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優化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時間:2022-03-10 03:05:38
導語:信息技術優化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健康教育對人才成長的作用和影響已得到較為普遍的關注和重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教育改革中尤為重要的一方面,它在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方面的作用日趨明顯。而以多媒體和網絡為主的現代信息技術,更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們關注和選擇的焦點。初中階段是學生從幼稚到成熟的轉折時期,但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一些學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與行為障礙,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是中學素質教育的必要和重要內容。從目前農村中學教育現狀來說,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是荒蕪的土地,這讓我深深認識到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和艱巨性。
一、中學生心理現狀及成因
1.中學生心理現狀
生活環境的改變和學習方面的壓力,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大部分學生感到學業負擔重,學習壓力大,存在厭學、逃學現象;一部分學生心里感到自卑,焦慮,有不同程度的孤獨感,抑郁,情緒波動大;有的學生由于缺少家庭監管,沉迷網絡,這些學生人際關系緊張,較少參加課外活動。
2.心理成因
(1)社會因素。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網絡環境已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生活。它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都帶來了方便,也提高了效率,但是網絡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給部分中學生帶來了較多的煩惱。尤其是校園周邊環境的不協調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一些網吧、電游室經營者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不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變著法吸引青少年。他們沉浸于虛擬世界、網游中不能自拔。這些學生學習成績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甚至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與行為障礙。(2)學校因素。學生在進入中學后一直處于緊張的(應試)教育環境,很多學校心理健康課和素質教育課過于形式化,因此不能得到教師和學生的足夠重視。在我校,由于大班額情況,師生交流較少,過分重視成才教育,忽視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培養。(3)自身因素。初中階段是學生從幼稚到成熟的轉折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心理生理開始趨向成熟。青春期的他們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情緒情感,心理活動越發活躍,面臨學習壓力和生活困境時,容易沖動,逃避,自責,易喪失自信心。尤其是那些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監管,不良環境的影響使他們缺乏自制力,性格上更加叛逆。(4)家庭問題。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對人的成長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家庭環境、教育模式、、家庭的不完整,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子女交給親人監管,父母與子女之間缺少正常的溝通,造成青少年自私、任性、孤僻專橫的性格,因此人際關系更緊張。
二、優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優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可以多種多樣,我們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使用,注意發揮各種方式和途徑綜合作用,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利用校園網開設“心理健康知識”欄目對初中生而言,心理健康知識較貧乏。有些學生對自己的心理問題及不良行為不能正確認識,這種盲目錯誤的認識就需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而信息技術具有及時性,靈活性,資源共享性和隱蔽性的優勢。避免了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因此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輔導更具意義。可以為不同的對象提供他們需要的信息.例如:在線論壇、網絡課堂等都可為學生提供青少年心理健康常識,包括中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常見的心理困擾及其解決方法等。學生對一些敏感問題如與父母溝通的問題,與教師之間的問題,對社會生活的困擾,都可與老師進行在線交流。其次,加強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為教師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知識和最新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動態,培訓信息,為教師創造一個理論學習空間,這樣更有利于專業教師的成長,提高課堂效率。
2.加強家庭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完成是不夠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家庭教育才是主要的。現在的家長大多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身體健康十分關注,卻忽視了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加之現在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因此,學校、家長應該合力重視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家長學校,家長節假日等多種途徑,向家長多提建議,指導家長開展中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在家庭教育中嚴格控制學生的上網時間,要求家長監督學生安全上網,屏蔽不良網站。努力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多讓子女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干力所能及家務活,使其身心健康成長。
3.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社會是一個大教育場地,其環境的改善對青少年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社會各方面應重視對青少年學生的教育,加強對其正確的引導,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學校、家庭可與公安、關工委、工商等部門進行密切聯系與配合,呼吁他們對不良的娛樂場所、設施,積極查處,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網吧,一有發現及時舉報。嚴懲“傷風敗俗”的不良現象,為下一代的成長盡心盡力。
4.積極引導,樹立理想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自信意志是他們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廣大教師特別是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更應該加強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板報、演講等多種方式和途徑,讓學生從古今中外,身邊周圍的許多鮮活的事件中感悟到人生的價值和信念的寶貴。這樣才能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樹立遠大理想。
總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給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優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環境,豐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策略,具有初步的實效性。“但路漫漫其修遠兮”,今后我們要持之心恒,讓教師在現代化信息技術課程中享受專業成長的幸福,讓我們的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素養,實現全面發展。
作者:柳曉霞 單位:甘肅莊浪縣水洛中學
- 上一篇:遠程教育模式下教師的角色轉變
- 下一篇:在分子生物學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