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心理障礙的疏導

時間:2022-07-13 09:57:17

導語:淺談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心理障礙的疏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心理障礙的疏導

一、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心理障礙是怎樣產生的

1.首先,面對特殊的學生,只有奉獻,沒有回報。特殊學校教師長期工作在特殊的環境中,實際上是一種犧牲,原因就在于特教教師對殘疾兒童教學的艱難。盲生看不到五光十色的世界,無法感知教師的板書、教具、教態。聾生聽不到激越美妙的有聲世界,教師只能用手語與他們交流。教學是對教師信心、耐心、愛心、意志力的一種考驗。普通學校教師辛勤的耕耘可以換來桃李滿天下的豐碩成果,特教老師即使傾注一生的心血也許依然不能讓他們清晰地說話,不能讓他們的心智提高到正常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部分殘疾學生成不了傳統意義中的人才,即使教師對自己的工作不抱有較高的期望值,長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教師的心理依然十分壓抑。這種對自己成就的普遍不滿意感,往往是形成個體心理過度焦慮的根源之一。2.社會對特殊教育偏見影響教師的心理。在特殊學校,有的教師對特教事業認識不足,認為特殊學校的教師是一種被人瞧不起的職業,沒出息。特教人往往在社會上無朋友,辦事難;交往中受歧視,婚姻難。許多教師不安心特教工作,在工作中常常采取應付、被動的態度。特別是在當今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社會上的拜金主義對我們的教師隊伍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各行各業分配上的差異,使教師心理產生極大的不平衡。3.國家對特殊教育的教材重視不夠,也影響教師的心理。由于中國特教事業的發展起步晚,教材大綱不穩定,教材改革滯后于普教,教學理論書籍較少,教學參考書更是難覓芳蹤。特教界的教學理論本身就存在著許多爭議,如“雙語辦學”等,教師往往感覺無所適從。因此,特殊教育教師的質量觀、教育觀相對模糊,對有創造性意識的教師,從事教學常常是“摸著石頭過河”,甘于碌碌無為的教師則借此得過且過。由于學生成不了“材”,部分教師會對特殊教育工作本身產生懷疑。困惑,影響著教師的心理健康。

二、特教教師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1.職業壓力大。教學任務重,有時間壓力。高付出與低回報的落差,有自我發展壓力。2.人際交往障礙。交際面狹窄,缺乏社會支持。3.職業疲倦。長時間干一項工作容易產生懈怠,如重復干一項工作20年。4.成就感低。一些教師感覺教殘疾學生沒有成就感。5.身心疾病。長時間接觸殘疾學生使教師產生強迫、敵對、抑郁、焦慮、缺少幸福感等心理疾病。

三、特殊教育教師的自我疏導

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提高自我調節能力。心理健康應主要靠自己來維護。自己才能最好地幫助自己。一切外部的幫助,只能起到助人自助的作用,都只能通過個人的吸收、內化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教師本人的主觀努力是解決其心理問題的關鍵,因此要有意識地從以下方面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1.換位思考,換個角度看問題。如果你有一個殘疾孩子,將怎么辦。殘疾孩子的家庭更不容易。國家花錢辦學校,就是為了幫助這些殘疾孩子,救助殘疾孩子的家庭。我的工作是高尚的,也為社會做貢獻,實現了自我的價值。2.實時告誡自己,對殘疾孩子要有一顆善良、慈悲的心。上帝對他們已經不公平了,我們要對他好一些。3.擁抱大自然。到野外郊區,到大山里走走,呼吸新鮮的空氣,改變一下環境,讓陽光、綠地、小鳥、溪流蕩滌心中的煩惱。開始新的自己,找回理智和自信。4.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5.適當玩一玩電子游戲,選擇適合自己的喜歡的電子游戲,可以改變自己的情緒和心情,對緩解心理壓力非常有好處。6.經常聽聽好聽的歌曲,調節一下心情。7.當情緒不好時吃一根香蕉或者是巧克力,讓自己快樂起來。8.養成跑步的好習慣,長跑不但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改變人的心情。晨跑可以使人一天的心情都很好。9.多找人溝通,參加朋友的聚會,把不良的情緒發泄出去。特教教師的職責是為人民服務。筆者認為,作為一名特教教師應該是無上光榮的。

作者:閆大勇 單位:阜新市盲聾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