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新生抑郁情緒問題透析

時間:2022-03-25 03:39:00

導語:高職新生抑郁情緒問題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新生抑郁情緒問題透析

摘要:目的研究目前高職院校新生抑郁情緒的狀況及其與心理控制源、自信的關系。方法選取某高職院校自愿參加研究的一年級學生,以合格研究對象596人,其中,男生159人,女生440人為被試。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心理控制源量表(ANSIE)和個人評價問卷(PEI)。結果高職新生抑郁水平總的異常率為29.5%;抑郁與內外心理控制源呈正相關,與自信水平呈負相關;不同自信水平分組和心理控制源分組的抑郁水平差異有顯著性(P<0.05);心理控制源、自信水平影響個體的抑郁水平。結論心理控制源、自信水平是影響個體的抑郁情緒的重要因素,其中,高外控、低自信更容易誘發抑郁情緒。

關鍵詞:高職院校新生抑郁心理控制源自信水平

抑郁是一種心境異常低落、不愉快的負性情緒狀態,個體長期處于抑郁狀態,會導致心理障礙的發生[1],有資料表明,抑郁已成為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和學習的最重要的心理障礙之一[2]。高職新生是大學生的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社會的不理解、學業不理想、就業壓力大等諸多影響使得他們的情緒長期處于相對消極的狀態,其中,抑郁情緒已經成為影響其心理健康的普遍因素之一,然而目前關于高職新生抑郁狀況的研究仍然較為少見。本研究就高職新生的抑郁情緒現狀和心理控制源、自信水平狀況做出調查,旨在了解高職院校新生的抑郁情緒現狀及其與心理控制源、自信的關系,進而為高職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出一些的建議和參考。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

選取某高職院校自愿參加研究的一年級學生,合格對象596人,其中,男生159人,女生440人。

2、測試方法

2.1問卷調查:成人Nowicki-Strickland內—外控制量表(ANSIE),主要反映個體的控制感傾向,得分越低,越傾向內控,得分越高,越傾向外控;自信水平問卷(PEI),Shrauger(1990)編制,測驗內容為自信程度。該量表由54個條目組成,包括6個維度目,從6個方面考察被試者的自信水平,采用1~4分的4評分,總分值越大表示自信程度越高;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由WilliamW.K.Zung于1965年編制.為自評量表,20條目組成,按1-4級評分。評定抑郁程度用抑郁嚴重度指數,抑郁嚴重度指數=各題目得分之和/80(最高分),指數范圍0.25-1.0。抑郁程度的劃定:小于0.5分為無抑郁癥狀,0.5-0.59分為輕度抑郁,0.6-0.69分為中至重度抑郁,大于0.7分為重度抑郁。

2.2統計方法: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一般性描述統計、相關分析、非參數檢驗、多元逐步回歸統計分析。

二、結果

1、抑郁量表評估結果及分析

在參與調查的596名大學生中,抑郁水平為正常的學生占70.5%,抑郁水平總的異常率29.5%,重度抑郁的學生為2.5%。高職院校新生抑郁水平評分指數的均值為0.45±0.14,總體屬于無抑郁和輕度抑郁狀態。

2、抑郁情緒與內外心理控制源、自信水平的簡相關分析

對抑郁評分指標與內外心理控制源得分及自信水平的簡單相關分析顯示:抑郁與內外心理控制源和自信水平均存在顯著相關(P<0.01),其中,抑郁與內外心理控制源呈正相關,與自信水平呈負相關。

3、不同自信水平、心理控制源分組對抑郁評分水平的影響

為了更好地了解心理控制源、自信水平對個體抑郁水平的影響,本研究分別根據被試心理控制源量表和個人評價問卷總分分布的兩邊各取27%的分組方法將被試分成心理控制源的外控組和內控組以及個人評價問卷的高分組和低分組,對不同分組的抑郁水平差異性檢驗結果顯示:心理控制源和自信水平均與抑郁關系密切。就心理控制源而言,外控組抑郁水平要高于內控組,差異在=0.01水平上達到顯著水平;而自信水平的高分組抑郁水平低于自信水平低分組,且差異在=0.01水平上達到顯著性。

4、影響抑郁評分的多元逐步回歸

以抑郁評分為因變量,內外心理控制源、自信水平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入選水準為0.15,剔除水準為0.20,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內外心理控制源、自信水平均進入回歸方程,內外心理控制源對抑郁評分為正性影響,自信水平得分對抑郁評分為負性影響。

三、討論

1、對抑郁量表評估結果的

抑郁是大學生活中較為普遍而又嚴重的心理問題之一,高職生比大學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和考驗,有文獻指出,抑郁已成為高職新生心理問題最為嚴重的方面[3]。在于千等人的報道中顯示,高職新生抑郁檢出率為32.9%。本次研究用SDS量表測評得,抑郁檢出率為29.5%,其中輕度、中度、重度抑郁分別占19.8%、7.2%、2.5%,該結果與國內其他同類研究的檢出率基本接近。

2、抑郁情緒與心理控制源的關系

本研究結果顯示,心理控制源與抑郁評分指標顯著正相關,內控組和外控組的抑郁在=0.01水平上差異有顯著性,外控組的抑郁水平高于內控組的抑郁水平,且心理控制源能解釋抑郁評分的11%的變異量,內外心理控制源對抑郁評分為負性影響,這說明了內外心理控制源與抑郁評分的關系密切。這可能是因為心理控制源外控者比內控者更傾向于認為事情的結局不由個人控制,在面對外界刺激時更易產生消極的預期,因而處理問題時較為消極和被動[4],從而難于應付緊張的生活環境、巨大的學習壓力和應激性事件等[5],更易產生無望和無助,進而引發抑郁情緒。

3、抑郁情緒與自信的關系

本研究結果顯示,自信水平與抑郁評分指標顯著負相關,不同自信水平分組的抑郁水平差異有顯著性,且自信能解釋抑郁評分的10%的變異量,自信對抑郁評分為負性影響。這可能是因為高自信的人比低自信者更會為自己設定更高的目標,并更多地為實現該目標付出不懈的努力。此外,在完成指向目標的行為中,自信的高低還會影響人們的情緒反應[6]。高自信人,持續追求高目標常與積極的情緒反應相聯系,而無自信及對目標的放棄則常導致沮喪、自責、自卑[6]、抑郁等消極情緒。

綜上所述,高職新生的抑郁情緒受其心理控制源傾向和自信水平的影響。本研究結果也說明了心理控制源、自信會影響個體的抑郁情緒,對抑郁情緒具有較好的預測力,由此提示我們在高職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通過調整高職生的心理控制源,增強其自信水平,不僅可以改善或減少學生的抑郁情緒,而且對于高職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EHWnog,DJWiest.Adolescentdepression:Linkstoacademiccopingandperceivedautonomysuppor[J].Education,1999,119(4):668.

[2]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學生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1,4:26-32.

[3]修新路.高職學生心理問題現狀及輔導策略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05,(21):35-36.

[4]FolkmanS.Personalcontrolandstressandcopingprocess-e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4,46:839-852.

[5]李東陽,朱紅.心理控制源、負性自動思維與大學生抑郁情緒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使用中西醫雜志,2006,19(24):2917.

[6]鐘慧,李鳴.心理控制源與抑郁[J].心理科學,2004,27(1):17l-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