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樂素質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5 02:37:01
導語:高校音樂素質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專業素質教育
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第一個層面,是專業素質教育,這是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中心與主體。所謂“專業素質”,對于音樂專業的教育而言,就是音樂藝術的各種能力,其中又以音樂的表演(演唱、演奏)能力為重點。
(一)演唱能力演唱能力是聲樂專業的基礎能力,也是音樂專業素質的核心能力與主體能力。演唱能力又分為以下幾種:
1.識譜能力。歌譜是演唱的“設計圖紙”,演唱過程就是“音樂建筑”的“施工”過程,必須依照“設計圖紙”進行。而不會識譜,就無法“施工”,識錯歌譜,就會造出“劣質工程”與“豆腐渣工程”。因此,要對五線譜、簡譜、工尺譜有全面精準的識懂能力與視唱能力。
2.發聲能力。要具有正確發聲的能力,明確聲部(高音、中音、低音)、聲類(抒情型、戲劇型、花腔型等)、聲性(真聲、假聲、混合聲)、流派(美聲、民族、通俗、原生態)等。
3.呼吸能力。呼吸乃演唱的動力,沈湘說:“歌唱的藝術就是呼吸的藝術,因為歌唱中所有的變化都是來自呼吸的支持。”要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并掌握偷氣、換氣等呼吸技巧。
4.共鳴能力。共鳴能力也是演唱的重要能力,意大利許多歌唱家都把聲帶比作“本錢”,而把共鳴比作“利息”,力主“用‘利息’歌唱”。要掌握正確的共鳴方法,正確運用共鳴腔體。學會打開喉嚨、尋找“面罩”,學會頭腔共鳴、口腔共鳴、胸腔共鳴。
5.語言能力。語言能力也是歌唱的基礎能力,要學會依字帶聲、字正腔圓,掌握字音、字調、字韻,唱準字頭、字腹、字尾,不“倒字”,不“吃字”,學會收聲歸韻。
6.聽音能力。音樂是聽覺藝術、聲音藝術,聽音能力是重要的音樂素質,對于歌唱者而言,靈敏的耳朵比什么都重要。要學會用聽音能力對自己的演唱進行“導航”,對自己的演唱進行全方位和全程的同步跟蹤,進行辨別、分析、判斷。
7.表演能力。表演能力也是演唱能力的構成要素之一。要通過表情、眼神、手勢、身姿等各種表演手段,正確地表現演唱曲目的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各個要素。
(二)演奏能力
演奏能力是器樂專業的基礎能力,也是音樂專業素質的核心能力與主體能力。演奏能力也分以下幾種:
1.視奏能力。視奏能力是識譜能力與演奏能力的密切結合,要讀準樂譜,奏好旋律、節奏、和聲等。掌握不同樂器的不同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
2.伴奏能力。要具有為獨唱、重唱、合唱與其他樂器演奏的伴奏能力,并且有即興伴奏的能力。同時還要具有為戲曲、歌劇、舞劇、音樂劇、舞蹈、雜技、曲藝等各種形式的藝術的伴奏能力。
3.演奏能力。要具有本行樂器的獨奏、合奏、協奏、重奏等各種演奏能力,尤以獨奏能力為重中之重。
二、心理素質教育
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第二個層面,是心理素質教育。這是一種“軟素質”教育,但又是一種智力教育與動力教育。心理素質的重要性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心理素質教育也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據未來學預測,心理學將大有可為和大有發展,很可能成為未來前沿學科之一。未來的社會生活,對人心理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把培養具有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的能力型人才作為教育的重點,心理學在社會中的作用也將會越來越大。”但是,在傳統的音樂教育中,只注重音樂素質的教育,心理素質教育則處于嚴重缺失的狀態。其實,按照格式塔心理學美學理論,心理素質是一個人極為重要的素質。一切藝術都是物理力、生理力、心理力的三力合一、三位一體、三維互動。同樣,音樂藝術也是物理力(聲學之力)、生理力(人體發聲之力與演奏之力)、心理力(人的各種心理要素產生之合力)的三力合一。音樂教育中的心理素質教育,包括感知力、注意力、聯想力、想像力、理解力、意志力、情感力、創造力等各種素質教育,以及心理抗壓力、心理調節力各種素質教育。其中尤以情感力與創造力為重點。情感力乃音樂人必備的心理素質。因為音樂藝術本身就是情感藝術,情感是音樂藝術的生命。黑格爾明確地指出:“音樂所特有的因素是單純的內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無形的情感。”李斯特也明確地指出:“……音樂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純的感情的火焰;它是從口吸入的空氣,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著的血液。感情在音樂中獨立存在,放射光芒。”音樂表演(演唱或演奏)的過程,實質上就是表演者(演唱者或演奏者)通過切身深切的情感體驗,把音樂作品(歌曲或樂曲)中詞曲作者所表達的情感轉化為自身的情感,再通過“以情帶聲,聲情并茂”的演唱或演奏,把這種情感傳達給聽眾或觀眾,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最終收到“以情動情”的表演效果。可見情感之重要。創造力也十分重要,因為音樂表演的過程,是一個藝術創新過程,必須以創造力作為支撐與動力。創造力的培養,又以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包括靈感思維、逆向思維、跳躍式思維、發散式思維等等。
三、綜合素質教育
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第三個層面,是綜合素質教育。這種綜合素質教育,又分三個層面:
(一)小綜合
小綜合是指專業素質教育中的專業范圍內的綜合。例如聲樂專業教育除本文所提到的專業素質以外,還包括音樂創作、音樂研究、音樂制作、音樂策劃等各種素質教育。
(二)中綜合
中綜合是指專業素質教育中演唱能力與演奏能力的綜合,即聲樂專業學習器樂,器樂專業學習聲樂,聲器互通,共利雙贏,達到自編、自唱、自奏的程度。
(三)大綜合
大綜合指專業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與德育、體育的大綜合,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創新型、復合型音樂人才。
作者:初蕊單位:廣東省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 上一篇:婦產科護理人文素質教育論文
- 下一篇:文化資本視域下流動兒童家庭教育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