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學制約因素研究與分析
時間:2022-01-22 05:06:42
導語:舞蹈教學制約因素研究與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在“互聯網+”背景下對體育舞蹈培訓機構舞蹈教學方面所存在的制約因素以及發展策略進行研究與分析,將更加有效和科學的教學方法應用到社會上的培訓機構之中,使社會體育舞蹈培訓機構舞蹈教學朝著更加科學化的方向發展。社會體育舞蹈培訓機構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大多數以營利為主,對教學方法重視不足、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場地設施簡陋、師資薄弱等問題,從而影響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健康發展。隨著互聯網高速發展并在教育領域應用,對教學方面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互聯網+”;體育舞蹈培訓機構;舞蹈教學
“互聯網+”背景下,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方面的廣泛應用,將傳統的教學方式、內容、時間及空間等方面的限制逐一打破,充分體現了科技為教育服務的理念,以互聯網為依托,不斷豐富教師教學手段以及學生學習方式,對課堂的教學進行不斷地改革和創新,互聯網與現代教育的結合將推動我國的教育事業走向新的高峰。
1研究內容
1.1體育舞蹈培訓機構舞蹈教學的制約因素。1.1.1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對舞蹈教學的重視度不高。現今社會無論是在城市或周邊鄉鎮地區,舞蹈培訓機構遍及各地,規模大小不一,社會上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多以盈利性為主,而對舞蹈教學方面的重視程度存在不足。在我國社會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發展中政府及相關的部門缺少對此的引導和管理,市場的運營相對滯后,商業化過度等問題都嚴重影響了社會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健康發展。首先,課程設置較少,社會上舞蹈培訓機構上課時間多安排在周末,多數只安排一節課,短而少的課時,學生的舞蹈技能很難得到提高。其次,舞種教學類型不均衡,雖然體育舞蹈包括拉丁舞和摩登舞,但是絕大多數舞蹈培訓機構多以拉丁舞教學為主,開設摩登課程較少,致使學生對體育舞蹈的認知不夠完整和舞蹈技能發展較不均衡。1.1.2體育舞蹈培訓機構教學內容過于單一。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相對于舞蹈專業院校和普通學校而言,教學的內容科學性有待提高。教學過程中教學的內容至關重要,但是社會上的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教學內容并沒有做出明確規定,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所以教師安排教學內容比較隨意。首先,舞蹈教學中缺乏專業統一的舞蹈教材,雖然各體育舞蹈協會均規定了舞蹈教學和考級內容,但絕大部分體育舞蹈培訓機構使用的教材大多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或者各處引進,教學內容單一、陳舊,體育舞蹈教學很難做到專業化和規范化。其次,缺少相關技能輔助練習,多數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由于課時少而短,時間僅夠舞蹈基礎動作的教學,而缺少提升技能的輔助性練習,如:力量性訓練,柔韌性訓練、表現力訓練等等。因此,體育舞蹈教學內容太過于單一,不利于學生舞蹈技能的提升。1.1.3體育舞蹈培訓機構教學方式不夠科學。盡管體育舞蹈在社會上的普及程度較為廣泛,但教學方式仍舊缺乏科學性。首先,在教學方式上較為陳舊,多以示范講解、動作分解等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不夠內容不夠細膩,因社會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學員多以少兒和業余人群為主,多數培訓機構對舞蹈教學水平及專業化程度不高,認為不必講解過多專業性知識,盡量做到簡單易學,因此導致學生無法理解動作原理,僅做簡單機械模仿性重復練習,且舞蹈教學過程枯燥乏味,易引起學生厭學情緒。其次,體育舞蹈培訓機構舞蹈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性,難以做到與時俱進。相較于正規學校舞蹈教學而言,其缺少新的教學方式的引進和實施,如:通過多媒體視頻和互聯網平臺進行教學、翻轉課堂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及手段,這些都是對社會體育舞蹈培訓機構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的制約因素。1.1.4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師資力量較為薄弱。通過調查研究,當前體育舞蹈培訓機構舞蹈教師專業程度或科學的技能知識理論均有一定欠缺,我國大部分的體育舞蹈教師認為自己的的專業素質都需要不斷提高,尤其是藝術修養、運動技能和理論知識這三個方面。在社會體育舞蹈培訓機構這方面主要表現為,舞蹈教師教學水平呈現兩極趨勢,一部分舞蹈教師為專業舞蹈院校畢業,技能專業程度較高,但缺乏技能理論基礎作為教學支撐,出現“會跳不會教”現象,另一部分舞蹈教師為普通高等院校畢業,技能理論知識較為豐富,教學方法多樣,但多數舞蹈技能水平不高,出現“會教不會跳”現象,更有甚者,某些地區的舞蹈教師無證教學,沒有進行系統正規的體育舞蹈學習和舞蹈教學培訓,僅是簡單的短期培訓,出現“邊學邊教”的現象,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均不合格,難以滿足體育舞蹈教學需求。其次,教師資源流動性較大,多以兼職為主,管培提升較難,難以長遠提高和發展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因此,師資力量較為薄弱。1.2“互聯網+”背景下體育舞蹈培訓機構舞蹈教學的發展策略。1.2.1轉變對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相關人群對體育舞蹈教學的認識和觀念。體育舞蹈培訓機構要轉變舞蹈教學觀念,增強對體育舞蹈的重視度,其中主要以培訓機構經營者和舞蹈教師為主要人群,使盈利性教學觀念轉變為專業性教學觀念,以此來提高舞蹈培訓機構的教學水平及教學質量。同時,在課程設置上,根據學生的課余時間實際情況,盡可能的多安排舞蹈課的次數,且盡量能夠摩登舞和拉丁舞二者兼顧,均衡發展,使得學生能夠對體育舞蹈能夠進行較為全面的認知和了解,從而全面發展。1.2.2以互聯網為依托豐富體育舞蹈培訓機構體育舞蹈教學及訓練內容。首先,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確定舞蹈教學內容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來進行安排,選擇正規、統一、科學的舞蹈教材,針對學生技能水平所處階段的不同及自身。特點存在的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保證教學內容針對有效。其次,要合理適當的運用互聯網所創造的平臺和教學資源,互聯網教學資源豐富,且內容新穎,舞蹈教師可以以互聯網為依托,汲取更多新的知識和內容,以及學習與體育舞蹈相關的輔助技能訓練方法,進一步掌握舞蹈發展動態,從而保證舞蹈教學內容能夠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使得學生能夠學習新的體育舞蹈技能和理論知識。1.2.3運用互聯網進一步創新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舞蹈教學平臺和方式。首先,體育舞蹈培訓機構要轉變傳統的體育舞蹈教學模式,使教學方式能夠像學校教學方式一樣多樣化,借助互聯網技術,創新多種教學方式。使用互聯網視頻進行多媒體教學,運用社交軟件(QQ、微信等)對學生的課下練習情況進行監督,錄制課堂視頻通過網絡社交軟件,進行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反饋,利用互聯網展示課堂,使舞蹈課堂透明化。另外,以互聯網為依托,引進慕課、翻轉課堂等新的教學方式,把課上老師教學延伸到課后學生自學,從而拓寬了學習平臺,搭成以“教、學、練、督”為一體的教學平臺,解決了學生課后學舞難、練舞難、糾錯難的問題,從而有助于學生舞蹈技能的學習和提高,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發展中心,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首位,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實行啟發式及探討式的教學方法,在提高學生舞蹈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興趣。1.2.4通過互聯網提高體舞舞蹈培訓機構舞蹈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隨著社會發展以及流行趨勢的變化,體育舞蹈教師的專業素養要求也會呈現出動態的適應。互聯網+教育"并非在線教育,而是教育變革的一種思路,他是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創新教育模式,從而構建數字時代的新型教育體系。首先,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與體育舞蹈相關的最新資訊和動態,掌握體育舞蹈最新的技能及相關的技能理論知識,進行網絡體育舞蹈課程學習,與同行業優秀舞蹈教師學習和交流,不斷變革和提升自身對體育舞蹈的理念,從而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其次,通過互聯網,舞蹈教師可以學習更多的其他藝術元素及舞蹈技能輔助練習,并將其融入到體育舞蹈中,以此提升學生的舞蹈技能,使教學質量和水平更進一步。
2結論與建議
2.1結論。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對舞蹈教學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主要為課時短而少,教學內容較為單一,且相關性輔助練習較少;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性與科學性,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產生厭學情緒;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人員流動性較大,教學水平有待完善和提高。2.2建議。引導相關人群轉變對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經營的目的和意義的認識,盡可能在以盈利的同時盡可能提高教學質量;依托互聯網豐富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舞蹈教學及訓練內容,統一舞蹈教材,完善教學內容;運用互聯網創新體育舞蹈教學的平臺和方式,引進新的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方式多樣化,解決一系列教學難題;加強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從而推進體育舞蹈機構的舞蹈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建華.從供需理論看體育舞蹈的市場之路[J].體育文化導刊;2013(06):32-34.
[2]鐘瑋.影響婁底市少兒拉丁舞培訓機構教學的因素及發展對策研究[D].廣州體育學院,2017.
[3]胡悅,于穎,司建占,.我國體育舞蹈教練員專業素質結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09):37-39.
[4]折娜,于博遠.提高體育舞蹈認識努力做好教學工作[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S1):304+306.
[5]陳麗,林世員,鄭勤華.“互聯網+”時代中國遠程教育的機遇和挑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01)3-10.
作者:劉夢媛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 上一篇:大學生創業項目戰略控制研究
- 下一篇:新媒體在高專舞蹈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