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的價值取向

時間:2022-03-07 10:10:17

導語: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的價值取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的價值取向

[摘要]鋼琴課程是我國師范教育中學前教育的主要課程之一,鋼琴課程教學中在提升學生彈奏技能的同時還要注意文化的取向問題,本文就示范高校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對變革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價值取向進行討論。

[關鍵詞]高校教育;現狀分析;鋼琴課程;價值取向

學期教育專業是我國幼兒教師的搖籃,該專業的教學也要符合時代的發展。在鋼琴課程的教學改革中需要將課程的文化價值取向考慮在內。學前教育中鋼琴教學的價值主要反映在其文化的定位,鋼琴課程的文化內涵等。

一、高校音樂教育現狀分析

我國高校音樂課程設置主要是沿襲了歐洲傳統音樂文化的課程,主要的內容包括基本樂理、聲樂、鋼琴等。從高校學前教育的專業的鋼琴教材、課程設置、定位、課程教授方式的整體觀察,很容易看出,鋼琴教學比較重視“技巧”而忽視“文化”,因此該課程可以被定位為技能型課程。除了在價值取向上的問題外,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的鋼琴教學仍舊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有音樂技能課程的設置方面,課程的學科設置沒有將相關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實現很好地銜接;音樂課程十分單一,沒有開展良好的音樂拓展等。高校對學前教育中的諸多問題逐漸開始重視,教育部門也開始實施相應的教學改革。下面我們針對教學改革中價值取向的變化進行簡單的分析。

二、學前教育鋼琴課程的價值取向要滿足當前學前教育的新課改

自21世紀后世界多元化的音樂教育現實影響了基礎音樂教育改革,隨后出現在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教育課改中。基礎音樂教育課程的“課程性質”中提到:學生在對中國傳統音樂產生認識和了解后,對我國傳統民族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愛上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和音樂。學生通過了解國外其他形式的音樂開拓自己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審美,在對不同國家豐富多元的文化了解后實現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2]針對以上的要求,在鋼琴教學中要相應地引入我國民歌、民樂、少數民族音樂等。并且要在音樂的學習中結合音樂文化的學習,介紹關于中國和世界各國的音樂。通過音樂欣賞課程的開設,從歷史、美學、文學等多個角度,多元化地對音樂知識進行延伸和拓展,學生在理解多樣化的音樂文化背景中更深刻地認識音樂作品,全面性地學習世界各地的音樂。此外還要強調文化在幼兒教學改革中的重要性。幼兒文化的教育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教育家和學前教育界比較關注的問題,文化是幼兒教育階段的重要基礎之一。因此高等師范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作為培養幼師的搖籃更要加強課程的文化價值取向,更好地適應學前教育新課改的要求。

三、鋼琴課程的價值取向要適應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鋼琴課程教學融合了知識、技能、藝術和實踐,實現了學生各方面的培養,很好地幫助學生提高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學生在鋼琴音樂表演和鋼琴審美原則上的對鋼琴中的文化和內涵進行深刻的學習,學生在音樂文化的價值體會中養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學生的審美教育要建立在藝術教育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藝術教育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幫助學生塑造全面完整的人格。避免出現一味的重視技能的訓練和文藝活動的開展,輕視了學前兒童在音樂課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幼兒自主創作是其表達內心情感和認識的方式,要積極鼓勵支持兒童具有創造性和個性的藝術表達,重視對兒童內心情感和價值態度的探求,淡化對兒童專業音樂技能的標準化要求。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的要求相符,將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審美情趣以及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作為鋼琴課程教育的重點。

四、鋼琴課程價值取向要適應學前教師的專業化要求

幼兒園的發展和幼兒教師的專業化對學前教師的內在素養要求比較高,在高等師范教育中學前教育專業不僅是培養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前提是培養一名具備各方面優秀素質的大學生,因此在課程的設置和人才培養的觀念上,高校學前教育工作要用發展性的眼光對課程方案具體的實施,結合學前教育專業化的需要,實現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高素質文化的培養,同時還要使學生具備相應的學前教育教學能力,以及研究教學的能力,為學前教師的終身教育和專業化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鋼琴課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能,還要起到對學生人生、文化、藝術的教育等作用。它不僅對學生的鋼琴技能進行了訓練,同時還對學生的智慧進行了啟發,因此在學前音樂教育改革中鋼琴課程要將文化教育作為其價值取向。該思想是學前教育鋼琴課程教育工作者需要參考的重要思想。

作者:黃國榮 單位:內蒙古赤峰市赤峰學院

[參考文獻]

[1]黃細英.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高效課堂探索[D].湖南師范大學,2014.10-24

[2]王瑤.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技能教學改革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