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學生心理自助能力培養策略
時間:2022-03-22 09:51:44
導語:學前教育學生心理自助能力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社會和人們對心理健康維護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心理自助能力的研究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在高職院校教師教育事業中,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是重要教育對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心理自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發展,文章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心理自助能力培養策略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心理自助能力;培養策略
心理自助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提升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心理自助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在培養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心理自助能力過程中,要不斷創新教育形式,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激發學生的心理自助動機。
一、心理自助能力概述
心理自助能力是心理健康再生性能力的一種,它的本質是在個體意識的控制下,主體通過自助的形式實現自我幫助和尋求自身發展,進而使自身的社會狀態、心理和生理保持一個相對和諧的狀態,進而促進自身的良好發展[1]。相關專家學者認為心理自助能力是在社會環境與個人相互互動的情況下形成的,它是對自我心理有效調節和維護心理穩定發展的一種能力,具有較強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心理自助能力直接體現出個體維護、個體調節心理健康和個體發展的勝任度和可能性。心理自助能力的構成具有較高的復雜性,它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在正常的情況下對自身心理情況的評估能力和認知能力。其次是在出現相關問題的前提下自我心理問題的解決能力和調節能力。最后,當出現心理沖突和心理危機時,自我心理的求助意識和自助能力。我們可以將自助心理能力比作合金,它不僅具有較強的多面性,而且具有較高的復雜性。
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心理自助能力培養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對教師的師資、教師具備的素質和條件制定了相關的規定和目標。在學前教育中,不僅要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而且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全方面進步和發展,進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同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由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尚的品質。培養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自助能力有利于為今后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學前教育教師將良好的內涵和品質注入學生實際的成長和學習中。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只有對未來的教育事業充分想象和希望,有足夠的愛心和熱心,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才能促使他們在未來成為高素質的教育人才[2]。2.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成長不僅包括專業成長,而且包括自我成長。根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特點和未來職業生涯的要求,他們必須實現全面成長和全面發展的目標。當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入職場后,他們面對的是心理純潔、活潑可愛、討人喜歡的幼兒,在與幼兒朝夕相處的情況下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和思想道德素養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幼兒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和較高的互動智慧,健康的心理品質是這一切形成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要有較強的自身素養、積極向上的心態、穩定的情緒和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等,這樣在與幼兒的接觸和交流中會進一步豐富教育內涵,積極享受教育的過程,以上這些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與自主心理能力的養成是密切相關的。3.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高職院校教師在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過程中要重點關注學生的性格特點。讓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充分認識到學前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3]。同時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和管理中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增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責任感和專業能力。高職院校教師有效地培養學前教育學生心理自助能力有利于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幫助幼兒樹立一個積極、向上、健康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進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三、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心理自助能力培養策略
1.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激發自助動機。高職院校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積極營造一種追求卓越的教育氛圍,進而激發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心理方面的自助需求。首先,高職院校教師要在學校中創建一種積極向上的、進取的環境和氛圍。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未來都會加入教育活動中,他們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滿懷理想,他們熱愛幼兒,希望在未來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4]。高職院校教師創建這種和諧的氛圍有利于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激發他們心理方面的自助需求,進而有效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心理自助能力。其次,在實際的教學管理中,高職院校教師要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構建一個具有公正性、公平性的學習環境和生長環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會堅定實現自我發展的決心,并且會深刻感受到只要付出,在今后便有回報和發展,進而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升對自我的認知,自我評價、自我完善和自我監督,使他們在實際的工作和學習中進行有效的自我審視,進而合理地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更加主動地去適應周圍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環境,滿足他們心理方面的自主需求,進而有效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心理自助能力[5]。總而言之,如果想要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心理自助能力,高職院校教師要充分挖掘心育功能,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自助動機。2.健全和完善評估體系,增強自助技能。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希望更加客觀地了解自己和認識自己,他們強烈渴望更加系統地掌握自助技能,了解自助知識。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接受心理自助教育后可以有效地解決心理問題和困惑,只有少部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具有心理障礙,需要進行下一步的治療[6]。針對這一情況,在學生入校前,高職院校需要科學、合理地測試和評估學生的心理,及時反饋和解釋測試結果,及時幫助和輔導擁有極端心理的學生,明確指出他們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而有效提升他們的心理自助能力。除此之外,高職院校要系統地開展一些與心理技能教育相關的課程和培訓,幫助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掌握更多心理自助知識和技能。開展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更加系統地接受心理教育,及時有效地解決學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心理自助能力。同時積極開展一些技能培訓,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行為療法和認知療法,進而持續增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自助心理能力。3.不斷創新教育形式,發展自助行為。高職院校要健全和完善各種心理服務和援助平臺,進而進一步發展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自助行為,這樣一來,學生在產生心理需求過程中會得到相關的支持和幫助,將學生的自助需求轉變為一種自助行為。同時,高職院校要建立相關咨詢中心,配備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水平較高的隊伍,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平臺。高職院校要有效利用微平臺,向學生提供和推廣一些與自助技能相關的知識,進而有效增強學生自助行為的豐富性,促進其健康水平的提升。
四、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心理自助能力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當前教育形勢下,高職院校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心理自助能力,積極創新教育形式,樹立合理的培養目標,促進學生進一步發展和成長。
參考文獻:
[1]唐威.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心理自助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時代教育,2018,(8):56-57.
[2]欒海清.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心理自助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8,(36):251-252.
[3]王小雷,陳子琦.探索培養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策略[J].消費導刊,2019,(6):324.
[4]陳子琦,王小雷.提高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對策[J].科學與財富,2018,(8):249.
[5]劉雪麗.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社會服務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
[6]李斐.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問題與對策研究[D].秦皇島: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6.
作者:張景秋 單位:江門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學前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小學教育師范生教學技能訓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