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理念特殊教育論文

時間:2022-02-26 03:52:15

導語:惠民理念特殊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惠民理念特殊教育論文

一、把師生期盼作為努力方向,把社會滿意作為工作標準

正作風、清校風,需要標本兼治、內外兼修。學校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反“四風”,樹立群眾觀點,做到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么問題,使黨員領導干部思想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轉變、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學校惠民理念提出了對待學生要有“一顆愛心,一份耐心,一種善心”的“三心”育人觀念和“愛心、耐心、善心,育殘成才;愛校、建校、興校,為校添彩”的師德口號,黨員干部帶頭履行“為民、務實、清廉”的三大根本原則,人人行動起來,做好轉變作風的參與者,做好群眾路線的實踐者。思之深,則行之遠。荊門特校啟動思想教育這個“引擎”,以學為先,深入進行調查研究,聽取師生群眾意見,為對照檢查、開展批評和解決問題奠定基礎。認真學習中央、省、市印發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文件、報告,開展“學黨史、知黨情、強黨性”學習活動,深入學習黨的優良傳統,不斷增強黨員干部黨性和服務群眾的宗旨意識。開展向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全國道德模范、師德楷模、最美鄉村教師等先進典型學習活動,舉辦道德講堂,啟迪和教育黨員干部,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引領正確的價值取向

二準確把握師生脈動,順應群眾美好期待

特校以“三進”為支點,改變作風,優化服務,取信于民。———進學生家庭。扎實開展“千名教師訪萬家”活動,做到“七個必訪”,即特困生、留守生、單親生、失親生、學困生、進城務工生、行為偏僻生必訪。做好結對幫扶,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愛育愛,營造學生健康安全快樂成長的環境。———進教師辦公室。黨員干部進老師辦公室、進班級,拉近距離,了解師生愿望和訴求,真心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與師生心連心。———進所在社區。組織廣大黨員開展護綠除臟活動,打掃校園周邊道路衛生,清除校園周邊公共建筑、設施上的“牛皮癬”,給社區一個美觀、整潔、衛生的街道環境。與社區聯系開展重度殘障兒童“送教上門”服務。今年以來,舉辦“關愛講堂”7場,舉辦殘疾人相關知識社區講座5場,與后港田橋小學開展教育教學聯誼活動2次。智慧在群眾中,方法在實踐里。學校深入實際,廣開言路,設立意見箱、發放意見表,通過走訪、座談、測評、問卷等形式,征求教師、學生及家長、社會群眾對改進工作作風、惠民理念促進學校發展的意見建議,并對領導班子、黨員干部作風現狀進行評價。敢于出實招,敢于破舊俗,著力解決師生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著力解決工作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著力解決廉政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特校在加強和改進作風中集聚能量,用行動傳遞著責任,檢驗著實效。

三、作風體現為民惠民理念,作風彰顯責任與擔當

荊門特校把學生冷暖放在心里,把群眾需求記在腦中,讓更好教育資源惠及殘障學生,讓溫暖陽光普照殘障學生。學校不斷創新舉措,在積極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推進特色辦學,實現從“規模大校”向“特色強校”轉變,形成惠及殘障學生的“五大亮點”:在全省同類學校率先開辦聽障生高中教育;在全省率先實施“四免”政策;在全省率先讓殘障學生喝上了免費學生奶;在全省率先開辦免費自閉癥教育;每年為學生進行一次免費體檢。“五大亮點”點亮殘障孩子有學上、上好學的夢想,特別的愛根植在群眾愿景中,溫暖如春。

作者:楊志輝翁濤周錦單位:荊門市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