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舞蹈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方法

時間:2022-10-08 08:59:42

導語:少兒舞蹈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少兒舞蹈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方法

【摘要】舞蹈作為一種藝術,一直深受廣大學生的青睞,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舞蹈應從娃娃抓起,培養起學生對美的欣賞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學生以積極健康的狀態來面對世界,做到這一點,很重要。那么,教師教授小學生的同時,如何來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下面提出幾點建議希望采納。

【關鍵詞】少兒舞蹈;教學效率;情感表現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對事物的觀察時期,對一切事物都會表示好奇,為了使學生得到德智體美勞方面的全面發展,教師應該重視對孩子的培養,保持熱愛新事物的熱情。而舞蹈作為一種非主課的形式出現在學生眼前,更應該發揮其課余作用,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腦力疲勞,使得學生拓展視野、鍛煉對美的認知度,這是一件舉足輕重的事情。因此,在少兒舞蹈教學中,教師應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這充分體現在學生對舞蹈認識的方方面面,小學生不同于其他階段的學生,它是處于興趣培養、認識世界的關鍵時期,教師應抓住這一特性。

一、培養學生對舞蹈的興趣,提高課堂注意力

當今階段的小學生考慮到課后作業量大,主課學習的壓力也很大,課后補習、課前預習等要求,幾乎忽略了舞蹈這一副課。對興趣的培養也微乎其微,家長老師在重視成績的同時,也應該把精力投入在對孩子興趣的培養上。舞蹈作為一種愛好,可以起到提高孩子對美的鑒賞能力,緩解神經,開闊視野的作用。而在舞蹈課堂上,大部分學生對舞蹈放松了“警惕”,注意力不集中,課堂上寫其他作業等情況屢教不改。所以,為提高小學舞蹈課堂教學效率,首先,要端正對舞蹈的認知,舞蹈雖然是副課,卻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也很有必要組織會議來探討對舞蹈課的認識,從而也應該對家長,對孩子進行思想上的洗禮,端正大家對舞蹈的認識度。其次,為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也可以以生動唯美的語言來使學生產生對舞蹈的興趣,可以介紹所學歌的背景等。為使學生進一步對舞蹈有所認識,還可以進行課堂互動,比如請學生談談對舞蹈的認識,最喜歡的曲子是什么等問題,相信課堂不再是一個人的課堂。

二、增強積極授課意識,豐富教學內容

由于很多時候教師、學生對舞蹈課的不重視,教師往往在授課過程中比較枯燥無力,處于被動地位。因此,就需要想辦法來解決這個不積極的問題。首先,教師應從根本上發現問題原因,從自身開始,樹立正確的授課意識,以自己對舞蹈的熱情來帶動學生對舞蹈的熱愛。其次,教學內容的單一化也難以使學生產生對舞蹈的興趣,這樣,就需要教師來引導學生產生對知識的渴望,教師可以以自身獨特的魅力來展示自身優勢,比如在學習《小螺號》時,教師應該讓學生體會到小螺號的韻律,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自告奮勇的來表演,這樣不僅讓學生在自主中學會了曲子,更加讓學生在參與中提升了自身表演素質。然后,教師可以講講這首歌背后的故事,從而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豐富課外知識的目的。最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進行情景創建,讓學生分開角色進行演唱,增加其趣味性。

三、增加配套設施,實打實學習

舞蹈是一種藝術,學校可以招收不同舞蹈種類的教師,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培養。分階段的學習,比如這一學年學習獨舞,下一學年可以學習爵士舞等。同時,學生應該從小培養對舞蹈的熱愛。還可以配套相關設施,來讓學生“實地演練”,在實際操作中學到本領。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教學資源,介紹所學類別的知識,既減輕了教學負擔,又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教師在運用多媒體的同時,還可以模仿歌曲或樂器的表演,延伸教學樂趣,給學生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激發其學習興趣,樹立崇高理想等。從而提高舞蹈教學的層次性和互動性,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聽的同時,還可以看,用眼睛來欣賞,用頭腦來思考。這樣就豐富了教學活動,促進了小學舞蹈課堂的課堂質量,達到了更高的授課效率,提高了教學水平。

四、提升他們對于舞蹈的核心素養,提高情感表現力

(一)舞蹈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舞蹈素養,必須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水平,通過提升核心素養提升綜合素質,以更自信和更高效的方式面向未來,通過探討教學模式的不同變化,尋找舞蹈的教學創新途徑。眾所周知,在學生的少兒階段中,由于學生處于剛剛獨立的新階段,心理狀態和心理行為屬于不成熟的階段,所以對于學習沒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不知道如何進行學習,對于學習這個詞語沒有一定的概念。這就要求教師對于學生進行細心的引導,需要引入關于核心素養的概念。核心素養的提升,就是老師通過生活中發生的一些現象,或者將知識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從而進行對于專業知識的生活化,進一步使得學生能夠在更為通俗易懂的層面把握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領悟到人生道理和做事的方法。(二)更新教學理念,感受舞蹈人文。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讓孩子們練習舞蹈,而不注重對舞蹈背后故事的體驗。其實不然,在新形勢的要求下,要求對舞蹈動作以外的人文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知識,比如在學習簡單的舞蹈時,明白這個舞蹈背后的故事,從而才能投入感情。(三)恰當的教學情境與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把興趣和熱情放在第一位,學習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和一定的興趣,才能夠以一個積極主動的心態融入進課堂生活中。讓學生正視和主動學習,就需要建立適當的教學情境。教師要在課堂上營造和諧的氛圍。在教師進行教學中,在課堂上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是不同的,這就要求老師能夠有耐心,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同時適當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案,使課堂教學最大程度地受益于每一個學生。秉承著不讓每一個同學掉隊的思路,讓學生都能夠更有自信的面對課堂,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勇敢的面對困難和問題。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養成,需要有良好、輕松的環境氛圍做鋪墊,也需要學生的自信作基礎五、結束語新時代對新一代的學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如此,作為家長,教師也更應該跟隨新時代的步伐,向前邁進。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背景下,國家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越來越重視,人才也已經不再是單方面的人才,更是多方面多角度、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成長軌跡,和學生多做心靈上的交流,以保證學生健康成長。同時,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還要求各學校的教師發揚不斷創新、不斷努力、不斷學習的精神來實現舞蹈課堂效率的最大化。因此,了解學生,走近學生,關愛學生,也是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應該樹立的職業道德。這樣,學生才會看到課堂的價值與對未來的向往。

參考文獻

[1]肖凡.淺談在舞蹈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表現力[J].藝術評鑒,2018(15):146-147.

[2]李淑珺.在幼兒園舞蹈教學活動中,運用“情感滲透法”提升幼兒舞蹈表現力[J].好家長,2018(48):238.

[3]魏樹發,許子健.情與形的融合心與身的交流——淺談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表演能力的方法和技巧[J].北方音樂,2018,38(9):247.

作者:杜浩宇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