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特點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9 09:19:00

導語:信息技術課特點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技術課特點分析論文

1.信息技術課面臨的新特點

1.1信息技術課實踐已走向課外,這需要學生整理加工信息。課外活動傳遞給學生的信息速度快、容量大、內容豐富。正是課外活動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它在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發展學生能力以及塑造學生個性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1.2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靈活地運用激勵性評價,才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潛能。信息技術的考試不同于其他學科,要讓學生在沒有感到緊張的情況下,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這種考試不拘一格,只要達到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就行了,而且這樣也不至于導致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失去信心,產生厭學情緒。

1.3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是教師必備的素質。如何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為課堂提供服務是擺在信息教師面前的難題。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成為課堂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指導者、把關者,在深厚的師生情感中去誘導、啟發、激勵,讓學生在實踐中親身體驗創新和自學的樂趣。

2.新形勢學生對信息課的期望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了解計算機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信息意識和創新意識、有效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收集、處理、應用和傳輸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在開發智力、受人以漁的教學過程中實現“兩個素質”教育。

教學中要時刻注意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僅是傳授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更不是片面追求“學而致用”的職業培訓,在平時的課堂教學及實踐活動中,學生更希望知識的綜合運用,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使學生在了解運用信息技術進行信息收集、分析、處理的同時,逐步形成健康的信息意識、信息倫理道德以及主動地、自主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3.信息技術課教學模式新的需求

中學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的課程,針對目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還沒有既定的模式,教師要確保信息技術教育在培養新型人才方面應有的作用,就必須自己設計教學模式,使得其教學模式也十分多樣,在實際上課中常使用到的三種教學模式有:“演示式”、“實驗式”、“任務驅動法”,這三種目前中學信息技術課較常使用的教學模式,各有各的優點,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處。

我認為,邊教邊練的“實驗式”教學模式是比較適合的目前大部分的初中生。當然,對于這三種模式,我們也可結合實際,靈活應用于計算機課堂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適當使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4.新形勢下對信息教師新的需求;新的課程標準呼喚信息技術教師要確立全新理念

4.1教師的教育目標有待更新。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師應注意綜合素質的提高。努力在認知領域、操作領域、情感領域中把自己培養成有時代意識和超前意識的學者型、技術型教師。而且,我們要探究新的教學模式,倡導學生對教材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使信息技術課堂煥發新的活力。

4.2將生活實踐與信息技術教育結合起來。將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結合起來,通過信息技術來解決學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使信息技術教育日?;?,激發學生學好信息技術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從而將實現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學科與校本課程的整合,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4.3鼓勵學生自主的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在后期的教學中,我采取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發散思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自主地決定學習的進度,遇到問題,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咨詢,查找相應的資料,與教師共同研究,鼓勵學生在掌握信息技術課本知識的同時,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地去學習課本以外電腦知識,組織學生信息技術經驗交流等等,以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上都能得到進步與提高。

我們了解了信息技術課面臨的新特點,對新形勢學生對信息課的期望能夠充分的認知,不斷的探索信息技術課教學模式新的需求,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任何時間我們都能夠上好信息技術課。

【摘要】中學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的課程,針對目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還沒有既定的模式,教師要確保信息技術教育在培養新型人才方面應有的作用,就必須自己設計教學模式,使得其教學模式也十分多樣。新的課程標準呼喚信息技術教師要確立全新理念。教師的教育目標有待更新,將生活實踐與信息技術教育結合起來,鼓勵學生自主的學習信息技術知識。

【關鍵詞】新時期;信息;課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