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校園體操教學發展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09-23 03:42:54
導語:我國校園體操教學發展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以及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重要內容和主要宗旨的普通高校體操教育,已經成為我國各級學校綜合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我國校園體育的體操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無形之中制約其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因此,本文擬通過對分析當前我國校園開展體操教學的發展現狀,進而探索存在問題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革對策,從而為新世紀我國校園體育的健康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體操教學;校園;發展現狀;對策分析
體操是一種最古老同時也是最為直接表達人類情感的一種競技項目和藝術形式,而體操教育則是人類文化發展史上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動。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以及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重要內容和主要宗旨的體操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校園綜合體育素質教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我國校園體育的體操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無形之中制約其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因此,本文擬通過對分析當前我國的發展現狀,進而探索存在問題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革對策,從而為新世紀我國校園體育的健康發展有所裨益。
1校園開展體操教學的重要意義
1.1有利于增加學生的體質
校園開展體操教學中要求學生必須實現動作的完成,就需要學生在體操訓練過程中必須練習如何恰如其分的進行呼吸,從而幫助學生體操基本動作和掌握呼吸節奏有效結合起來。體操訓練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學生增強美感提高自身動作協調性的發展過程,而且還是加強學生肢體平衡訓練和力量訓練的發展過程。因此,科學合理的進行一定強度的體操訓練對增強學生心肺功能,提高當代學生的體質的促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1.2有利于提高學生道德修養
體操學習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幫助當代學生提高審美的教育過程,同時更是一個非常殘酷且漫長的訓練過程,其艱苦性是有目共睹的。因此,通過長期的體操訓練將首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耐力,進而培養學生形成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品格。另一方面,由于體操教學更多的是進行一種集體體操的學習,這種方式的訓練對學生隊列的整齊性和動作的協調性具有較高的要求,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1.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體操教育過程中,學生可以從不同訓練中去感受不同節奏和旋律,另一方面,體操本身是一種文化風尚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外在表現,學生通過學習體操可以加深對肢體、舞美等方面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從而豐富他們的文化藝術修養,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當前我國校園體操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普及面不大
當前,我國校園體操的教學內容一般都是公共體育課的要求進行體操訓練和學習,還有就是為了豐富學校文化活動而進行的體操節目排練。然而,由于受到自身年齡身體條件的不利影響,使很很多學生對體操課的訓練沒有足夠的信心,而對學習體操產生害怕心理。因而,體操課的教學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而且在校園文化活中體操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欣賞的藝術,學生的參與度并不高,無形之中使得體操普及面不大,其參與人群不如音樂等藝術門類。
2.2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由于校園體操教育起步較晚且學校重視程度不夠,使得當前很多學校從事體操教育的教師力量明顯不足,甚至有的學校都沒有專業的體操教師。與此同時,很多學校從事體操教學的教師雖然有經歷過專業體操訓練,其知識結構單一,甚至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教學培訓,這成為影響體操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障礙。2.3普通高校公共舞蹈教育教學設施簡陋很多學校對體操教育資金支持力度不夠,導致教學資金不足。與此同時,由于其并不能給學校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不重視加大對體操教育教學設施的投入力度,導致教學設施簡陋且短缺。而由于體操教育教學設施簡陋,導致很多學校只能進行較為簡單的實踐性的教學。
3新形勢下我國校園體操教育發展對策分析
3.1轉變公共體育教育理念
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到體操教育的主要目標并不是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體操運動員,而主要目的在于培育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審美觀念,從而培養和提高我國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體操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也應該和其他體育教育區分開,在教學過程中應制定一套符合非體操專業學生實際情況的綜合訓練理念和體系,應將重點放在審美觀念的培養上而非技能訓練。體操教師在進行公共體育教育時應該堅持普及性、自識性和綜合性的教育原則。首先,應從體操基礎開始培訓學生。
3.2完善體操教師知識結構
校園的體操教育要區別于體操院校的專業體操教育,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分析判斷能力和自我參與意識的學生群體。各個學校在加大引進體操教育專業人才的同時,也應該重視進行內部人才的挖潛,加強對學校現有體操師資力量的教育培養,從而提高他們進行科學體操教育的水平。因為,只有具有復合性綜合素質的教師,才可以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所以擔任體操教學的教師不僅需要較高的文化素養、深厚的專業知識、正確的審美觀以及淵博的文化底蘊。
3.3強化體操教育的普及性
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很多學校已經具備開展體操教育的條件,這本身也體現出體操教育已經日益很到學校的重視和保障。校園體操教育必須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以趣味性、參與性和風格性的體操教學內容為主,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操的素質教育中。我們在開展體操教育的同時,不應該僅僅局限于開展課堂授課,還應該開展相應的社會藝術實踐活動,從而盡可能擴展體操教育的陣地。并且發揮學校體操骨干分子的積極作用,以“點”去引導更多普通學生參與到舞蹈實踐來,進而有效實現其普及性。、
作者:張玨玨 單位:廣州市花都區業余體育學校
參考文獻:
[1]李煒、任芳.對高等舞蹈教育的現狀及發展的思考[J].音樂探索.2001,(02):94-96.
[2]余寧.當前中國高校學生舞蹈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社科縱橫.2011,(11):170-171.
[3]王丹.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現狀及改革路徑[J].天中學刊.2011,(05):138-140.
[4]胡小軍.基于舞蹈教育價值論的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實施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2012,(12):130-131.
[5]胡博.普通高校音樂舞蹈教育新模式探索[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1,(04):99-101.
- 上一篇:高校體操教學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大學舞蹈教學現狀及對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