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時間:2022-10-18 10:24:10

導語:繪畫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繪畫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摘要:文章從繪畫療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入手,著重分析了繪畫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應用策略,并提出了繪畫療法應用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繪畫療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傳統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滿足大學生的需要,必須有所創新。實踐證明,繪畫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繪畫療法———打開大學生心門的有效工具

很多學生有著較強的防御心理,不愿直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部分學生言語無條理,自己也無法理清思緒,處于一種心理混亂狀態。但學生不會拒絕繪畫,這種方式,學生降低了心理防御,打開了交流的大門。概括地說,繪畫能把抽象的活動或培訓主題變得直觀、具體;繪畫能繞過防御心理,深入地揭示主題,激發人們的潛意識;繪畫比語言有更強的表現力;繪畫能創造輕松愉快的培訓氛圍;“繪畫是一項創造性的活動,任何創造性活動都有利于個體的成長和保持心理的健康[1]。”繪畫療法對處于人生發展關鍵時刻,對自我發展、社會交往、情緒管理等有極大渴望但又需要指導和幫助的大學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2]。

二、繪畫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實際應用

(一)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中應用繪畫療法。高校有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心理電影賞析、心理劇比賽、心理漫畫比賽、團體心理輔導、心智拓展運動會等宣傳教育和主題校園文化活動[3]。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中應用繪畫療法需要創設獨立、封閉的環境,例如,在某一特定區域中裝扮出五彩繽紛的繪畫專區,準備繪畫工具,讓學生以輕松愉悅的心態參加活動。(二)在個體心理咨詢中應用繪畫療法。有些來訪學生表達不清或不愿直接表達自己真實的心境,這時就可借助繪畫方式來幫助來訪者了解自己。來訪者與咨詢師在關于畫面場景的對話中找到了心理問題的癥結,以及解決方法。圖1自由繪畫《電影沙灘排球》以一幅無主題自由畫《電影沙灘排球》為例:來訪者是一位大一的男學生,自述畫的是一個像電影院的場景,舞臺上演的是兩個人在進行沙灘排球比賽,下面是觀眾席,但是沒有觀眾。咨詢師:舞臺上那兩個人比賽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來訪者:不好啊,沒人看,沒有力量,沒有拼搏勁兒,覺得挺孤單的。(說著說著眼中含著淚花)咨詢師:那這兩個人怎么樣才能讓自己有力量,不孤單呢?來訪者:就是下面有人看唄!咨詢師:怎么樣能做到呢?來訪者:可以把門窗打開,讓更多的人進來,我也可以輕松了!(說完笑了!)當然,在個體咨詢中,根據來訪者不同的求助問題,咨詢師可以選擇自畫像、房、樹、人等命題作畫或者無主題作畫的方式投射出來訪者的心境,以解決實際問題。(三)在團體心理輔導中應用繪畫療法。將繪畫工具應用在團體心理輔導中,可以讓所有人在享受作畫過程、分享作畫感受的過程中建立輕松的氛圍,從而有效緩解成員的不良情緒,改善不良行為。在團體形成的不同階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動形式。初期階段,可以通過自畫像的形式了解每個團隊成員,以便大家在短時間內了解真實的自我,較快地消除或減少防御心理,建立相互信任的氛圍;中期階段,可以讓全體成員共同完成一幅畫,使成員清楚自己在團隊中的定位、角色;后期階段,可以讓成員共同完成團隊的愿景圖,以鞏固團體療效。

三、繪畫療法應用中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應注重作畫者本人的解讀。當一幅畫呈現在我們眼前時,指導者可以根據標準化對畫做出評估,同時,不能忽略大量的個性化信息,同一作品在不同人看來有不同的維度和不同的含義,指導者不要試圖將自己的解讀強行賦予當事人,一定要聽當事人的解讀。(二)不是所有細節都需要解釋。有的畫面信息量相當豐富,有的卻寥寥幾筆,但不論繁簡,都需要指導者找到畫面上提示的最關鍵的一個或幾個點,它可能是筆調濃重的地方,可能是不合常理的地方,也可能是相沖突的地方……如果事無巨細地分析,很容易將指導者的想法投射給對方,甚至會讓對方厭煩而失去信任。(三)指導者的討論和積極引導重于直接給出答案。作畫者一般出于好奇很想聽指導者的分析結果,但那樣很容易導致指導者將自己的想法投射給對方,一個好的咨詢,指導者一定是在與作畫者不斷探討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對方澄清心中困惑的。所以,指導者不要根據繪畫內容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和作畫者共同討論畫,以及由畫所想到的內容。

總之,繪畫療法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其他言語和活動無法替代的優勢,將其用于輔助治療,不受語言、年齡、認知能力的限制,也不受地點和環境的限制。因此,高校要根據大學生需求恰當的應用繪畫療法,才能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作者:王楠 單位:遼寧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陳侃.繪畫心理測驗與心理分析[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4-25.

[2]蔡寶鴻.繪畫自我分析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07(29):22.

[3]嚴文華.心理畫外音[M].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09: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