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6 08:40:00

導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摘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是一個被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利用大學圖書館的優勢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從豐富的紙質資源、電子信息資源、網絡優勢、服務育人、強化館員素質等幾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使教育朝著更科學、更規范、更專業化的方向發展,為培養國家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務。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分析

大學生作為中國社會文化層次較高的群體,一向被視為最活躍、最健康的群體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也呈現出新特點,主要表現為社會閱歷淺、心理不成熟、自我定位高、以我為中心、過于自信和自負、情緒易激動等復雜多樣的特點。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步伐的加快,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問題也越來越引起社會和學校的關注。教育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指出,高校要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針對性地向大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再次強調了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圖書館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以自己的優勢對大學生進行課外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困惑,提高認知水平,增強自我調適能力,構筑起堅固的心理防線。大學圖書館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有其獨特的作用。

二、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

1.優美的環境有利于大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

馬克思指出:“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環境對人的心理影響非常明顯。心理研究表明,視覺信息能影響人的心理狀態、情緒和行為。高校圖書館以其整潔優美的館容、綠意盎然的花木、自然的通風采光、整齊有序的圖書、館員親切文明的行為,營造出學校圖書館寧靜雅致、充滿文化氣息的人文環境。這種氛圍像一位默默無聞而又風度非凡的老師,發揮著無聲勝有聲的教育作用。圖書館的環境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放松學生的心情,緩解學生的情緒,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和思維的效率。

2.豐富的文獻知識可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

圖書館被譽為“知識的海洋”、“人類歷史文化遺產的展覽館”,擁有各學科、各方面的信息資源,能從各個方面充實武裝學生的頭腦。除專業書刊外,還包括有大量關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書刊,從心理衛生知識的普及到對大學生各種心理問題的分析、疏導等書刊,應有盡有。隨著圖書館網絡技術的應用和不斷發展,各種有關心理健康信息的來源將更加廣泛,更加便捷,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資源,使學生能增長智慧,啟迪心靈,提高人文素養和道德水平。

3.高校圖書館是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課堂

圖書館是學生重要的課外教育基地,是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圖書館擁有其他部門都不具備的優勢。在圖書館內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平等,既避免了使大學生感到無奈的心理咨詢、心理開導之類的說教,又不直接觸及有心理問題的人的個人隱私,更不會產生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治療的恐懼心理。通過查閱書籍、文獻資料、網絡對話交流等方式,大學生可以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心理問題,積極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釋放自己的情緒。這種方式,學生易于接受,受益者廣,極大地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益。

三、高校圖書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1.利用豐富的紙質資源,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圖書館應有意識、有計劃地收集、整理、提供大量有關心理咨詢方面的書刊、專題文章等供學生們閱讀。通過與書上各位“心理醫生”,“心理問題專家”進行“面對面”的心理交流,大學生的感情和情緒會得到有效的釋放和撫慰,空虛者得到了充實,孤獨者得到了活躍,寡聞者豐富了信息,偏激者得到了協調,郁積者得到了宣泄和化解,從而維護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這種間接滲透方式更加輕松、自然,容易被學生接受。

2.利用豐富的電子信息資源,培養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館藏電子信息資源是對紙質資源的有效補充。電子信息資源以其易獲取性、信息的時效性、形式的多樣性、知識的類聚性、易于管理性等優點,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青睞。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電子信息資源在高校圖書館的館藏結構中所占有的比例越來越大。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根據大學生心理健康需求及特點,在調查、了解的基礎上,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做好心理健康方面電子信息資源的征訂工作,為大學生提供免費的閱讀場地,加強電子信息資源使用的培訓,加強電子閱覽室的管理,講授文獻信息檢索、網上信息查詢、館內數據庫信息數據檢索等知識,充分發揮電子信息資源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優勢,提高大學生的健康信息攝取能力。

3.充分利用網絡優勢,維護大學生心理健康

高科技的發展,使圖書館的服務手段更趨現代化。網絡的不斷發展,也為圖書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通過主頁,圖書館可以最新心理研究動態,針對高校各年級出現的普遍心理問題,在網頁上給出具體的疏導、解決的辦法,并時時刷新,供學生隨時點擊。開通心理健康熱線,利用網絡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沒有約束的環境下,學生,能更好地完全地敞開心扉,更能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當然,利用網絡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凈化網絡通道,加強“網風”、“網德”教育,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網絡道德,以便更好地發揮網絡的教育作用。

4.圖書館員應提高自身素質,增強“服務育人”意識

學校圖書館意識,在為廣大師生服務的同時,更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與技能。圖書館員應為師生服務,提供人與人、人與信息直接交流的自由空間。學生更喜歡教師兼朋友型的圖書館員,他們希望得到這樣的館員的幫助指導,愿意向這樣的館員傾訴學習和生活中的苦悶。所以,館員應該把“服務育人”的教育理念自覺運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去,提倡主動地、人性化地為師生服務。館員應以良好的形象,熱情、周到的服務,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優美、舒適的心理環境,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心靈得到凈化,人格得到升華。

5.強化館員素質,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館員是高校圖書館的靈魂,大學生在通過館藏資源獲取心理健康知識、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中,接觸最多的就是圖書館館員。館員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態、心理健康知識及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的服務,就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課本,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這也對館員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館員自身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能以積極向上的情緒感染學生。其次,館員需要具備豐富的心理健康知識,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和心理活動規律,并能運用這些知識去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使大學生的心智得到協調發展。

綜上所述,高校圖書館有豐富的知識和文獻資源,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只要我們充分利用,勇于開拓,圖書館將會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大鈞.關于學生心理素質研究的幾個問題[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2(3).

[2]袁貴仁.提高認識,狠抓落實,大力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N].中國教育報,2004-09-14.

[3]蘇海.論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J].高教文摘,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