描繪得淋漓盡致,第二段音樂變得粗獷起來,結構合理,內容豐富多彩。聽時思緒萬千,好像自己就正在黃河岸邊,似乎看到了蘇武牧羊于北海邊。又如歌曲《倆倆相忘》:“拈朵微笑的花,想一段人世變化,到頭來,輸贏有何妨?日與月互消長,富與貴難久長,今早的容顏老于昨晚。”歌詞寫得既有哲理性,又通俗易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真正認識優秀的流行音樂。

總之,當今社會是信息的社會,學生對新生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音樂教師應該很好地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巧妙地“把流行音樂引入音樂課堂”,通過縝密的資料查閱、細致的篩選、嚴謹客觀的講解、極有趣味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從簡單地聽流行音樂、哼唱流行歌曲到分析其發展進程,學會多角度、客觀地評價鑒賞流行音樂。

參考文獻:

[1]楊萌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2.

[2]于潤洋著.音樂美學史學論稿.人民音樂出版,1986.

[3]淺談流行歌曲進課堂[J].中國音樂教育.2004.5.

[4]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所.中國進現代音樂史綱要(1-5編)1959.

[5]由流行音樂引發的幾點思考[J].中國音樂教育.2004.5.

[6]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音樂辭典》編輯部編.中國音樂辭典.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7]流行音樂的概念及文化特征[J].音樂藝術,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