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時間:2022-03-16 04:50:42
導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營造民主、和諧、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氛圍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育是一種感化人心的工作。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熱愛學生,要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肯定學生的優點,敞開心扉接納學生,讓學生信任老師。班主任要研究學生、改變自己。研究學生即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個性差異、心理變化、人際關系等,這是老師和學生相處的基礎;教師要結合自身情況不斷更新工作觀念,加強自身修養,加強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知識的擴充。尤其要了解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留守農村給中職生帶來的問題和困惑,積極尋求對策。要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構建和諧友愛的生生關系
班集體中同學們的關系是否和睦、友愛,關系著整個班集體的班風和學風,關系著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構建和諧友愛的生生關系,班主任不僅要善于正面引導,發現好人好事積極肯定、正面表揚,還要善于觀察,發現不利于班級團結和友好的事情要暗地調解,及時化解。一個積極健康、團結向上的班級氛圍對熏陶學生的情感也很重要。所以,應重視注重班級文化的構建,比如,在教室里張貼名人名言,老師和學生的書畫作業展等,對于表現好的同學的作品和言行,要及時給與肯定和鼓勵。在班干部的任用上,可以實行輪流值日制,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既可以增強班級集體意識,也可以促進同學們之間的相互理解,又可以鍛煉他們的組織和管理能力,促進學生們健康、全面發展。正確合理的評價機制對班級文化、班級人際關系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學生的綜合評價,不應僅僅注重學習成績,也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自己身邊同學的優點和長處,肯定他們,學習他們。
(三)不斷向班級注入正能量
利用班會、板報欄、閱讀角等形式把名人傳記、正面新聞、身邊平凡人物充滿正能量的事跡傳遞給學生們。中職生階段的學生,有過一次中考的人生經歷,加上很大一部分學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容易出現以偏概全、思維偏激的情況,很容易只打開一扇門就以為看透了全世界,班主任要多舉一些正能量的例子或者多開展一些積極向上的活動來糾正他們的觀念偏差。
二、開展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提升自信心,拓展人際關系
中職生大部分還處在14~18歲這個年齡段,認知旺盛。但基礎教育階段的失利讓他們對單純的說教有一種抵觸心理,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則可以調動他們的各種感官,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們認知的發展。學生的個性品質、興趣愛好,在集體活動中能得到表現,也在活動中得到鞏固、發展和調整。性格內向的學生,有的由于在多次活動中獲得滿意的角色而積極參與,其智慧和特長得到發揮,變得活潑、開朗,喜歡與別人交往;而有熱情但欠踏實的學生,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承擔較復雜任務,鍛煉得比較冷靜、實在。通過集體活動,有特長的同學則可以鞏固自己的特長、提升自信心。通過各種活動,同學們之間可以增進了解、拓展人脈、鞏固友誼,有助于同學們正確認識自我和了解他人。
三、利用主題班會介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進行正面滲透
班會是對學生進行教育和開展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針對班集體在一定時期或者特定團體出現的問題,可設定相關主題的班會進行引導。開展心理健康方面的主題班會可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們健康成長
班會是自己班同學討論自己班學生的問題,形式可以靈活多變。善于表達的同學可以當面表達,不善于表達或者不方便當面表達的可以寫成紙條或匿名信,班會上收集討論。班主任對搜集的素材正面引導,介紹相關知識,循循善誘,同學們共同幫助出主意。一堂豐富生動的心理主題班會可以給學生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課堂教學難以起到的作用。
(二)提高學生們認識問題的能力,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主題班會上學生是主體,班主任主要是引導作用,這種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召開班會對學生的創造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也是一種鍛煉和提高,學生們不僅在知識上、心理上有了一個層次的提高,在組織協調能力上也是一種提高,學生們的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進取的精神會不斷加強。所以,主題班會可以促進學生們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班會還可以采用團體心理輔導的形式,有資質的班主任可以利用這方面的優勢進行團體心理輔導,也可以邀請有資質的心理咨詢師來具體操作。團體心理輔導可以實現心理輔導的最大化、全員化,可以防止中職生產生不健康心理問題。
四、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和溝通,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的雙向通道
家庭教育是啟蒙教育,也是終身教育,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子女的成長至關重要。但中職生家庭的實際情況是有的為獨生子女家庭,溺愛成風,有的是離異家庭或父母不和,有的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在家跟著老人生活,老人疏于管教或無從管教,家庭教育均面臨或多或少的缺失或偏離。種種問題需要班主任老師多做工作。一方面,對學生進行個體輔導,多關心,多接納,多引導。對個別嚴重心理障礙或心理困擾的,有必要介紹到學校心理咨詢室邀請有資質的心理咨詢師進行輔導;另一方面,也要及時有效地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把了解的情況、心中的想法告訴班主任,班主任則把學校的教育理念傳導給家長,適時引導家長,爭取家長的配合。班主任有效地開發和利用學生家長這一教育資源,實際上就是充分利用家長教育子女的優勢,從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對學生進行關心和教育,與家長共建和諧班集體。
總之,教育工作是沒有止境的,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班級管理中的內容還有很多,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學校、班主任、班集體、任課老師、家長等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共同促進學生心理全面、和諧、健康發展。
作者:文藝平單位:平頂山市財經學校
- 上一篇:黨員剖析材料專題10篇
- 下一篇:群眾路線剖析材料專題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