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操教學思想人文理念分析

時間:2022-05-06 05:21:44

導語:體操教學思想人文理念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操教學思想人文理念分析

一、人文理念是體操教學中的永恒主題

1995年,聯合國大會在南非召開了世界發展首腦會議,會議中強調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理念,要保障人與自然和社會能夠和諧發展。由此可以看出,將教育作為基礎,將人本思想作為核心理念來發展已經成為了國際社會的共識,因此,教育也必須要由單純的理性工具變革為一種人文關懷。人本思想要求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對于當今時代的體操教學活動來說,也具有非凡的意義。體操教學的客體是學生,所有教學活動都要圍繞人來展開。它著重表現出了人自身的力量,要求要尊敬人、重視人、培養人各個方面的能力,使人充滿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通過體操來實現自我價值,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體操的意義在于將人置于鍛煉以及競技的環境中,讓人體會到自身的能力和價值,并不斷完善自我,從而保證身體和心靈都健康發展。

二、體操教學中的人文理念理論基礎

人文理念有兩種含義:一種是禮教文化(就自然來說)。一種是是“人文”“、人道”“、人性”(就神學來說)。其核心就是人文理念的思想體系,反映的是人希望實現自我價值,得到尊重,充分發揮自身個性特色的需要。無論是“以人為本”的說法,還是“人文精神”的概念,所要表達的核心思想其實是一致的。在體操教學中,一定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需要,采取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和指導思想,在以往的教學理念中引入“人文性”的內容,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效果。所謂體育文化(SportsCulture),就是所有體育運動集合起來所反映出的社會文化,它涵蓋了體育運動的物質、精神、規則以及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其中主要有體育方面的理解認識、情感追求、價值理念和硬性條件等等。體育文化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人有多種多樣的需求,不但要維持生存,還有安全方面、思想意識方面、交際方面等等的需求,大眾健美操符合人們很多方面的需求,特別是高層的需求,比方社會交際的需求或者是展現自我價值的需求。

三、實現體操教學過程中人文理念教學的措施

綜合心理學、教育學中對學生心理狀態的分析和評估,針對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抵抗心理,現將實施內容歸納如下幾點:

(一)教學工作中,要將健康擺在首要的位置上

過去的體操教學活動里,學生在安全以及健康方面的需求常常會被忽視掉。比方認為學生的冒險行為是勇敢的,并鼓勵這種做法,開展教學工作時,做出超過學生能力的教學安排等等,反映了置學生健康于不顧的教學思想。將健康擺在首位的理念,要落實到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人文性”也要求在開展體操教學活動時要讓學生學會自我保護,并提供相應的安全環境。為了充分貫徹以健康為首的理念,體操教學工作者要及時把握學生的各種健康要求,并滿足他們的合理需要。

(二)要讓體操課展現出最大的人文關懷

在所有的教學活動中,體操教學是比較特別的,其自身就擁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蘊,讓學生能夠在此基礎之上充分把握人文精神的實質內涵,并在訓練和運動的過程中,激發自身的潛能與熱情。在體操課上,學生可以自主進行動作編排和表演,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展現自我,從中獲得了對自我的認可和精神上的喜悅。

(三)要提高教師的能力素質及創新思維,采用先進的教學方式和理念開展教學活動

在體操教學時,人文性反映在課程內容及形式上的多樣性,也反映在課堂中師生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活動。尤其是通過讓學生在通過對不同角色的體驗,得知角色的艱辛從而對角色有更加透徹的領悟,并通過領悟展示個人個性和風格,與此也可以培養了學生組織領導的能力。通過這些教學方式,更加有助于培養學生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提升。

(四)調整原有的體操教學模式

在開展體操教學的過程中,要將以往以比賽為目的、以提高身體機能為核心、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法舍棄掉,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以發展學生的身心素質及個性需求為核心,以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和追求為目的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從心底愛上體操運動。在選擇教學手段的時候,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特色和自身能力,不斷調整教學手段。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雖然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粉碎了人們的許多信仰。人們一方面欣慰于科學技術給自己帶來了無窮的便利,另一方面也開始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產生懷疑。比方信息媒介的多元化讓青少年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然而粗制濫造的低俗文化也會廣泛傳播,他們接收到這些信息,自然會影響到身心的健康成長。過去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大眾健美操的簇擁者的比重占到了八成,而且大都是在校大學生或者是社會青年。他們具有比較強的盲目性、隨意性和激情,經常會出現因感情不受控制而做出極端舉動的情況,他們會隨著自己的內心情感而做出不計后果的舉動。

(五)在體操運動中,人適應社會的能力能得到顯著的提升

在體操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不但會引導學生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也會主導學生開展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溝通的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師生間增進了感情,學生間也能互幫互助,共同進步,自然就使學生的交際能力大為提升,也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六)在體操教學中,樹立全新的人才質量觀

這就要求相關的工作者形成一種超前的人才意識,依據社會的具體需要培養人才,既要注重基礎知識以及技能等方面的教育,還要注重責任感的培養,以及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合作協同性等方面的教育。

(七)注重學生的本質特性,還有自身的興趣,通過形體的美來喚起心靈上的共鳴

由于對于學生來講,教師是引路人,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教師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但要講授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還應當與學生進行有效地交流和溝通。體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關心和呵護自己的學生、誠實而友好地對待學生,尊重學生。這樣一來,學生自然也會尊敬和愛戴自己的老師,并聽從老師的教導,確保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實踐顯示,就算課堂教學的內容非常生動,如果學生討厭自己的老師,那么,由于情感的隔閡,學生也不會愿意配合。

四、結語

堅持“健康第一”,以此為指導思想,將體操的持續健康發展擺在突出的地位上,將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及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作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不斷地形成健康意識,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把不斷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而言,學校體操并非其體操生涯的全部,僅僅是其中的一個階段,同時,身心健康并非是短時間內可以獲得的,所以體操教學期間,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進行鍛煉。

作者:趙承勇工作單位:太原大學外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