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高中英語課堂中教學逆反心理的消除及對策
時間:2022-04-12 02:47:00
導語:透析高中英語課堂中教學逆反心理的消除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通過分析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揭示了高中英語教學在應試教育下普遍存在問題,并提出了解決這些心理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問題的相應措施。
在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高中課堂教學往往都“以教師為中心”,這種教學方法導致教師對學生統得過死,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填鴨式”灌輸,師生間很難談得上在求知上相互影響、相互啟發和探索,學生更談不上發展自己個性。許多學生養成了學習上“觀望、等待、依賴”習慣,學習英語不主動、思維不活躍,不善于積累和歸納新舊知識,不善于把新舊知識有機地聯系和串連起來,而把原本有系統、有連貫東西割裂開來。因此,學了新內容忘了舊知識,造成新舊知識脫節。教師如不正視這種現狀、不正確處理好教學進度,學生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1、離中英語課程教學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原因分析
1.1教師方面的原因
教師教授方法陳舊、單一,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傳統“照本宣科”式教學方法,常常把有限的課堂時間大部或全部用于中文解釋、語法結構及考查學生上,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和發展。新教材提供了大量閱讀材料,為教師拓展學生思維和培養閱讀能力創造良好環境然,而教師仍注重知識傳授卻無視能力培養。在課文閱讀材料較多的情況下,教學課時就顯得不夠,為了應付考試,教師只好把兩節課任務拼作一節課來完成,學生難以消化,久而久之必然會使學生對英語失去信心,厭煩心理也就愈積愈重。其次,少數教師任教時間久了,對教師職業缺乏熱情,平時不認真備課和鉆研教材教法,把工作當作一種重復工作,處于應付、敷衍狀態,不善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善于激發學習興趣,不把握教學進度,前松后緊使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消極狀態。
1.2學生方面的原因
高中生常常來自多所不同初中,因此學生英語學習基礎與能力差異,都可能很大程度的導致英語學習困難。盡管到了高中,學生們滿懷希望要學好英語,但學生們在學習中遇到接踵而來不同層次的困難和問題,漸漸挫傷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相當數量的學生開始動搖了學習英語決心,喪失了自信心,產生了明顯心理抑制障礙。具體表現為: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及時復習,在學新課時對要學習內容、重點、難點和所要達到的目的心中無數,對教師提問答非所問,拖慢了課堂教學節奏,課內時間利用率低、效率差。在這樣情況下,教師加快進度學生就受不了,有些學生甚至反感,這種不良情緒導致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1.3階段測試與教學不相一致的原因
英語階段測試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在某一階段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和找出他們在具體項目上的困難,同時借此檢查教師講授和學生學習效果,從而改進教學。可以說教學進度快慢在很大程度上依據學生英語學習實際水平來決定,因此測試內容應與階段教學內容保持一致,反之教學可能陷入困境。
2.1平衡考試與素質教育的關系
素質教育并不否定考試與升學,它只要改變應試教育以升學、應試為目標,以少數學生為對象,以掌握知識、提高成績為重點,以封閉式管理為手段,以分數和升學率為評價學校唯一標準諸多弊端。而且,考試作為學校教學管理重要環節,它既對學生學業成功度考察,也對教師執教效果檢驗,對教學過程評價實施素質教育同樣離不開考試,否則我們就無法檢測教學效果,無法及時地發現教學過程當中缺陷和不足,導致教學盲目性。因此,素質教育絕不會取消考試或完全改變考試這一方式,只要我們掌握好考試尺度、注意控制考試頻率和容量,不斷改進考試方法,不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唯一標準,那么考試就不會有弊而有利,考試就不會阻礙素質教育。
2.2教師的教學觀念需要轉變
教師要主動學習、接受現代化教育,要學習現代教育學、語言學、心理學最新成果,積極鉆研教材教法,并把它們運用到教學中去,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現代化教育者。其次,教師要明確其任務不僅是傳授現代化所需要的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能力,使學生有現代化科學思維和素質。另外,教師要解放思想,開擴視野,善于學習勇于創新,要把時間讓給學生練習,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技能訓練、開發學生智力,以適應未來社會需要。同時,教師要采取多種辦法,使學生一貫保持高度學習積極性,并對學生學習方法給予正確指導,認真備好每一節課,避免趕進度而引起學生反感,發現學生掉隊要及時進行幫助、補課,讓所有學生都跟上教學進度。
2.3學生學習英語態度需要端正
學生英語學習的好壞自然有教師指導的作用,但最重要的還是學生主體作用。根據辯證法觀點: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而內因起決定性作用,所以學生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要定時復習和預習,上課集中注意力,使個人思維活動與整個教學過程同步,并科學運用循環記憶、情景想象、綜合性聽和讀、聯想性說和寫、五官并用、心口一致等。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首先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感,有意識地培養英語學習興趣,克服惰性勤于思考;克服依賴學習要積極、主動、熱情;克服畏難情緒,逐步樹立學習英語信心。要知道學習英語要持之以恒,最終自然會覺得學英語也沒那么難了。其次要明確自己學習英語的目標和需要,制定簡單的學習計劃,把握學習主要內容,注意了解自己學習英語進步與不足,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并與教師和同學交流學習體會,積極參與課內外英語學習活動,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
2.4需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要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合作師生關系,用教師的愛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對學習的熱愛。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爭取更多機會學習和交流,建立感情。對教師產生親切感,師生關系自然而然地融洽起來,促進了學生們在上英語課時的熱情。其次要建立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普通中學更要求教師不要過分嚴肅,應盡力減少學生緊張和焦慮程度,促進學生愉快地積極參與英語學習。心理學研究證明:輕松愉快學習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性和潛能,從而增強記憶效果加強掌握運用外語能力。
2.5階段測試目標與效果需要考量
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研究題型,結合階段所學內容,精心挑選閱讀材料,有材料要進行改寫才用作階段測試題。這樣,大部分學生均通過考試,才能反映出他們的真實學習水平,他們學習英語才能更有目標,更有信心。而那些稍差的學生,在教師指點和鼓勵下,也大有要趕上或超過上一個層次同學的勁頭。因此,教師出題時根據學生水平盡量不出得太難,應圍繞課文內容及練習題針對性地考查學生應掌握的知識技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展縣其所學,讓他們找回興趣,也就鼓起了進一步求成功學習的愿望。
- 上一篇:西部地方債券發行分析
- 下一篇:國債市場功能與利率擴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