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對藝術專碩人才培養的影響
時間:2022-00-00 12:00:00
導語:通識教育對藝術專碩人才培養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藝術專業教育進入了更深的研究領域,如何培養出與時俱進的“專業化人才”,如何開展藝術碩士的培養和管理工作,是目前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受傳統教育思維的影響,我國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模式一直以來都比較單一,而通識教育在藝術碩士研究生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它改變了學生僅掌握單一技能而創意貧乏的現象,使學生視野和思路變得開闊,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得到提升,而獨特的創意更來自于跨領域的廣博知識。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擁有優秀創造力的人往往是“通才”。
【關鍵詞】通識教育;通才;培養模式;形象傳播
一、高校藝術專業開展通識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藝術專業教育進入了更深的研究領域。如何培養出與時俱進的“專業化人才”,如何開展藝術碩士的培養和管理工作,是目前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受傳統教育思維的影響,我國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模式一直以來都比較單一。多數院校在研究生階段依舊沿用本科教育模式,單一知識結構、技法逐次升級的重復教學,以及側重于表象資料收集的寫生式實踐環節。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學生們的知識結構偏窄,文化積累匱乏。所以,我們引入通識教育,將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結構,強化學生的人文精神,將他們培養成素質全面的創新型人才,對提高我校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我國,由于藝術碩士學位設置時間尚短,藝術碩士研究生培養管理模式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學生僅掌握單一技能則多半創意貧乏,因此,要培養一名創新型的藝術設計人才,決不能僅僅立足于本專業的土壤,藝術設計專業有必要與各學科充分結合起來,從更為廣闊的領域中汲取養分。在教育模式中我們通過通識教育,在充分掌握藝術設計專業知識的同時,系統了解一些社會與人文、歷史與哲學、工程與技術、環境與生態等學科的知識,將有助于他們解決多種知識需求之間潛在的矛盾,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設計藝術,更加準確地把握設計對象。
二、通識教育在國內外的發展分析
1.通識教育在我國的發展。通識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種形式,其著重于課程的結構,使學生具有專門科目的知識及其它學科的知識,以培養“統整的人格”,也就是培養學生開闊的胸襟、寬廣的視野與人文氣質。盡管通識教育對創新型人才培養具有如此的重要性,然而,在國內實際實施過程中,通識教育卻往往被置于從屬地位,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國內有些高等院校在教學整改規劃中,通識教育就被明確提出來,只是不叫通識教育,叫跨系專業基礎課,也就是常說的跨學科教育,在教學計劃中課程組的名稱為公共必修課、學科基礎課和公共選修課,但是這三類課程并沒有達到通識教育的要求。2.通識教育在國外的發展。通識教育在國外大學發展很好。美國著名大學阿默斯特學院院長米克爾約翰認為一所大學“如果只教會一技之長而不能培養出掌握完整知識、具備較深見識的人,那么大學就降為造就營造手工匠的作坊了”。哈佛學生必須修習五個方面的課程:文學與藝術;歷史研究;社會分析及推理;科學;外國文化(擴大文化經驗,并對自身的文化傳統達到新的理解)。我們從哈佛大學的《核心課程報告》中,可以看出通識教育對畢業生的要求,畢業生所具有的素質和創新型人才的特征是相關的。因此,通識教育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起很大作用的。從以上的歸納中可以看出,通識教育在國外著名大學發展很好,在國內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為此,我們要充分借鑒國內外大學的經驗,充分了解社會需求、學生需求,不斷完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將我校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充分體現課程的引導性作用和特色。
三、深化通識教育研究的可行性構思
在理論上,深化通識教育的理論研究,及對藝術專碩人才培養的可行性構思方案。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中教學單一性的問題根源;對通識教育的理論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探討如何從理論層面加強對碩士研究生教育本質的認識和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作用,補充和完善研究生培養管理機制,為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理論增添新的成果;通過通識教育的研究,使其著重于課程的結構,使學生具有專門科目的知識及其它學科的知識,培養“統整的人格”。在實踐上,將通識教育融入藝術專碩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使學生從不同的“理解模式”來認識現象、獲得知識,使學生的視野開拓,了解與人生相關的知識與原則、方法,由人文科學的文學、哲學、史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與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習中,建立共識,發展出高層次的學識,掌握與溝通信息,了解他人及社會化的能力。
四、結論
通識教育在藝術碩士研究生教育中的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學生視野和思路變得開闊,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得到提升,而獨特的創意更來自于跨領域的廣博知識。從這個角度上講,擁有優秀創造力的人往往是“通才”,僅掌握單一技能的人則多半創意貧乏。因此,要培養一名創新型的藝術設計人才,決不能僅僅立足于本專業的土壤,藝術碩士專業有必要與各學科充分結合起來,這也無疑對我們的藝術碩士導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研究生思想、能力、品質的培養者,更是學生學習路上的指導者,對提高藝術碩士教學質量起著主導的作用,對提高藝術碩士教育管理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喻珊 盧國新 單位:河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定華.走進美國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P.224.2004.3(1).
[2]陳一星.快速發展后的研究生管理若干問題思考[J].江蘇高教,2005(1).
[3]王定華.走進美國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P.77.2004.3(1).
- 上一篇: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對高職素質教育的啟示
- 下一篇:淺談我國成品油管理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