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焦慮心理原因及消除策略探索

時間:2022-06-22 10:44:00

導語:數學焦慮心理原因及消除策略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焦慮心理原因及消除策略探索

數學焦慮心理學家及教育學家關注了近半個世紀的研究課題,心理學家從臨床的觀點把焦慮反應看作是帶有不愉快色調的正常的適應行為,而數學焦慮是一種特殊的學科焦慮,是個體由于預感到數學學習目標受挫,或者對克服學習障礙無能為力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變化、行為表現及心理體驗。來自美國克利弗蘭大學的心理學家馬克-阿什克拉夫特博士指出,他在研究中發現了一種名為“數學焦慮綜合癥”的疾病。他說,有時只是進行一次簡單的數學計算也會導致一直身體非常健康的人突然間產生極度恐懼的反應,從而引發這種疾病。阿什克拉夫特博士表示,患有這種綜合癥的病人往往在被迫進行數字計算時會感到血壓驟然升高,心跳加速而且記憶力減退。他認為,上述疾病的患者在進行數學計算時由于將過多的精力浪費在了擔心和恐懼方面,所以反倒沒有時間和精力來思考答案。而無法與他人一樣計算出結果,這更加劇了他們的恐懼感。總之,數學焦慮是一種消極的認知、消極的情緒,包括的內容很廣,焦慮可能是數字、代數運算、幾何證明、家長的懲罰、教師的批評、統計知識的欠缺等。

一、數學焦慮心理的成因分析

1、數學學科的特點。數學是中小學最重要的學科之一,但也是最困難的學科之一,由于數學的嚴謹性、抽象性等,使一部分學生產生特殊的情感體驗:對數學的恐懼感,伴隨的就是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焦慮情緒。在對數學的基本認識上,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越來越感到數學是難的,成績欠佳的同學更有此感覺。對數學的喜歡程度初中學生達到70%以上,而到高中減少到只有一半甚至高三僅僅38.8%的同學喜歡數學。在明確表示不喜歡的學生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因為數學太難,繁瑣枯燥,覺得與實際聯系不大,學了沒多大用。還有的學得不好,沒有信心,甚至對自己的大腦水平、智力產生懷疑,從而懼怕和躲避數學。一部分學生害怕記數學公式,對證明題嚴格的推理過程感到頭疼;常常在做題時咬筆尖,在草稿紙上胡寫亂畫,或呈抓耳撓腮狀;對數學考試更是感到恐懼。

2、學生的個性特點。狹隘的數學觀和學習目的使學生看不到數學在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功能,重要數學思想方法的欠缺使之認為,數學只是枯燥乏味的公式和結論的堆積,數學認識活動也只是沒完沒了的繁雜的計算和煩瑣的論證。因此,他們大多數只把“升學”作為自己學習數學的唯一動力。不正確的數學觀,不持續的學習動力往往導致學生不正確的數學學習態度和行為:對數學概念、公式、定理的死記硬背,在數學問題解決中盲目套題型,湊答案,以解題為目的,不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探討等,學習數學的方法主要是靠“記憶”而不是對問題的“理解”。有些學生認為數學是容易的(成績好的學生更是如此),而成績欠佳的同學多數感到數學是困難的,是一門運算繁瑣,枯燥無聊的學科,甚至認為數學可以區分聰明與否。越往高年級,特別是畢業班的學生也更容易產生這種畏難情緒。學習心理學的相關研究表明,這一部分學生存在數學焦慮.數學焦慮普遍被認為是一種消極的認知、消極的情緒.它對數學成績一定具有負面影響,應該徹底消除

3、其他方面。教師的個性、教數學的方式、班風、校風,其中數學課的教授方式比數學課本身更易引起數學焦慮,大多數數學焦慮來自于數學教師和數學教學方法:如教師對差生的蔑視態度、對女生學數學沒有信心、偏好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等。

三、消除數學焦慮心理的途徑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幫助學生分析焦慮的真正根源,有的放矢,如對數學學習有高度焦慮感的學生因為有很強的學習動機,迫切希望在短時期內提高學習成績,常常過高估計數學材料的困難,擔心自己不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于是他們總是處在“備戰”狀態,精神過于緊張,對學習產生較多的負面影響.如果一個參加考試的學生處于高度焦慮狀態,就可能會將試題看錯或作錯誤解釋,也許還會忘記重要內容,這樣答出的試卷就不能反映出他的真實水平。高數學焦慮的學生,當他們在學習數學時,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教師給予適當的教學或鼓勵,相信可以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數學成就的提升將指日可待。

中度焦慮的學生因為神經系統處于平衡狀態,情緒保持平穩,注意力集中、持久、記憶和思維的效果好,并且有較好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學習效率較高.所以適度的焦慮能成為個體行為的驅動源,它能給人一定的壓力,使主體通過自我意識去主動尋找更有效的方式來解決當前帶來焦慮的問題.為了促進數學學習,使學生保持中度的焦慮水平是必需的。

對數學學習低度焦慮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不夠興奮,對數學成績采取漠不關心的態度。從調查研究來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學生的焦慮過度而不是焦慮過低。

為消除學生對數學的神秘感和恐懼感,幫助學生建立信心,教師在教學中,應全面了解學困生的情感世界,正確對待其缺陷,尤其保護他們脆弱的心理,加強情感修養,不講過激的、傷害其自尊的話,盡量以鼓勵為主,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即使暫時沒有起色,也要用溫暖的話語激勵他們:“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一時的失誤沒什么了不起。”在日常教學中,應向學生傳授:數學是生動的、有趣的,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多鼓勵少批評,賞識教育使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