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思考

時間:2022-10-09 08:43:17

導語: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思考

近年來,隨著媒體報道和曝光量的上升,兒童遭受性侵事件頻頻出現在社會的視野中。這一系列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不得不讓社會各界都開始進行深刻的反思:為何面對性侵威脅,眾多兒童的反應只是沉默或回避?《TED:兒童與性,保護還是教育》講授者桑德琳•范•德•多芙談她對兒童性教育的思考:如果我們只把性當做成人的話題而不回答兒童關于性的提問,有可能會產生三種后果。最可怕的一種是,兒童在面對性侵時,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說不。幼兒園是學前兒童接受教育的最主要的場所,面對性侵眾多兒童沉默、回避或不知所措地選擇往往正是來源于我國學前關鍵期性教育的缺失,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幼兒園對于性教育的“偏見”、回避與缺失。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我國學前兒童性教育的缺失現狀,分析其原因,并從幼兒園與幼兒教師的角度出發,針對性地提出如何回歸科學的學前兒童性教育。

1為何缺失:我國學前性教育的缺失現狀與其歸因分析

1.1對性教育的觀念與認知較保守陳舊。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社會文化對于“性”方面還不夠開放與包容,大多數人認為“性”是羞恥、敏感的話題。對于幼兒性教育更是排斥與不能包容,把性教育排除在幼兒的教育之外,使得幼兒的認知經驗中并無“性”的概念,從而導致部分幼兒的性教育需求與教育脫節。1.2幼兒教師性教育的專業知識的缺乏。國外非常重視對兒童性教育專職教師的培養,美國的性教育教師,他們一般畢業于高等院校的性健康教育專業,接受過性教育的哲學和方法的訓練。而目前我國大部分幼兒教師對于性教育方面的知識是比較少的:許多幼兒教師在當幼兒提及“性”方面的問題的時候,往往是回避或者敷衍回答。部分幼兒教師不能以科學和準確的語言詞匯向幼兒介紹性器官,常常用俗語代替,更沒有教育幼兒如何保護自己性隱私的方法,讓幼兒難以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和評價。1.3性教育相關的教材缺乏,性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性教育教材是進行性教育的載體,目前我國與學前性教育相關的教材很少、質量也是良莠不齊,且內容沒有經過專業的檢定,內容偏向成人化,不符合兒童的認知。性教育課程在結構上缺乏完整、科學的體系,也沒有課程大綱。在內容上,性教育的目標與幼兒的需求難以吻合,我國開展性教育的幼兒園大多注重的是認識身體器官、生命起源、衛生護理等性生理方面的教育,但對于性別角色差異、男女人際關系、防性侵、自我保護等涉及性心理和性道德方面的內容教育較少。1.4缺乏全面的社會支持。學前的性教育應該是全社會的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合力。但是于我國來說,社會各界對性教育的支持力度是不夠的。從宏觀上來看,我國相關教育部門缺乏支持性教育推廣、發展的政策文件支持;從中觀上來看,幼兒園及管理者對性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教研活動中往往忽視了作為健康教育重要組成的性教育;在微觀上,大多數家長更加注重幼兒在園內知識、技能的習得,再加之保守的觀念思想,對性教育幾乎都是持避諱態度,其配合幼兒園開展性教育的積極性較低。

2為何回歸:學前性教育存在必要性的合理訴求

2.1促進幼兒對“性”的科學正確認知發展,形成良好健康的人格著名性教育專家阮芳賦認為:“性教育的關鍵時期是幼兒時期,孩子在周圍環境影響下,對事物的各種觀念開始逐漸形成,其中包括性觀念、性態度、性道德標準等”。學前階段作為兒童性教育發展的關鍵期,幼兒在這個階段性意識初步萌芽,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性教育能夠促進幼兒對“性”的科學的認知,符合幼兒發展的現實需求,促進幼兒健康人格的養成。2.2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形成自我保護意識,遠離性侵害幼兒在性教育的關鍵期若沒有接受能夠符合幼兒成長發展需求的性教育,就會導致幼兒在性教育方面的認知、觀念受到較大的影響,認為與“性”相關的知識是骯臟的和羞恥的,從而在提及時就會產生一種“負擔感”。另一方面,性教育也使得幼兒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知,能夠促進幼兒有意識地保護自己,遠離性侵害。

3如何回歸:從“缺失”走向“重視”的回歸積極構建

3.1幼兒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性教育觀,豐富自己有關性教育方面的知識,開展多種形式的性教育樹立正確、科學的性教育觀是幼兒園進行性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我們要以開放的視角、包容的心態對待性教育。教師要加強專業性教育知識的學習,多渠道地豐富自己性教育知識,如多閱讀有關性教育開展策略的書籍文獻、參與有關學前性教育方面的講座進修學習等。采取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的教育方式,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激發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育效果。3.2幼兒園應明確性教育的目標,建立比較完備的性教育。課程體系,積極開展性教育方面的教研活動,大力研發推廣適合學前幼兒的性教育教材首先要明確幼兒園性教育的目標,即性教育是為了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在目標的基礎和導向下對來進行幼兒園的性教育。其次要建立比較完善的性教育課程體系,依據幼兒的“最近發展區”設計性教育目標。除此之外,還要積極開展性教育方面的教研活動,多給幼兒教師提供學習、進修的機會,多多探討如何在幼兒園中開展性教育,合力尋找解決策略。最后要大力研發屬于本園特色的性教育教材,進行大力的推廣與應用。3.3幼兒園與社會關系。臺灣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著名性教育家晏涵文認為,“理想的性教育應由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共同負起責任,任何一方面單獨來做都是不能克盡全功的”。雖然幼兒園是幼兒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但是仍然要通過家長與社會才能將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幼兒園首先要對家長進行正確科學的性教育觀念的傳輸,讓家長能夠樹立正確看待性教育的觀念思想,實現家園共育。同時,幼兒園要尋求社會的幫助與支持,利用相關的立法,來保障學前性教育在幼兒的普及與開展。

參考文獻

[1]搜狐網.“女童保護”2017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EB/OL].2018-03-02.

[2]林劍影.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性教育課程的目標、內容與實施要求[J].學前教育研究,2010(12).

[3]陳明英.國內外兒童性教育研究進展與對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6(12).

[4]林穎,謝曉穎.幼兒園性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11).

作者:周元 王琦艷 余蓮 徐茜 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