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教育環境培養良好心理論文
時間:2022-06-14 05:03:00
導語:優化教育環境培養良好心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健康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學習、生活、擇業和人際關系,培養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徑。職業教育作為學生學習技能和走向社會前的人生積累階段,對其將來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中等職業學校尤其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要讓學生學習一些必要的心理知識,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促使他們全面認識自己,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以便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培養滿意的心境,形成良好的個性,塑造完整的人格,始終保持熱情飽滿,樂觀向上的情緒。真正做到高高興興來校學習,健健康康走向社會,完完全全實現人生價值。下面,我就個人膚淺認識探討一下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
一、認識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一個宏觀概念,是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現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部分,是指一種持續的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況,在這種狀況下主體能做出良好的適應,能充分發揮身心潛能,而不僅是沒有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有兩層含義:一是沒有心理疾病。
2、重視心理衛生
心理衛生是對保障心理健康的各種措施和活動的總稱,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保障,心理健康是心理衛生的目的和結果。搞好心理衛生,有利于預防心理疾病,提高人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實踐活動的效率;有利于完善個性,搞好人際關系,增強群體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個人修養和文明素質。
二、心理教育的目標
1、認識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教育要使受教育者的心理達到健康的程度。心理教育,就是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知識和原理,對于受教育者的心理發揮積極的干預和影響,形成、維護和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隨著社會和教育的進步,人們已經普遍認識到受教育者的健康不止意味著有強健的身體,還必須包括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即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形成、維護和促進,需要多方面的條件,所以這一階段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優化育人環境
在心理教育中要善于優化所需要的育人環境,有意識地通過改善物質文化設施來凈化心理環境。這需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和諧校園,從而擁有良好的育人大環境,使全校師生潛移默化的受到文化環境的熏陶。和諧對優化心理環境至關重要,和諧的外部環境無時無刻不對心理產生著影響。學校對教室進行文化環境上的構建,是學生從要我學習轉變為我要學習的外部條件。
3、以宿舍為活動載體
寄宿制是中職學校的一大特點,學生有多一半的時間要在宿舍中度過,宿舍是培養、形成和維護學生良好心理的重要場所。如何讓同學們住宿如住家,既能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和親情,又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所有職業學校必須面臨的課題。所以職業學校要以宿舍為載體,大力倡導宿舍文化,把宿舍管理制度巧妙溶入宿舍文化中,使學生耳濡目染,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范。
三、心理健康的任務
1、教會學生克制激情
中等職業學生的情感又極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容易發生沖動、波動,有時會因一次小的成功而欣喜若狂,也會因一次小的失敗而心灰意冷;有時會為一點小事爭得面紅耳赤,也會為小的矛盾打的不可開交。這一切都說明了中職生的情緒、情感經常處于大起大落、彼消此漲的兩極狀態,而難以及時地用理智加以控制。解決這一矛盾,就要經常給學生做思想工作,幫助他們分析此時的心理狀態,用案例和事實說服教育他們,使他們學會用理智控制感情,遇事能不急不躁,冷靜處理。
2、擴大信息視野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信息交流日益頻繁,廣播、電影、電視、網絡等視聽工具被廣泛應用。學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耳聞目睹,見多識廣,視野開闊,認識空間得到極大拓展,從天文地理、世界風云、計算機、市場動態、名人傳聞到服裝、發型、流行歌曲等,他們都十分熱心好奇,并積極探究。但由于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未完全形成,對真善美、假惡丑的辨
別力、鑒別力還不強,加之客觀現實的錯綜復雜,因而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顯得偏狹,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出現認識的混亂。在這種情況下,一味的堵是不行的,年輕人就是要有大千世界,就要他們在實踐中成長。我們一方面給予學生廣闊天地,一方面又要有選擇的教育引導,讓學生通過分析、比較,提高正確篩選、吸收信息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3、融洽師生關系
中職學校不同于中學,老師常常跟著、象一個影子無處不在。而職業學校的班主任每周值一次班,平時去教室完全憑自己的責任心,任課老師更是上課來、下課走,為融洽師生關系,學校應建立師生定期交流的例會制度,拓寬師生心理溝通的途徑,要求班主任老師為每一個學生建立家長聯系卡,定期向家長報告學生的
進步,這樣的結果能讓學生體會老師對他們的關愛,既激發學生的進取心,也豐富了教師心理教育的經驗。
4、創造寬松心理環境
中職有其特殊的因素,除學習外,日常生活也在學校。每天起床、做操、上課、吃飯、寫作業,似乎安排得井井有條,又很充實。但刻板單調的生活與年輕人天真活潑的本性產生了巨大矛盾,學校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學生的行為往往受到嚴格的限制。"因而要努力減少不必要的規定,給學生自由表現的機會,這有益于激活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得以生動活潑的發展。
總的來說,職業教育就是全面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就業能力。未來的人才應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不僅是整個素質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是其他素質的基礎和載體。因此,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必須培養學生優良的心理素質。中等職業學校不斷優化學校教育教學環境,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是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精神實質的重要環節,是推進和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跨世紀人才的有效途徑。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引起廣大職業學校的高度重視。
- 上一篇:國土局干部培訓教育工作計劃
- 下一篇:信用社財務工作計劃范文
精品范文
9優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