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流管理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
時間:2022-11-27 10:28:06
導語:大學物流管理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供給側改革視閾下,重視應用型人才培養契合社會發展需要。以廣西科技大學物流管理專業為例,從供給側改革視角對接產業發展,闡述產教融合的作用,提出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專業認知層、業務流程操作層、綜合能力應用層三個層次,并建立實踐教學體系矩陣,倡議建立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最后提出提升教師實踐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產教融合;實踐教學
2015年主席首次提出“供給側改革”,此后我國進入產業結構調整的新階段,各行業“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廣西科技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2015年以后學校辦學定位為國內先進有特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這意味著人才培養從過去的學術型轉變為應用型、實踐型。應用型就必須樹立主動服務社會的理念,從供給側上對接企業需求,在人才的知識、技能、素質培養上滿足企業實際要求。
1應用型大學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1供給與需求脫節。柳州物流業在供給側改革中降本增效,形成現代物流集聚區,到2020年計劃建設完成3個制造業與供應鏈管理工程項目,支撐柳州成為我國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供應鏈及物流樞紐城市,支撐柳州工程機械企業建立并完善內部物流準時化管理和供應鏈一體化管理,由此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數量將不斷增加,而對物流人才的知識和技能要求也會不斷提高,需要熟悉采購、倉儲、生產工位準時配送、信息處理流程與實務操作,并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及處理突發事件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而廣西科技大學物流管理專業在人才供給上,側重于學科型人才培養,注重物流規劃等定量研究能力的培養,輕視實務操作技能的訓練。另外,近幾年柳州作為西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大力開展港口碼頭建設,陽和碼頭已于2013年通航,在建官塘碼頭作業區、鷓鴣江碼頭片區2期,不斷完善機場、鐵路、公路建設,為開展國際多式聯運提供了設施基礎,并在加快籌建柳州保稅物流中心(B型),這將需要大量的熟悉攬貨、包裝、倉儲、中轉運輸、集裝箱拼裝拆箱、報關報檢、保險等業務流程與操作的物流人才。但廣西科技大學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在供給上,沒有重視國際物流這一方向,實踐上缺乏對該方向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1.2實踐教學學分偏少。廣西科技大學實踐教學環節共有30學分,包括金工實習、認識實習、課程設計、模擬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占總學分的比例僅為18%,實踐教學學分偏少,很難提高學生的應用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1.3設施設備不足,專業實踐課程軟件模擬為主。硬件設備主要有電子標簽貨架、RFID卡和閱讀器,設備不足導致無法系統開展硬件設施設備的認知和操作教學,所以實踐課程以模擬為主,模擬第三方物流的部分作業流程。由于物流軟硬件設施不足,沒有條件模擬綜合性的制造業物流流程。另外缺乏國際貨代模擬軟件,無法訓練學生對國際物流流程的實務操作。由于科技的飛速發展,智慧物流被越來越多的企業認可和利用,但是AGV機器人、自動存儲設備、自動分揀設備等價格昂貴且占用場地面積,學校由于場地和資金限制沒有購買意向,所以教師也只能簡單地通過視頻向學生介紹,學生也無法掌握智能技術在制造業物流的應用。
2深化產教融合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應用型大學物流管理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離開了產業、企業,培養的畢業生只能畢業即失業,產教融合也是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的薄弱環節,完善本專業產教融合機制,與柳州優勢企業共建校外實習基地,另外敢于走出去,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承擔橫向課題研究工作。校外實習基地如果只是利用企業的資源,這種合作畢竟不能持久,因為對學校、學生是有利的,但對企業來說承擔時間、人力等成本以及安全責任。所以學校應給予一定的經費補貼,并且在企業人員培訓、咨詢、科研和實驗室合作和人才招聘方面給予支持和便利。校外實習基地的作用體現在:企業技術骨干開展行業發展講座,讓學生及時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與人才需求;校內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應邀請制造業精益物流與國際物流方向的相關企業共同參與,針對企業需求設置實踐內容;學生在畢業實習時可到企業輪崗,不只從事簡單的拆零、上架、打包等工作,還可以在單據處理、儲位規劃、庫存管理、揀貨方案、財務管理等崗位上實習;以企業的小項目作為選題,以論文的方式布置給學生,由企業委派專業骨干擔任校外教師,和本校指導教師一起指導學生進行論文寫作,保證畢業論文真題真做;企業委派專業骨干擔任第二課堂指導教師;企業便于發現優秀人才而留用。
3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邀請制造業精益物流與國際物流方向的相關企業共同參與,打造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專業認知層,二是業務流程操作層,三是綜合能力應用層。專業認知層主要通過帶領學生去企業現場參觀,請物流企業的專家來校做物流企業運作和發展趨勢的講座,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認知程度,尤其是理論課程里的物流新技術介紹,需要現場了解加深認識,由于學校場地、經費限制,宜到一些自動化程度高、技術水平先進的企業去參觀認知。業務流程操作層是在校內實驗室開設實訓課程,主要開設物流設施設備類實驗項目和崗位流程軟件操作實訓項目。物流設施設備類實驗項目包括條碼設備的操作、電子標簽貨架的操作、液壓手動叉車的操作、托盤堆碼操作、包裝操作等,另外開設智能物流設備認知與操作,但學校購買智能設備畢竟不切實際,建議構建3D物流設備體驗館,通過3D虛擬仿真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基于崗位流程的軟件操作實訓項目,包括采購流程、倉儲流程、運輸調度流程、供應鏈流程的軟件實操,使學生熟悉各物流子系統以及供應鏈的流程及控制要點。采購流程使學生熟悉采購中訂單處理、合同管理、供應商管理、收貨、退貨等活動,倉儲流程使學生熟悉入庫、揀選、補貨、盤點、出庫等作業,運輸調度流程使學生熟悉業務受理、取派調度、車輛配載、路徑優化等活動,供應鏈流程讓學生進行供應鏈中供應商、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角色的扮演,實戰對抗。綜合能力應用層就是通過綜合實訓項目、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設立第二課堂來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物流專業知識解決物流實踐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的能力。綜合實訓項目由經濟管理類平臺實驗和模擬物流企業實訓項目構成,這些實訓項目包括制造業精益物流課程設計及實訓、物流大數據分析、國際貨代綜合實訓,模擬企業真實場景,由學生軟硬件結合完成。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由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提高動手操作能力,了解企業現實狀況,調研數據,結合企業項目真題真做。設立第二課堂組織學生參加全國物流設計大賽、“百蝶杯”全國大學生物流仿真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智慧供應鏈創新創業挑戰賽、全球供應鏈建模設計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等,達到“以賽促學”的培養目的。現制定實踐教學體系如表1所示:
4建立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在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方面缺乏規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現今教師對學生的考核主要通過學生上交的實驗報告,但實驗報告只能部分判斷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能力的獲取情況,不能有效說明能力的提升程度,例如一些學生雖然完成實驗,但仍不能清晰地闡述實驗流程及改進環節,所以需要建立規范的教學評價體系。這要求教師具備實踐教學設計、組織與協調能力、企業案例分析能力、信息化資源開發能力以及幫助學生建立創新思維能力。教師要熟悉實踐教學每一環節的控制要點,教學目標明確,設立評價指標,通過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多維度判斷學生的能力獲取情況和提升程度,另外還可以針對性地對學生查缺補漏。
5師資隊伍建設
實踐教學課程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優秀的師資隊伍。現在高校教師基本都是高學歷,具備一定的理論和學術素養,但實踐能力有所欠缺,所以要重視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專職教師的實踐能力。可采取以下途徑:購買物流軟硬件設備時,要求經銷商對教師進行免費培訓,要求做到全流程的操作演示,“手把手”教會受訓教師;教師在指導學生具體實驗時,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向經銷商反饋,經銷商能視頻指導,提高教師的實驗技能;實驗室應積極與經銷商保持聯系,對實驗軟件進行升級;鼓勵和支持教師去參加高水平的實驗技能培訓和會議,和同類院校進行實驗教學經驗的交流;由教研室定期組織討論,企業專家參與,對實驗項目設置、指導書內容等進行更新;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參與實際項目,了解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提高教師的實驗設計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永福.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11):135-136.
[2]王曉艷.應用型本科高校模塊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應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7(1):45-49.
作者:郭儀 單位:廣西科技大學
- 上一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探討
- 下一篇:農村成人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