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體操教學論文
時間:2022-04-28 03:26:03
導語:中職學校體操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教學的改革,體育教育得到了重視,體操教學包含隊列練習、跳躍、機械體操等多種,其成為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本文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法、比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影響中職學校體操教學效果的因素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議,以期為中職體操教學提供幫助,推動新課程體操教學的改革。
關鍵詞:中職學校;體操教學效果;因素
體操教學具有強身健體、塑形美體等作用,一直深受廣大教師學生的歡迎。但是,體操對練習者的身體條件要求、素質要求較高。因此,怎樣有效地控制影響教學效果的不同因素,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研究課題。筆者認為,創新發展、與時俱進是提升中職體操教學的主要途徑。
1中職學校體操教學現狀分析
體操教學中運動項目包含多種,其中單雙杠中的支撐動作主要訓練學生的手臂力量,要求學生上肢具有一定的支撐能力,而在實際教學中,多數學生的上肢力量較弱,在練習過程中時常發生拉傷而影響技能練習,同時也會降低學生的參與性。而像倒立、前滾翻、側手翻、列隊技巧、廣播體操等,對學生的要求相對較低,但是這些對學生的身體柔韌性、協調性等具有一定要求,學生的身體條件將決定這動作的完成水平,要求學生動作優美、力度適當、自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現,一些學生對廣播體操、列隊等練習表現較為松懈、動作無力。尤其在中職學校中,學生主要以文化課理論知識為主,缺少體育練習,造成學生整體身體素質較差,體育測試不達標等。由于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使得教師在體操教學中不得不降低動作要求,這也就直接造成了教學效率的降低。
2影響中職學校體操教學效果因素
2.1學生因素
2.1.1身體素質較差
想要達到一定的動作要求需要較高的身體素質,而由于中職學生身體素質的不達標,進而影響體操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動作技巧的掌握。另一方面,不同學生身體條件不同,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同時在不同年齡段身體條件發生不同的變化,也影響教學效果的發揮。
2.1.2心理因素
中職學校體操教學中,不僅是對學生身體技能的訓練,更是對學生心理情緒的引導,需要教師在開導學生心理情緒的同時,學生也要主動配合,而在實際教學中,一些學生沒有從心理上認識到這一點,當遇到動作難度較大、復雜動作時,多數學生就會選擇逃避訓練或是產生消極心理,進而影響教學的有效開展。
2.1.3個性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指導人不斷前進的動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到教學中,進而提升教學效果;但在體操教學中,確實存在一些動作較為單調、訓練難度大,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膩煩心理,甚至出現逃避教學的現象。在體操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將體操項目培養為學生的興趣愛好,是學習體操技能的催化劑,將決定著體操教學效率的高低。
2.2教師因素
2.2.1師資隊伍
想要高效率地開展體操教學,需要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換句話說,師資隊伍在教學效率上具有決定性作用,特別是對動作、技巧掌握有一定要求的項目;學校師資隊伍的不足,則不能在教學中對學生做出有針對性的引導,不能顧全整體學生的動作掌握情況,這也是中職體操教學效果平平的主要原因。
2.2.2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因素
現階段,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每個教師有著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另一方面,盡管體育院校畢業教師眾多,但是仍然缺少復合型人才,并且教師運動技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對新的理論知識掌握較慢,將直接影響教學水平的發揮,難以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缺少創新思想,對教學起到消極影響;而一些年輕教師,盡管他們有著新的思想意識、身體靈活度較高、教學積極性較大,但是他們相對老教師,缺少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實踐技能,在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上有待進一步提升,使得教學效率的影響,不能在教學中做出有效的引導。
2.2.3教師綜合素質與知識結構因素
新課程背景下,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綜合素養。教師自身需要提升思想素質,完善人格,樹立愛國意識、全新全意投入到教育事業中,明確政治方向,在教學中注意行為舉止、以身作則;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師生平等;此外,教師也要有完善的知識結構。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主動學習體育知識,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并能夠將其應用在教學中,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教師也要具有一定的創新思想,主動投入到體操課題研究中,在教學中找到適合的方法與能力,進而提升教學效率,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2.3學校場地、教學器材因素
完善的教學器材能夠防止教學事故的發生,同時也能簡化學生練習難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愉悅心情的效果,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校提供充足的場地支持,能夠讓學生有充分的發揮、施展空間。因此,在體操教學中,學校場地、教學器材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2.4其他運動因素如今,街舞、健美操等成為社會主流,風靡全球,而中職階段,學生對健美操、街舞的追求更是瘋狂,有著較高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不同中職學校開始設置健美操、街舞的社團組織,這對體操教學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3中職學校體操教學建議
3.1增強學生體質
體操教學中,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身體素質和條件,具有一定的力量。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建議,在體操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俯臥撐、引體向上等練習調整神經系統、肌纖維類型和收縮力等,提升學生身體力量;教師利用間歇教學方法、缺氧訓練法等提高學生的身體耐力、力量;利用拉長肌肉與結締組織,提升學生的身體靈敏度、柔然度,如踢腿、壓腿等。
3.2分層教學
不同的學生在身體素質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可塑性較強,教師只要通過正確的方法和練習就能夠將其提升。但是怎樣教學才能夠做到兼顧,學生都能夠得到提升。筆者建議,分層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的體質提升參差不齊,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體質展開教學,不可“一刀切”,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興趣特點等進行劃分,因材施教,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進行分層教學。例如,上肢力量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機械類體操訓練;身體柔軟度較高、協調性較好的學生,可以進行藝術類的體操練習。總之,取長補短是教學的根本。此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質練習時,也要注意教學的趣味性。一些動作練習較為枯燥、單一,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沒有較高的興趣投入,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一些趣味性練習,如通過游戲形式練習,進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
3.3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教師是學生的直接領導者,是知識的傳遞者,只有教師自身具有較高身體素質和教學水平,才能確保教學的正常開展。學校不僅需要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更需要擴大教師隊伍,注重教師專業水平和技能的提升。第一,在原有教師數量的前提下,參照本校學生人數和年級配備同等程度的教師;第二,定期對教師進行體育專業知識、技能培養,提升教師專業水平、體操技能,創新教師教學方法,并且引導教師能夠應用在實際教學中,進而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3.4體操教學拓展現階段,學生對現代舞蹈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學習動力,那么,中職學校可以適當開設相關課程,聘請專業的舞蹈教師,根據體操教學情況,將舞蹈教學融入體操教學中,讓學生的興趣特長得以發揮,拓展體操教學范圍,并且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實現多樣化發展。
3.5給予體操教學高度的重視
第一,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制訂新型教學目標,以跟上現代教育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社會培養源源不斷的人才,實現體育競技體操的快速發展。同時,挖掘體操人才,著重培養;第二,確保教學安全。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教師在教學中也要以安全為第一準則,避免出現教學事故而給學校帶來消極影響。新課程背景下,對教師體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安全意識,因為體操教學多為室外教學,學生活動空間較大。因此,容易發生教學事故。學校方面,在設置體操教學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表現與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劃教學課程,在確保教學效率的同時,注重教學安全;第三,中職階段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因此需要合理的安排教學學時,體操教學中需要確保充足的課時,才能得到技能的提升;在練習過程中,教師進行有效的引導,提高學生練習密度,并且確保師資隊伍充足,讓學生在連續中得到有效的引導,實現技能的提升;第四,定期開展體操競賽活動,以班級單位進行評比,構建積極向上的教學環境。
4結語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學理念,深入研究影響教學的因素,提升中職體操教學方法,找到適合學生發展的途徑,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實踐技能,從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多方面進行改變;學校方面也要提高體操教學重視程度,為教師教學提供前提保障。本文分別從中職學校體操教學現狀分析、影響中職學校體操教學效果因素和中職學校體操教學建議3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對中職學校體操教學有所幫助。
作者:董明輝 單位:廣東省電子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孫琳,徐桂庭.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脈絡與變遷——基于教學政策文件的分析[J].職教論壇,2015(3).
[2]鄭小鳳.合作學習模式在中職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5(1).
[3]姜大潞.中職學校健美操教學現狀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5(10).
[4]楊惠亮.中職學校體育選項教學實施的現狀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5(4).
[5]徐蘭芳.基于多元化視角的中職體育教學模式探析[J].青少年體育,2015(6).
[6]薛來鋒.體育教學精英化與大眾化的有機結合——從中職體育教學現狀看改革趨勢[J].科技資訊,2015(17).
- 上一篇:藝術體操教學中音樂的應用
- 下一篇:國際醫學期刊作者署名的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