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素質教育思考

時間:2022-04-25 09:03:01

導語:高校信息素質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信息素質教育思考

1文獻檢索課與信息素質教育的關系

文獻檢索課是一門科學方法課,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文獻信息檢索技能,使其掌握利用文獻信息的方法,培養學生查找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提出了“信息素質”的概念,并很快在西方發達國家迅速普及成為研究熱點。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PaulZurkowski于1974年對信息素質所下的定義是:信息素質是人們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能。自1995年起,信息素質的概念也受到了我國高校圖書館界的普遍關注。從實質上看,“文獻檢索課與信息素質教育有極高的相關性”[1],以信息用戶教育為前身的信息素質教育為圖書館文獻檢索課拓寬了新的視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文獻檢索課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有學者指出,承擔著綜合素質培養基礎課程的“文檢課”,其原有的課程體系已不適應時展的要求,必須相應地調整其教育目標,由原來單純的檢索技能培養向全面的信息素質培養轉變[2]。

2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的方向

文獻檢索課是信息素質教育的前身和基礎,是其中的一部分。孫平、曾曉牧指出,信息素質教育基于文獻信息檢索。文獻檢索課是不可多得的中國高校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基地[3]。張云認為,文獻檢索課是信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信息素質教育也是文獻檢索課的最終目標[4]。因此,文獻檢索課的改革方向是與信息素質教育內容相融合和并軌,形成高校信息素質教育課程體系。信息素質教育研究的核心內容是培養學生具有能夠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能夠有效地檢索、評估和利用信息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能夠將獲取的信息與自己已有知識相融合,構建新的知識體系,解決所遇到的問題與任務;培養學生能夠了解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經濟、法律和社會問題,合理、合法地獲取和利用信息。信息素質教育要達到的目標是“培養學生達到信息意識、信息觀念、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五個緊密相關、互為基礎、相互依存的方面”的品質[5]。因此,信息素質教育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圖書館信息資源查詢方法。高校信息素質教育課程體系不能簡單地用文檢課來代替,需要在文檢課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和延伸。皮介鄭在其博士學位論文中指出:“信息素質內涵的整體性和豐富性決定了信息素質教育是一個相當大的體系,其課程設計也將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信息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應完整反映信息素質的豐富內涵及層次性,應由教育科研及管理人員和信息專家合作完成。信息素質教育的特性將使信息素質教育課程體系表現出多層次、多形式的特征,它既包括一定數量的獨立的課程,也可能有相當一部分課程是作為其它課程的一部分而存在,更有大量課程是完全融合于其它學科課程之中而無具體形態”[6]。孫平也指出,“信息素質教育應按照由初級層次的基礎信息素質到中級層次的通用信息素質,再到屬于高級層次的專業信息素質教育,也就是一種多層次的、連續提升和相互銜接的信息素質教育體系來開展。其方式主要有:新生培訓、專題講座、與學科課程相關的指導、與學科課程相整合的指導、獨立的學分認證課程、網絡教育等”[7]。在教學內容方面,可以按照信息素質的內涵和教育目的,參照由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質標準”和清華大學圖書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研究制定的“中國(北京)高校信息素質能力指標體系框架”等量化評價標準來組織教學內容。其中可以借鑒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的TILT(TexasInformationLiteracyTutorial)信息素質課程的做法,采用其“通論”方式組織課堂教學,把國內慣用的“各論”方式限于實習課教學。即課堂教學用美國人“通論”模式,進行信息素養的通識教育,實習教學用我們慣用的“各論”模式,讓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檢索工具和檢索系統的使用[8]。這樣,就使原有的文獻檢索課內容有機地融入到信息素質教育課程體系之中去了。在教學方法方面,可以將信息素質教育的內容整合到信息檢索課程中去,采用雙向式教學、啟發式教學、問題式教學等教學方法;增加自學、討論、社會調查、論文寫作、專業設計等能力訓練環節[9]。總之,信息素質教育從教學形式和課程內容方面需要比原有的文獻檢索課更加靈活和新穎,并且更加強調層次性、協調性和融合性。高校信息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設計要從宏觀上實現信息素質教育的目的,從微觀上完成信息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科學地規劃和設計具體的課程結構和內容,形成具有邏輯性和系統性的信息素質教育體系,并通過實踐的驗證和進一步探索,使之不斷完善和優化。

3結束語

我國高校文獻檢索課自1984年走向正規化以來,經過二十幾年的教學實踐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深度,為信息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高校信息素質教育課程體系要在繼承原有的文獻檢索課的基礎上做進一步地拓展和延伸。信息素質教育是一門新課程,很多高校還未開設該課,或者仍然停留在文獻檢索課的階段,高校應以文獻信息檢索課程為基礎進一步拓展和延伸,深入理論研究和實踐,盡早形成規范化、統一化和成熟化的課程體系。建議在高校成立信息素質教育教研室,并將其以必修課的身份納入整個教學體系當中去。

作者:史素梅孫會清工作單位:河北聯合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