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素質教育分析論文
時間:2022-06-08 10:17:53
導語:班主任素質教育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特征,而班主任工作是當前推進素質教育的沃土和搖籃。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對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人就這幾年來班主任教學實踐工作,以及我的認識,提出班主任工作六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素質教育;班主任工作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振興中華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1]教師的崗位在兩代人的交接點上,其工作態度和成效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教師是人類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智慧花園的播種者,人類文明的傳遞者。教師不僅用語言傳授知識,而且要用自己的靈魂去塑造學生靈魂,所以當好教師并不是易事,而班主任是教師中的特殊類型,他們的教學源于教師,卻難于一般教師。班主任是為建立、鞏固和發展班集體而設的專職教師,是班集體的教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是學校領導實施教學工作及各種教學活動的得力助手,是距學生最近的人。[2]他們在學校教育工作中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其具體表現有以下四點:
一、對班集體風氣的組織和領導作用
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作為一個班集體火車頭的班主任,對一個班集體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集體風氣的好壞與班主任的關系是極大的。一個德才兼備、威信頗高的班主任可以在短時間內把一個亂班變成文明班;反之,則可以把好班在瞬間變成亂班。顯然,班主任的組織和領導能力在班級形成中起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對學生全面發展教育起主導作用
黨的教育方針和學校培養目標的核心內容就是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班主任應以此為教育目標,全面提高素質教學,力爭使每個學生能發揮自己的內在潛力,以自己的特長博一隅屬于自己的藍天。具體怎么做,應因人而異,但班主任必須全面地、正確地摸清學生的特征,進行具體指導。因此,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導師和指路人,在學生全面發展中起指導作用。
三、在組織班級教育中的紐帶和橋梁作用
班主任是聯系各科教師的紐帶。要以各種形式與各種教師聯系,溝通、了解學生,聽取集體意見,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指導,合理分配、布置作業,取長補短,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擰成一股繩,才能更好地發揮和增強教育的整體效應。
四、在學校、家庭、社會之間的協調作用
班主任又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梁。學校教育是全面教育學生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學習文化的重要場所;而學生作為社會成員,同時又要受到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視,因為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位老師,家長與老師一樣,天天都在教育、哺育著學生的成長。因此,教育教學要想取得碩果,必須協調這三者的教育使其圍繞學校的目標正常發展,這就使得班主任必須在諸多渠道中起協調作用,上下溝通,左右配合,相互促進,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識到:班主任的權職雖然有限,但責任重于泰山。那么,實施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的今天,怎樣才能有效地實現班主任這一杠桿作用呢?現就這幾年來班主任教學實踐工作,以及我的認識,提出班主任工作六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班會活動規范化
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大家都懂得:砍柴必須先磨刀,磨刀不誤砍柴工。同時,教書必須先育人,育人不誤教書時。良好的教學秩序,必然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長期的實踐中,我深切的體會到: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課堂教學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各種思想文化的沖擊,青少年的價值觀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當今中學生比較普遍地存在著一種審美頹靡乏力、內在缺少責任擔當、偏于柔弱萎墮的心理傾向。對于這樣的傾向,班主任有必要用另一種清新剛健、奮發有為的人格精神或作風意志去影響、去扭轉、去改變。“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旨在引領學生鑄成“人格長城”,少年的“人格長城”正是我華夏巍巍長城的重要基礎與保證。為此,班主任應充分發揮班會課的作用,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的培養,并使之規范化。每次的班會活動時間,我都會非常重視。在這樣的時空中往往會發展以下若干活動:如共商對策,解決班級問題;開展對話,達成心靈交融;匯聚信息,打開一扇視窗;糾偏導正,精華輿論氛圍;明辨是非,堅定核心價值;樹立榜樣,提振全員士氣,等等[3]。學生們通過努力獲得中學階段最后一次運動會的年級第一;自發組織建立“校園愛心拉拉隊”,幫助學校里困難的學生;倡議學校師生,感恩父母、老師吧,在感恩節當天為父母、老師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雖然這些事情都很平凡,但沒有“小愛”的“大愛”難免虛無。通過這些活動,學生逐漸理解了愛、寬容、感恩……
2.干部輪換制度化
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論述表明:人是能動的、主體的。能動性和主體性是人的本質。我根據學生每個學期的表現以及其他任課教師的信息反饋,實行班級紀律“網絡式”管理、班干部輪換制,班長控制組長,組長控制組員,層層牽制。小范圍內互相管理,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使更多的同學參加到班級管理中來,激發了學生管理班級的熱情,發揮了他們的主體作用。我隨時結合他們的工作情況,及時地加以適當的指導幫助,使他們的工作始終像一列有效遠行的列車,正常高效地行駛在軌道上。同時,建立相應的獎勵制度,由學生民主評議,表現最好的班干部給予適當的獎勵。幾年的實踐表明,我班的小干部分工明確、團結盡職、信心十足,自治、自理和自我教育能力強。比如在班主任不在校的情況下,他們能夠上好思想品德、班隊課等。平時能協調班主任管理紀律,搞好活動,處理好班中的偶發事件,得到其他老師的好評。
3.學習活動網絡化
有句古話說得好:“揚長避短,人人成才”。這是提高素質、人才成長的一般規律。實踐證明:揚長避短,能充分發揮人的特長;開發智慧,能引發人的情感和動力,促進興趣與能力的遷移。所以,在學生學習方面,建立網絡管理,讓學生就身邊的人和事確定學習對象,做到學有榜樣,學有目標,開展“一幫一,一對紅”活動,做好補差工作,調動后進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給后進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后進生感到一份新的收獲和喜悅。通過這些工作,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了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了,良好的班集體就形成了。
4.班隊活動正常化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游戲和活動。[4]開展適合學生特點的活動,可誘發、培養、滿足學生參與、表現、成就、發展等需求,使學生的能力在生動活潑的活動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利用每星期的班隊課,指導學生開展“我愛五旗”(國旗、軍旗、黨旗、團旗、隊旗),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仿照《我的中國心》歌詞、歌曲,編寫班歌《共同的誓言》,并教學生唱;“巧手比賽”培養他們的“五自”能力;“小小賀卡寄深情”增進了他們與父母、老師之間的情感交流等。同時指導他們開展讀書活動,定期進行科普等方面的講座;開展愛心活動,在力所能及的范圍為孤、老、殘等需要幫助的人服務等。通過活動,有助于學生擴大視野、磨練意志、培養愛心、發展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5.家訪工作經常化
學校、社會和家庭三者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實施素質教育。而要使三者形成合力,班主任起著橋梁作用。每逢新生入學,我都與學生家長建立聯系卡。每學期設定幾天為家長到訪日,時間可以放在期中、期末,安排一到兩次家長會。平時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電話聯系等形式即使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及學習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對癥下藥”,及時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方法。也只有這樣,教師真心實意關心學生的方方面面,才能打動家長,建立融洽的教師與家長的關系,使家長全力合作,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6.協調工作井然化
學生的學習勁頭一般憑直接興趣,而班主任在班集體中有著特殊地位,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比其他任課老師相對來的長。自然,許多學生對班主任唆人的學科比較感興趣,這就意味著班主任應做好協調工作。我一方面教育學生要使自己將來成為有用之才,不能光顧專業課,應學好學校里開設的每門功課;另一方面調節好各任課老師的關系,經常向各任課老師了解學生上課、作業等情況,哪一節課有不良苗頭,哪個學生有不良的勢頭都對癥下藥、及時教育,并做到持之以恒,致使全班同學學習興趣盎然,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總之,做好學生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班主任應充分認識到其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和重要性,注意進一步解放思想、沖破落后觀念的束縛,使工作體現示范性、富于創造性,并以滿腔的熱情來撐起學校教育的半邊天,從而推動素質教育目標的真正的實現。
作者:朱原媛 單位:西安市藝術學校
參考文獻:
[1]童書芬,史軍華,黃文利著.《優化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海潮出版社.
[2]孫艷梅著.《怎樣當好班主任》.福建人民出版社.
[3]馮衛東,吳聯星著.《當代中學生最需要的主題班會》.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
[4]商國才著.《好孩子是這樣教出來的》.科學出版社,2010年2月.
- 上一篇:大學生思想素質教育載體分析
-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業幸福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