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交互作用框架下體育舞蹈教學研究

時間:2022-03-31 10:06:24

導語:三元交互作用框架下體育舞蹈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元交互作用框架下體育舞蹈教學研究

摘要:在體育舞蹈不斷發展普及的社會大背景下,體育舞蹈市場前景大好,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到這個行列,這也刺激著體育舞蹈教學工作者去積極思考如何提高教學質量,順應學習需求。心理學家艾伯特•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論能夠指導體育舞蹈教學,對提高體育舞蹈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該研究從三元交互理論出發希望為體育舞蹈的教學提供指導意見!

關鍵詞:三元交互論;體育舞蹈教學;啟示 

1三元交互論的內涵

人的行為、個體以及環境這三者之間存在著互相影響聯結的關系,這是班杜拉依據勒溫模型的基礎提出來的理論。在他看來,人不會單獨地受到內在力量的決定,當然也不是簡簡單單地能夠的被環境控制的。單個的因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個體,而無法實實在在地決定個體的性質和方向。這一原理給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啟示,也就是說,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想要取得不錯的成績,達到高效的學習效果,并不能單方面依靠學生個體,也不能只考慮教師的因素,而應當從多角度出發,考慮到環境、學生、教師三者的共同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從3方面出發,充分認識到學生行為,學生個體以及學習環境對學習效率和學習結果的影響。

2三元交互論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的體現

在涉及到三元交互作用論的過程中,任何兩個因素之間的交互都是相互的,他們以一種相互兼容、互通有無的形式存在。當然,這也是三元交互理論的核心價值所在。同樣,在該文所要提到的體育舞蹈教學中,這種關系表現得非常明顯,體育舞蹈學習的個體、環境和行為之間的表現如圖1所示。學習的最終表現來自于三者的互相聯系,在體育舞蹈學習過程的內在因素中,學生的藝術氣質提升和內在修養的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柔韌性、耐力各種身體素質的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與表現力的增強都受到學習行為的直接影響。同時,學習行為又受到各種環境諸如學習氛圍,父母的支持程度,地方政策的扶持,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處理等各個因素的影響。然而,環境是否能夠產生影響又要依賴于人對環境的激活。這種雙方之間的影響和制約關系,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體育舞蹈的學習行為很大程度上改變或創造一定的環境,譬如上課能夠積極回答問題,善于提出疑問,與教師處理關系得當且十分融洽的孩子往往能夠讓師生關系更上一層樓,從而對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學習的主體通過努力取得的成績到達一定程度時也能夠引起一個社會熱潮的出現,從而對周邊的學習氛圍產生重要影響。

3三元交互論對體育舞蹈的教學啟示

3.1個體(學習者)與個體(學習者)的交互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扮演者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自主選擇性確定了他們的主體地位。追溯到哲學中來說,學生是認識事物改造事物的主體,是時間的承擔著和執行者。由此引用到體育舞蹈的過程中就應當以遵循學生的主體為前提,在此基礎上進行體育舞蹈的教學活動。當然,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個學生都會存在個體的差異和個性特征,這樣一來,他們的行為也就出現了各種差異。針對學生不同的年齡特征、性別特征和心理特征,老師應當在此原則上區別對待每個個體,采用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例如,有的學生因為遺傳原因天生協調性很好或柔韌性很好,此時在培養學生能力的時候就不會再以他所擅長的為主,而應當開發他其他的身體能力,以取得更大的成效。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內容、進度、難點、重點的安排就會出現不同。在少兒拉丁舞教學中,筆者接觸到的兒童一般是年齡較小、依賴性較強的孩子,這一階段他們的學習能力不強,一般依靠對教師動作的模仿來獲取信息,因此教師應當更多地以直觀教學法為主,使學生能夠具體真切地感知動作,加上形象的比喻來解釋抽象的概念,相信學生學習的效果才能提高。

3.2個體(學習者)與行為(學習行為)之間的交互

在教育不斷發展,人們認識不斷提高的現代社會,學習絕不能只局限于對動作的模仿和對動作技能的掌握。體育舞蹈教學也一樣,應當遵循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目標。學習的內容不能只是簡單地讓學生接受即可,學習內容的安排應當對于學生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激發自身的想象力或者尋求教師幫助。這樣一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的發揮,創造力、恒心、毅力都能得到發展。這不僅符合了蘇聯教育家贊科夫的“最近發展區”原理,也是當前體育舞蹈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根據三元交互論,改變了的內在因素同時影響著學習者的行為。由于舞蹈訓練的同時刺激人的大腦細胞,可提高人的智能,而學舞蹈需要長時間堅持不懈的嚴格訓練,培養了學習者的毅力,使其身體協調能力、肌肉能力得到提升……這些都是學好體育舞蹈所必需的重要因素。這也就是體育舞蹈教育使學習者的內在因素發生改變,改變了的內在因素又影響和決定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從而形成學習者內在因素與學習者的行為相互影響、相互決定的良性循環。

3.3個體(學習者)與環境的交互

體育舞蹈包括拉丁舞和摩登舞,共10個舞種,要熟練地掌握所有內容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鼓勵甚至要求學生在體育舞蹈課之余參加這些課程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提高專業成績,取得明顯的效果。在社會環境的大背景下,學習環境直接推動著體育舞蹈事業的發展。而學習環境的好壞與學校的師資力量、場館設施、器材配備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縱觀中國專業運動員的整體情況,大多數運動員以運動項目為職業,鮮有時間進行文化學習。因此高校在招聘教師的過程中,很難找到專業技能一流且理論水平高的教師。所以能夠引進高水平體育舞蹈教師的專業院校能夠取得更好的進步。如引進職業拉丁舞教師石磊以及摩登舞教師吳稚安的廣州體育學院,擁有成冰、瞿臘佳教學體系的廣州藝術學校等等,為我國體育舞蹈輸送了大批優秀的人才。除此之外,許多高校在開設體育舞蹈課程的同時,還伴有形體課和芭蕾課的開設,這些舞蹈的訓練對學生的柔韌性和肌肉控制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也能夠提升對身體延展和美的認識。當然學生的學習行為還受到其他很多外在環境的影響。在少兒舞蹈這一方面,社會環境、家庭的教育環境、藝術氛圍、舞蹈室環境、師生關系等等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眾所周知,體育舞蹈能力的獲得離不開好的舞蹈環境,在生活中,父母對孩子舞蹈學習的態度對孩子舞蹈能力的提升有直接的影響,因此,父母應多培養孩子的舞蹈意識,多鼓勵和督促孩子,使他們不斷提高舞蹈情趣,自發地喜愛舞蹈。另外,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體育舞蹈視頻讓他們課后欣賞,讓他們在感性體驗過程中獲得審美經驗,提高對美的一種感悟力和理解力。當然教學環境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室里的溫度、光線、硬件設施的配備,如音響、地板的舒適程度等,都是學生能否專心學習必備的條件。舞蹈室的布置同樣可以營造出舞蹈的氛圍,如張貼體育舞蹈知識掛圖、世界大師的舞蹈圖像等等。而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它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學習行為。社會環境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自然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內因是事物前進與發展的主要因素,而外因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在進行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個體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關系不容小覷。大家應當重視外因的作用,力所能及地解決問題,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訓練環境。

4結語

學習者的學習效果離不開環境的制約,學習效果也并不是單純外部環境塑造,它是學習主體與環境客體交互作用的結果。體育舞蹈學習行為、學習個體和學習環境三者之間形成了一個三元交互決定系統。因此,體育舞蹈教學在提高教育質量,學習行為、學習個體和學習環境三者上都不可忽視、不可偏頗。

作者:周芳 朱曉霜 單位:廣州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美)AlbertBandura,著.社會學習理論[M].陳欣銀,李伯黍,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20-22.

[2]沈莉萍.試論班杜拉學習理論的道德發展觀[J].教育探索,2001(1):67.

[3]葉浩生.論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的特征及其歷史地位[J].心理學報,1994(2):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