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實踐論文
時間:2022-01-11 10:40:19
導語: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實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小學語文教學面臨的問題
學生方面的問題。傳統的語文教學是以應試教育為導向的,考試中對學生考卷的評分會成為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有的學生為了在考試中獲得高分而進行學習,例如在寫作過程中,沒有融入自己的感情,為了得到高分,按照高分作文模式進行寫作,內容單調、乏味。而且在寫作過程中,每個學生的領悟能力是不同的,學生的語文寫作認知能力以及知識經驗基礎也是不同的,如在寫作教學的時候,很多小學生的語言基礎不夠扎實,對寫作能力有很大影響。教師方面的問題。教師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角色,是對小學生進行引導教育的主要力量,小學生的學習水平的提升離不開教師的指引。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進行講解,進行黑板教育,給學生實踐練習的機會很少,學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小學生的個人基礎能力較差,很多小學生掌握的知識不多,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現狀,忽視了個體差異。
二素質教育時代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素質教育強調實踐教育、均衡教育、綜合教育。針對傳統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要積極加強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進,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水平。1.加大小組合作學習力度。小組合作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小組成員之間以及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討論,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將教學知識點與小組合作模式充分結合起來,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在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主要的人員,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一個輔助者,可以對學生在探討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提示,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但不能按照傳統填鴨式教育模式給學生灌輸各種知識。在合作教學指導過程中,教師應該要做好對小組成員的分配,引導學生學會分工,可以首先從小規模的分組開始,如兩人合作,然后逐漸增加到多人合作,需要注意的是,小組成員的數量最多保持在4~6個。每個小組中的學生必須要強弱搭配,將基礎能力較好的學生與基礎中等、基礎較差的學生結合起來,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幫助,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另外,對于每一個人都應該要有明確的分工。在小組中要選出小組長,由組成員共同選出,小組長對整個小組的工作負責,根據每一個人擅長的工作、個性特點等,對組員進行分工,要讓權力落到每一個組員的手上,避免組長權威現象的出現,使每一個人都參與到合作學習過程中。例如在詩歌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某首詩歌中表達的情感進行分析,學生首先要查詢這首詩歌,然后對這首詩歌中的每一句詩進行閱讀分析,找到表達詩人情感的關鍵詞語,然后對這些關鍵詞語進行分析,再結合自己的生活,去體會詩人的情感。另外,教學的內容還應該要多元化,除了語文學習中的聽說讀寫的內容外,還可以加強對其他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如可以進行辯論、競賽、表演等,這些都需要學生之間合作來完成,在每一個項目中都必須要積極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確保學生的學習水平得到提升。2.加強對新媒體的應用。素質教育時代,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是提高小學教學水平的關鍵,也是順應時展對小學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也可以積極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例如,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更豐富、生動、有趣的視頻、圖案等,加深學生對語文課程中各種知識點的領悟和理解。在多媒體技術應用過程中,切忌教學形式化,必須要根據教學需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達到拓展教學的目的。例如,給學生播放生動有趣的幻燈片,是為了提高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而不是單純地給學生播放歌曲、圖片。所以在幻燈片設計過程中,要體現出教學內容,以教學內容為核心,對幻燈片的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將圖片、文字、音樂、視頻等多種新元素融合在幻燈片中,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3.加強實踐練習。實踐練習是提高小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無論是閱讀理解教學,還是寫作教學,都需要實踐,只有在實踐過程中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讓學生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說和寫是兩個相互關聯的過程,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也主要體現在說和寫兩個過程上,閱讀則是說和寫的基礎。在實踐練習過程中,第一,加強學生語言交流能力的培養。在學生累積了一定量的詞語、語句等知識之后,要讓學生學習如何將語言變得更加正規化、書面化,將口頭語言轉變為優美的書面語言,可以培養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對各種成語的使用,在更高一階段,還可以引導學生學會理解文字的意境,創設更多更生動的語言環境,為語言的應用提供更加良好的基礎。第二,要加強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培養。寫作是學生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學生在學會用口頭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的基礎上,還應該要學會書寫,學會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多寫多練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關鍵,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寫作習慣的培養,引導他們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學會創作。例如,讓學生每周交一篇周記,對自己在這一周中發生的最有意義的事情進行描述,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記日記的習慣,對自己每天發生的事情進行記錄,然后再在一周結束的時候對自己一周的生活進行總結,從而真正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說和寫的能力,必須要以閱讀為基礎,引導學生在課后養成閱讀的習慣,在課后加強閱讀。通過閱讀豐富的素材,對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提升,還能提高小學生的文學素養水平。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中的重點內容,對于學生的語言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文素養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加強對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改變,并且要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不斷培養小學生對語文課程的興趣愛好,促進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霍衛.基于素質教育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探究[J].青年時代,2016(1)
[2]劉林.素質教育背景下的當代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研究[J].未來英才,2015(7)
[3]王淑英.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17)
作者:郭惠 單位:樹徳小學
- 上一篇:中專數學素質教育論文
- 下一篇:素質教育下體育教學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