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基訓

時間:2022-03-09 08:25:36

導語: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基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基訓

[摘要]在學前教育專業的綜合課程中,舞蹈專業課程教學中的舞蹈基訓是一項重要內容。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要形成綜合性管理,尤其是突出在柔韌、靈活、協調、優美等體態語言與動作方面的教學訓練,能全面提升學前教育專業中舞蹈教學的整體功能。本文圍繞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基訓的內容與功能進行闡述,探討舞蹈基訓在學前教育中的主體地位,進而從多角度提出符合專業需求與專業性質的舞蹈基訓教學方式以及舞蹈專業指導老師,為學生舞蹈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學期教育;舞蹈基訓;思考

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基礎訓練是舞蹈教學的關鍵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以教師綜合業務能力為突破口,形成教師在專業技能、專業素養等方面的不斷提升;要以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為歸宿,牢固樹立促進學前兒童舞蹈教學的最新理念。在掌握好基本知識的同時,形成音樂、舞蹈等教學內容的整體創新。

一、舞蹈基訓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一)陶冶精神情操

通過有效的學前舞蹈專業教育,能有效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情趣。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正確而有效的舞蹈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得他們的情操得到培養,有利于進行后續的學習。考慮到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天生本性,一般難以進行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所以,應該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適應小學生的特點。對于舞蹈基訓過程來說,則更為主要則是通過肢體語言進行學習,思維的運動則是通過肢體運動所來體現,通過相關的舞蹈基訓活動,能夠保證學生具有較為活躍的思維,學習效果得到提升,更好地實現音樂教學的目的,也就是說,能有效保證學生的知識吸收量以及肢體表現力大大提升,能夠具有參與課堂學習的動力,另外,還能有效提升對于舞蹈的領悟力和感知程度。將律動教學在小學英語教育中進行有效的推廣,能夠從小學生的基本特點入手,有效處理在教學過程過程中存在的上述問題。

(二)提升學生整體舞蹈素質

在學前專業化教學過程中,應該突出在舞蹈基訓過程中的綜合性特點,并且為了能夠保證得到全面性的學習,就必須強調有效的基礎訓練活動。通過舞蹈專業的基礎學習,學生能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實現素質能力的整體提升??梢葬槍Ξ斍拔璧改芰Ψ矫娴慕虒W,通過克服身體相應的自然狀態,獲取正確的直立感。通過對學生各個肌肉、關節以及柔軟度等方面的專業訓練,可以形成學生更好的舞姿,并實現對多舞種的綜合訓練,一般情況下,可以將一些精心設計過的簡單動作加入相應的在靈活性、控制力以及彈跳性的訓練過程中,這樣能夠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拓展學生的舞蹈視野

通過有效的舞蹈教學活動,能夠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在此過程中形成的不同的音樂和藝術的表達方式,能夠更好地對于音樂節奏與舞蹈形式進行有效把握,為了能達到上述效果,教師應該起到充分的引導作用,保證引導方式的多樣化,能利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表達出不同的音樂的表現力和創造力,使得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同時,還應該積極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比如,自我彈唱、網絡欣賞等,通過全面的、豐富的、形式多樣的音樂教學方式,能夠滿足不同學生在音樂知識以及演唱放賣弄的需要,能夠有效把上述內容融入到舞蹈教學中,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能夠具有自我學習、自我訓練以及自我創作的好習慣,同時,也能有效迎合時展的需要,符合學生的時代心理發展特點,更好地使得不同音樂的藝術價值得到體現,學生能夠獲得更為全面的進步。

二、舞蹈基訓的相關內容與訓練功能

(一)舞蹈基訓的相關內容

在學前專業舞蹈教學中,舞蹈基訓是對幼兒基本舞蹈能力的綜合性培養方式。主要通過各種形式的舞蹈基本功訓練,讓學生形成較強的舞蹈表現能力與動態感,為提升舞蹈藝術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具體而言,在學前專業教學中,要注重舞蹈基礎訓練,為內容的創新運用奠定基礎;在專業化課程設置中,突出對幼兒在舞蹈意識、知識技巧、創造性舞蹈設計等方面的內容;在綜合能力的培養中,側重學生在文學意識、心理學、舞蹈學、歷史學、音樂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多元化素質能力,形成創造性的基訓模式,這樣,才能全面實現學前專業教學中舞蹈教學功能的整體性。

(二)舞蹈基訓的訓練功能

舞蹈作為一門關于人體動作的藝術,在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突出教學中對舞蹈理念、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內容,主要就是通過在人體動作的表現過程中,通過表演者在審美價值方面的動作、構圖、姿態、語言、神態等方面的藝術形式,并通過舞蹈的方式將內心的思想情感表達出來,形成內心精神世界的豐富性。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培養舞蹈者的柔韌度、靈活度、協調性與優美感方面的體態動作與語言表達模式。在現在的學前專業教學中,一般都沒有經歷過專業化的系統藝術教育實踐,在舞蹈表現方面也沒有一定的基礎,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柔韌度相對較差,同時,在職業學校舞蹈專業課程的開設中,也沒有更好的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創新。在學前舞蹈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涉及到相關的舞蹈課程主要包括以下:中國民族舞、中國古典舞神身韻、幼兒舞蹈教學和舞蹈基訓等幾個方面,其中,在舞蹈基訓方面,就是要突出各種舞蹈技能的培訓,在學生具有相對強的舞蹈表現力的基礎上,形成舞蹈意識、舞蹈動作等方面的基礎,為培養學生創造性的進行舞蹈學習、個性化舞蹈表現提供良好的平臺,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舞蹈基礎訓練,形成內容廣泛、訓練內容豐富的訓練體系,強調學生在舞蹈力度、柔軟度、直立感、動作控制力以及穩定性等方面的內容,突出學生在形體、素質以及技巧等方面的功能性訓練。

三、構建符合專業需求與專業性質的基訓教學方式

(一)樹立幼兒教學實用性理念

在學前專業舞蹈教學過程中,專業化的舞蹈訓練是相對枯燥的,尤其是針對幼兒教育講臺的舞蹈專業學生,要立足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形成全方位的綜合控制。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說,也就是未來的幼兒教師,應該要求他們具有較強的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因為,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幼兒園教師也應該具備更多的要求,這就需要學前教學專業學生應該時刻注重有效提升自我的專業素養。另外,為了能夠保證提升專業能力和素質,就應該不斷加強自身專業課的學習能力。因此,在進行具體的舞蹈教學環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則應該進一步加強自己的舞蹈能力,不斷激發自身的潛力,努力成為具有一定舞蹈技術水平的學生。另外,在具體的訓練環節中,應該保證有效貫徹幼兒教學實用性的觀點,不能為了提高舞蹈能力,而放棄了學前教育的本旨。所以,應該把貼合幼兒園的訓練教材應用在基訓教學環節中。比如,對于具體的基訓教學環節,應該保證進行一定時間的兒童舞蹈基本功訓練內容,這樣能夠有目的地讓學生掌握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學生的基本功的練習內容,并對于兒童基本功訓練的方法和特點進行講解,重點區分其和成人基本功的練習內容。這樣能夠保證學生會“跳”,還會進行“教”。

(二)將身韻教學融入基訓教學

在進行舞蹈的基訓過程中,應該有效保證進行多功能的訓練方式,重點落實好學生在素質、形體以及技巧方面的學習,如果僅在單純的基訓模式中,就會對學生的個性化訓練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當前一些學生舞蹈基礎相對薄弱,身體協調性不強,因此,學生在綜合舞蹈訓練過程中容易出現僵化、缺少美感等相關問題。如果通過身韻教學的方式,就能從深層次方面挖掘出學生肢體語言的表達,尤其是增強學生在舞蹈韻律以及美感等方面的綜合培訓,突出學生基訓過程中的連續、變化以及組合等綜合表現內容,因此,要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在基本訓練中滲透古典身韻的教學,形成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舞蹈專業技能,更好的發揮學生舞蹈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合作精神在教學模式中的運用

應該有效地把音樂教學和舞蹈教學進行融入,并在此過程中,突出有效的學生主體作用,有效結合舞蹈音樂的教學實踐以及理論教學,能夠有效保證音樂教學的聯動性,能夠學生通過音樂、舞蹈技能的掌握而進行有效的交流活動。在具體的教學環節,教師應該對于課程內容進行合理設計,充分考慮到音樂教學和舞蹈教學的有機結合,能對于學生學習優點進行吸納,包括具體的不同的音樂主題,不同的舞蹈動作等方面,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積極參與,保證在合作過程中,學生具有較強的隱約意識。比如,這里通過《茉莉花》的教學為例,能夠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部分學生進行民族舞蹈的表演,部分學生進行唱歌表演,這樣就可以形成有效的合作模式,能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四、對指導教師的素質要求

不僅培養具有一定舞蹈特長的幼兒園教師,而是擁有一定彈、唱和跳的技能,能夠全面實施學前教育教學活動的教師。因此,指導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其基訓的理念和態度非常關鍵。

(一)教師應具有較高的舞蹈綜合素質

針對當前的教育現狀,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往往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對于專業理論課程較為重視,而忽視舞蹈素養的培養,不能進行有效的舞蹈專業技能的排練和學習。如果想要解決上述問題,則應該有效培養學生具有社會使命感,并且,要求具有一定舞蹈綜合能力和水平的教師進行有效指導,保證通過良好的舞蹈素質的示范工作,學生能夠通過有效的藝術熏陶而快樂健康成長,并能成為學生不斷進步的一個動力所在;二是,對于舞蹈素養理解過于簡單,進認為是操作技能方面的練習。由于學生的背景各異,他們并不是音樂背景的學生,這就對于音樂專業訓練、實踐活動的認識程度不同,這樣就具備發展單一的舞蹈技能。所以,應該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使得舞蹈中所蘊含的美育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有效保證舞蹈在學前教育中的獨特價值能夠讓學生深刻領域,充分了解到舞蹈素質和音樂之間的關系,使得舞蹈素質發展中存在的單一性傾向得到改變,有利于改變學生的發展單一的情況。

(二)教師需具有一定的耐心及責任心

對于學前教育本科專業的學生來說,盡管具有一定的特長和優勢,但是,其大多在中學階段并沒有經過專業的系統化的訓練,沒有對于其潛力進行充分的挖掘,并沒有具備高超的舞蹈和音樂的技能。在此基礎上,就應該要求教師進行一定的責任心、耐心的指導和訓練,并且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來進行具體的教學目標和計劃的制定。對學生的學習困難與進步要多關注,并進行適時的分析與指導,把良好而又嚴謹的教學訓練提供給學生,確保教學乃至訓練活動順利開展,最終實現學生的培訓目標。

五、結語

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基訓的過程中,要形成科學有效的教學體系,尤其是注重基訓教學中基本能力與素質的培養,形成對多舞種的綜合性教學,從而從多角度構建學前專業教學的綜合模式,這樣,可以實現學生綜合舞蹈能力的提高,為以后舞蹈專業化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來雅莉 單位: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教育管理系

參考文獻:

[1]戴涵宇.論兒童舞蹈教學法對高師生的重要性[J].華章,2014(5).

[2]董江河.高職院校舞蹈專業教育更好地適應文化事業發展需求探析[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

[3]周向東,聶翔.淺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改革與創新[J].神州,2012(18).

[4]趙潔.在創作中認識舞蹈語言的“陌生化”[J].藝海,2012(4).

[5]龐利娜.淺談幼兒舞蹈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8).

[6]滑玉榮.幼兒舞蹈的教育功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