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學心理化問題論文
時間:2022-10-19 10:26:00
導語:高中政治教學心理化問題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當前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新背景下,政治課教學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就必然要立足于學生學習的心理化。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都必須建立在心理科學的認知與行為活動的科學基礎上。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學心理化問題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心理化教學途徑
高中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有“五要素說”結構論,認為決定課堂教學質量的因素是:政治教師、學生、政治教材、教學手段、師生的道德心理氛圍”五大要素。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學,不難發現這樣一條“規律”,即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成敗、效益高低、價值的大小雖受制于各種原因,但它同教學師生的心理狀態密切聯系,不可分割,師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有益于思想政治教學取得成功,獲得高效益,取得最好效果。相反,師生存在不良的心理狀態常常是導致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失敗,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所以,政治課教學有一種心理化的發展趨勢。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這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是一些新的題材。在當前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新背景下,政治課教學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就必然要立足于學生學習的心理化。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都必須建立在心理科學的認知與行為活動的科學基礎上。
一、高中政治課教學面對的心理問題和政治課心理教育優勢
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曾主張教師要研究學生的本性,并提出“教學要心理化”,這在客觀上推動著教學心理化的發展。政治課教學與心理教育的內容較為接近,從歷史發展來說,心理學原本屬于哲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讓政治課教學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只有在政治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走心理化的途徑,才能更好地解決當前高中學生的心理問題,完善其心理品質,才能使政治教學更具吸引力,更有效果。有調查數據表明,當前高中學生中存在各種心理問題的學生的比重達21%,而這些心理問題的解決,光靠專職的心理輔導老師的教育是不行的,還必須充分利用政治學科教學的優勢,形成思想教育與心理教學有機統一的教育局面,通過挖掘政治課中多方面的心理教育資源,采用必要的心理知識和技能訓練,在政治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使學生得到良好的、潛移默化的、有的放矢的教育,從而較好的解決學生存在心理問題,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特別是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高中政治課教學走心理化的途徑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遞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勵人,沒用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氣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政治教學最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確立“合適”的學習目標。中學的政治課教學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顯性教學,決定著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的政治方向,這在素質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現在日常的政治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往往覺得上政治課沒意思,課堂上常常出現無精打采,上課看課外書籍,睡大覺等現象,這是政治課教學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用時事等生動事例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典型問題。如果政治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以心理科學的原理和方法為指導,實踐分層教學,分層評價,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就能起到增強學生學習政治課內容的動力,促使學生樂學愿學。從高中政治課教學走心理化的途徑上講,主要有以下途徑。
1.進行有針對性的學法指導途徑
學法指導是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學習態度和學習等多方面的指導。高中政治課教學經常開展學生的學習經驗交流活動,讓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復習、學會記筆記等,就能提高學習政治課內容的積極性。
2.創設寬松、民主、平等、和諧的班級學習心理環境的途徑
政治課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勇于發表意見,給學生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和舞臺。課堂上都運用表揚的心理需求原理對學生進行適時激勵,就能強化學習動機,運用期望激勵,就會使學生精神受鼓舞,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發揮情感心理效應的途徑
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感情,便沒有真理的追求?!碧K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塊土壤上。”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瀧澤武久用大量實驗結果證明,一旦學生對學習推動情感,思想、記憶等認識機能就會受到壓抑、阻礙。無論何等抽象的思維,沒有情感都不能進行。政治課教學,課程內容本身沒有多少吸引學生的地方,教師就應該讓教學過程成為一個師生情感流動的過程。課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師生就會精神振奮,獨特的感悟、別有情味的語言就會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就會掃除課堂學習中疲沓、厭倦的陰霾,引導學生投入情感、投入精力去學習。專情課程、激情課堂、幽默激起學生的喜愛,這是政治課教學心理的三步曲。
三、高中政治教學心理化對教師素質提出的要求
高水平的政治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備課上不會只注重于構思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在組織教學上不僅會敏感于學生知識理解掌握和成績的差異,在對學生的評價觀念上不會只認為成績優秀的就是“好學生”;而是將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視為是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過程,以飽滿的熱情投入課堂,運用嫻熟的藝術教學手段于課堂,有意識地應用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于教學活動之中,努力創造良好的心理氛圍,跨越心理誤區教學活動的組織。所以,高中政治教學心理化對教師素質提出的要求主要如下。
1.有廣博的知識修養。“學高為師”的古訓表現了對教師文化知識的要求,教師學識淵博,知識豐富,教學才能得心應手,引人入勝。作為一名高中政治教師,要想產生激情,合理的設置情境,離不開教師扎實精深的專業知識和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知識。旁征博引,見多識廣,思維敏捷,口才突出,是一名政治教師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素質。
2.有高度的責任感。敬業樂教是教師教育素質的基礎。政治教師必須確認教書育人是一項崇高而偉大的事業,在任何場合都體現出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在任何場合都體現出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擁有高度的工作熱情,熱愛自己的講授科目,盡到教師的天職。
3.具有良好的師德。具有良好的師德是教師產生激情的重要前提,師德的核心是師愛,師愛是人類復雜情感中高尚的結晶。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高尚情操美的體現。政治老師能否產生激情、樂于奉獻,熱愛學生,是政治課教學心理化的關鍵。
4.有良好的言語表達能力和幽默感。演講式授課方式要求教師是否具有良好的言語表達能力,演講式授課方式需要教師將有氣勢的語言,富于變換的語調,恰當的體態語言與政治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生動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這也是政治課教學心理化的主要要求。
總之,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高中政治課教學面臨嚴峻的挑戰。如果教學內容干巴無味,教學情境獨幕無趣,理論傳授空洞無物,那么必然導致學生聽課昏沉沒勁。所以,政治教學心理化對于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互動氛圍,激發學生樂學、好學、善學、巧學的積極心態,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上一篇:心理問題對特長教育影響分析論文
- 下一篇:優化環境和招商引資工作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