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數學課堂互動策略研究
時間:2022-09-20 09:19:26
導語:學前教育數學課堂互動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變革,學前教育作為教育教學的基礎變得越來越尤為重要。目前,我國的學前教育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而且學前教育的改革也在順利地進行。為了能夠響應學前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改變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學的方式,不斷地完善學前教育數學的教學模式。全面地分析了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堂的互動策略,簡單地闡述了課堂的互動教學概述,最后詳細地介紹了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模式的具體實施以及長效機制的構建,希望能夠幫助提高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堂的效率。
【關鍵詞】學前教育;數學課堂;互動;策略
隨著學前教育專業的不斷發展,其很多課程都在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其中學前教育專業的數學作為非常重要的基礎課也在不斷地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很多教師都在不斷的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目前的教育形式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應該向互動型的教學方向進行。本文全面分析了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堂的互動策略,深入的研究了學習和總結在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堂互動策略中的作用,促使互動型的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堂中真正地實現。
一、課堂中互動教學的概述
1.互動教學模式的概念。互動教學模式是目前教育教學中比較新穎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主要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或者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種教學模式是在特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的基礎之下進行的,教師通過溝通的方式進行相互的交換,這樣才能真正的達到互動的效果。比如,教師在課堂中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問相關的問題,而學生只是你問我答的模式進行,這種教學方式根本達不到相關的教學效果,也不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那么在互動的模式下就不會有這種現象產生,在互動的模式下一個問題往往能夠讓學生從多個角度來進行思考,從本質的意義上來講,真正的互動式教學不但能夠促使學生正確的回答相關的問題,還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有新的想法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學生還可以通過相互的傾聽和問答的模式來互相說服,這就是互動型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2.數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意義。師生互動的積極性能夠促進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互動式的教學方式相對于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具有很多的優點,其中包括互動式教學模式具有多元參與、平等、相互補償的特點,這一系列的優點都有助于課堂教學的健康開展。互動式教學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教師只起到輔助的作用,在課堂上教師還要不斷的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學生要積極的配合教師的教學,這樣不但能夠達到學習新知識的目標,還能夠發揮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不斷的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堂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教學理念,這種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互動的氛圍下來實現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不斷的完善教學的方式,促進教學的效果提升,進而使學生學習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學前教育專業數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
1.主要形式。學前教學專業數學課堂中的互動型教學模式使用主要是老師和學生,或者是學生和學生之間展開的。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主要是指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其中包括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進行解答和反饋,或者利用角色改變的模式來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這樣最大的目的就是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以至于達到教學的效果。除此之外,還有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主要是在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評價,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更深入的知識,這樣也是一種學生之間分享知識和學習交流的過程。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主要是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來形成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幫助他人的習慣。這也是一種自我提高的模式。2.互動類型。互動的類型主要包括外互動和內互動,這主要是根據教師和學生課堂上傳遞信息的角度不同,無論是外互動還是內互動,其目的就是為了打破傳統教學環境的束縛。在進行課堂互動時要充分的運用相關的信息渠道,包括互聯網、新媒體、自然環境,等等,這些信息源都可以提高互動的質量,同時還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和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豐富自己。
三、學前教育專業數學互動教學長效機制的構建
1.倡導角色的轉變。隨著學前教育專業的改革我們可以發現,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中作為主體的不再是教師而是學生,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一般來講,教師在課堂上只能作為輔助來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習。如果沒有學生的積極性,那么學生就不會進行獨立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也不能深入到課堂中來。因此,要想確保高質量的開展互動性教學,就必須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進行轉變。在這其中學生也可以變成導師式的學生,在課堂的互動教學中真心的與學生進行良好和高效溝通,用心去交流,相互分享新的知識,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有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地讓學生去探索新的問題和解決問題。2.尊重每一名學生的個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學前教育專業中很多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的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比較聰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較強;有的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對就弱一些,因此教師在這其中要發揮重要的作用。不斷地引導每一個學生,重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利用課堂來進行交互提升,促進學生的更好發展。同時,學生只有在積極平等的環境中學習才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挖掘自己的學習潛能,更好的開展數學的學習。由于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使得很多學生不能更好的融入到整個班集體中,對于這些學生,老師們要給予更大的幫助,要不斷的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機會。對于一些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可能會很吃力,對于這一部分學生教師要更加重視他們,給他們增加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在課堂中也要給學習困難的學生表達的機會,對教學的重點也要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的培養學生的信息和勇氣,對于一些不善于交流的學生還要提供一些交互式的模式,先讓學生解決簡單的問題,然后再一步一個腳印,逐步地提升。利用這種模式來不斷地推進學生的進步。3.關注學習過程。對于開展數學課堂的互動教學工作,我們在乎的不單是結果,其過程更為重要。在數學課堂的互動教學工作中能及時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方位地參與學習相關方面的互動。比如,數與形結合的學習互動過程中,眼部、腦部、耳部都來參與到數學課堂的互動教學中,達到多種感官參與的效果。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數學課堂的互動教學體現出的多元化問題,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策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數學課堂的互動教學工作中,對于學習能力較差,或對數學缺乏信心和興趣的學生,教師需要給予充分的關心和關注,通過多角度對學生數學學困現象的誘因進行分析,而不能刻意地忽略這一問題。
參考文獻:
[1]顧傳甲.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堂中的互動策略研究[J/OL].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12):61.
[2]杭穎.提高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140.
[3]奚寧平.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學中過程性評價的應用淺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147.
[4]賈宇燦.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有效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4):29.
[5]林漫瓊.嘗試教學法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學法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11):202+204.
作者:周師虹 單位:山東濟南大眾報業集團幼兒園
- 上一篇:現代化幼兒學前教育論文
- 下一篇: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