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下高校日語課堂教學策略

時間:2022-03-04 04:29:36

導語:素質教育下高校日語課堂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素質教育下高校日語課堂教學策略

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理論發展中的重要理念。在多元化的研究視角中,素質教育的定義較為豐富,強調學生教育與社會發展、個人成長等方面的實際對接,凸顯學生的教育主體性作用,讓學生在綜合素質、潛能挖掘、個性培養、心理發展、創新精神等方面獲得較大的成長和進步。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髙校日語教學也展開了一系列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活動。在教材建設方面,王琪著的《日語教學理論及策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對當前曰語教學的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教學理論體系、教學實踐方法進行了綜合性的梳理,專業化地闡釋了曰語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互動模式以及教學的一般規律,分析與總結了日語教學的理論內涵和實踐方法,對高校日語課堂教學的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與指導作用。

《日語教學理論及策略》的理論綜合性和實踐實用性較強,全面囊括了日語教學理論的基本內容,并對日語課程標準、教學原則、教師能力要求、學習心理機制、日語翻譯教學、教學評價模式以及跨文化日語教學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與總結。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筆者認為不僅需要從專業上遵循日語教學的一般規律,還需要進一步分析與歸納素質教育理念對日語課堂教學的影響與作用。首先,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跨語言文化的社會發展趨勢對我國外語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日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新時代的新要求不斷優化日語課堂教學的策略與方法,從而在提高學生日語語言學習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日語跨語言文化交際能力,以便更靈活地適應各種各樣日語應用的新情境。除此以外,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培育開放性和多元化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機制,進而讓學生在日語課堂教學中開闊眼界,全方位多層次了解日語語言和文化的知識內容。基于此點,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日語課堂教學策略需要秉持開放性的實踐理念,在曰語課堂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給予更大的自由開放空間,實現課堂內外、網絡上下日語教學的混合式教學,為學生創設更廣闊、更綜合性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日語語言能力。

其次,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暴露了學生主動性不足的缺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性不高、參與度不足,導致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浮于表面,應付考試雖然足以,但是在實際的語言應用場景中卻明顯力有不逮。為了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理念與日語課堂教學的整合,教師應當著力強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在日語的視聽說教學中引人更多思考性、訓練性和實踐性的內容,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去思考與總結,同時還可以借助網絡、新媒體的便利主動去搜索、求問和嘗試,從而保證日語課堂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和拓展性問題都能夠被學生徹底消化。教師應該在日語課堂教學策略的設計與實施中發揮指導性作用。一方面,教師應當靈活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例如播放日語影視劇、動漫視頻資料,營造更加真實生動的曰語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保持積極、愉悅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日語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師應當對學生的自主性日語學習給予實時的指導和幫助,減少學生在自主性學習中的誤區和彎路,進而全面提高日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后,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日語課堂教學還應當增加更多知識和技能的訓練,以及真實情境的語言交際實踐,有效提高日語課堂教學的綜合性教學效果。

日語課堂教學不是知識和技能的僵化式灌輸,而是在語言教學基礎上深入討論日語語言的文化、交際方法等內容。從當前日語課堂教學的情況來看,學生的日語交流實踐機會不夠,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對此,教師應當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需求,組織一些開放性的日語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各種線上線下渠道展開真實化的日語語言文化交流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日語水平,讓學生深人了解日語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進而避免學生在日語的跨語言文化交流中陷入交流的誤區。此外,教師還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民族語言文化與日語語言文化的比較交流,在開闊文化的國際視野的同時樹立對本民族語言文化的自信,并最終形成正確的多元語言文化觀念。以上就是筆者在研讀《日語教學理論及策略》的過程中,對我國素質教育背景下日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所作的研究。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當推進日語課堂教學策略的總結,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思考、多交流、多實踐,進而全面提高學生在日語課堂學習中的自主性、有效性和創新性,幫助學生在日語交流實踐中切實增強自身的日語語言與文化的綜合素質。

作者:趙娟 單位:山東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