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下語文教師的素養

時間:2022-03-04 08:58:24

導語:素質教育下語文教師的素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素質教育下語文教師的素養

摘要: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讀教材,讀參考,更重要的是博覽群書。學無止境一個語文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推行課改,不斷的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語文教師必須確立超前的教育觀念,語文課程改革將提升語文教師職業工作的技術含量,重建學生的語文學習生活,也將重建教師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淵博知識;文學作品;課程意識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影響著教師教學模式的轉變,而教學模式的轉變決定著教師的角色轉變。這樣的轉變過程就會給語文教師帶來許多困難與問題,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應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從而適應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系統,隨著教育目標和要求的變化調整而不斷發展。語文教師要有素養才能適應新時期的教學工作,我認為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1淵博的知識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語文教師要想做好本職教學工作,除了有豐厚的專業文化知識外,還要具備更高語文教學基礎。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讀教材,讀參考,更重要的是博覽群書。書籍是人類知識和智慧的寶庫,是人類最珍貴的財富。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的好奇心強烈,在課堂中卻有很多的問題,有的是我們平時想都想不到的。教師只有從各方面充實自己,努力學習,提高文化素質,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得到學生的尊重。推行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為中心,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嶄新的教學理念,語文教師既要有精深的語文學科專業知識、教育教學專業知識,又要打破學科專業間的間隙,吸收各學門課程的精華,這樣才能在新課程背景適應新課標大容量、高難度的教學。學無止境一個語文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推行課改,不斷的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

2流暢的語言

在語文課上,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教學基本任務。教師的語言不僅詞匯豐富、邏輯嚴密,而且需要語速流暢、語音純正。緊密聯系教材,準確傳達出語文課中文學帶來的獨特美感,讓學生不僅在思想情感上受熏陶,更受到美的感染,達到知識、能力、情感的全面發展。既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情感,更需要敏捷的思維、準確的反應。教師是通過口頭語言來打開學生心靈之窗的,我們要多讀文學作品、觀摩名師講座,汲取其中的精華,積累語言,豐富自己,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訓練。語言需要簡練、準確,字邏輯嚴密,條理性強。語文是情感的語文,一個教師要充滿激情的關注孩子,在語文教學中和學生們共享著學習的快樂。點燃激情,需要教師的不斷自我完善。不僅注意自己的語言,也要注意學生的語言,抓住時機規范或矯正學生的語言。學生的語文能力一定能提高。小學教師還應該自覺地加強教態的修養,以落落大方、優美高雅的體態語言來影響、陶冶和啟迪學生,使之產生情感共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們更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把最亮麗的自己展現在孩子面前。

3熱愛的激情

語文課不僅教學生學語文知識,更要傳承祖國文化。中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一篇文筆優美的散文,一首意境悠遠古詩,一句蘊含哲理的名言,都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所以說,語文是情感的載體。在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去解讀文章、用一顆愛心去感染、熏陶學生,訓練語言文學的同時,對思想教育也進行滲透。我們要有情感,這種情感不僅來自于對作品的解讀,來自于對生活的感悟,更是來自于對教育事業、對學生的熱愛。語文教師必須確立超前的教育觀念,語文課程改革將提升語文教師職業工作的技術含量,重建學生的語文學習生活,也將重建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師始終保持學習的激情和動力,增強學習的毅力。要把學習當作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意識到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是一種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教書育人‘須能做到以情激情。老師用一顆愛心感染孩子,孩子學會感恩、用優異的成績、優秀的品質去回報父母,回報社會,那將是教師最高興的事。激情需要點燃,需要走進文本與讀者的內心。有位教育家這樣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只有熱愛教育事業,熱愛語文教學,熱愛學生才能教好語文。

4專業的技能

組織與管理好學生進行教學是保證課堂教學正常進行的手段。要使語文教學過程得到最大程度發揮作用,必須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和教師自身的素質條件,精心設計教學。面對新的挑戰,語文教師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教師要有課程意識,能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創設生動活潑,富有啟發性的課堂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語文教師的工作更富有創造性和內在魅力,教師要有得心應手、揮灑自如地駕馭調節課堂和駕馭調節學生的能力。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應變能力,必須對學生和教材進行深入了解,隨時隨地觀察和總結,積累教學經驗,因勢利導地進行教學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真正讓學生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啟。對學生來說,方法比知識更重要。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要學會反思,要從自己親身教學實踐和教育現象中發現問題,并通過這些現象挖掘出這些問題的實質。對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習慣,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認識。

總之,進入二十一世紀,語文教師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現代小學教育課程的整體化、綜合化趨勢,要求新時期的語文教師不僅是語文學科方面的專業人員,更要力爭成為一個具有廣博學識和開闊眼界的學者。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推進,只要我們努力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學習科學知識,提高教學能力,就一定能成為一名高素質的語文教師。

作者:何文琴 單位:河北省滄州渤海新區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

[1]田曙明.談語文教師素質建設[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03).

[2]劉志平,劉要.淺談中學語文教師素質提高及語文學科素質教育[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