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處理加強信息素養論文
時間:2022-06-25 11:24:00
導語:信息處理加強信息素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面對信息社會,知識更新加快的時代,大學生對信息獲取的方法和技能更加迫切需要。在日益變化的信息時代,本文提出了大學生掌握信息的幾個技能及應用方法,對在校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今后的工作具有切實可行的指導意義。
論文關鍵詞:信息時代大學生技能
信息時代,是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被全面應用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時代。信息化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征,現代社會最重要、最顯著的特征是信息的急劇膨脹和迅速傳播。現代印刷出版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數量朝向人們涌來,各種媒體時時撞擊人們的大腦,爭奪“眼球”。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后,社會、科技、經濟飛速發展,知識更新速度越來越快,社會的發展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在校的主要任務不僅在于掌握具體知識,還要做到在廣泛選取有用信息的前提下,并有效地加以應用。因為信息的威力是巨大的,在瞬息萬變的經濟市場中,得到一條信息救活一個企業,漏掉一條信息將使一家公司破產,這事已屢見不鮮。
信息時代是為人類社會所創造的新型的學習時代,為適應這個時代的要求,大學生應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信息技能:
1利用信息工具的技能。
(1)掌握因特網瀏覽方法、學會使用電子郵件、電子圖書查尋、期刊檢索等電子資源的技能,及時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能利用FTP信息庫下載—上傳數據、文件,為學好自己的功課提供豐富的課外信息資源。
(3)熟練掌握一種文字處理軟件,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及重要信息匯總起來并存儲好這些知識信息,以備將來更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4)充分利用圖書館,因為圖書館是高校的文獻中心和大學生的第二課堂,這里有豐富的圖書,隨你選擇。進入圖書館先要了解圖書館的功能,怎樣查詢所需的圖書目錄,進而找到所要的文獻信息。筆者幾次發現,有相當多的大學生來到圖書館后,不知道怎樣去使用圖書館目錄,圖書、期刊等文獻資源所在位置,但是我們工作人員都會耐心地給他們指導,以克服大學生來圖書館所面臨的困難。
2獲得信息的技能。
大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有效地收集和選擇各種學習信息,能通過閱讀、討論、實驗、檢索等手段來獲取信息,并且大量占有信息,為自己所用。在這方面,關鍵的能力是信息的收集能力和選擇能力。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集信息能力,有的接收信息的能力特別強,所以學習起來不費力氣,而有的大學生則不然,接受信息能力特別慢,甚至對周圍的信息無任何反映。所以掌握好收集信息的方法,對學習及以后的工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同的信息可用不同的收集方法,一種信息可使用多種收集方法,一種收集方法也可以為多種信息的收集服務,信息與收集方法是多對多的關系。此外,信息必須經過選擇才有使用價值。信息的收集和選擇必須遵循目的性、效率性和網絡學習技能等三大原則。
大學生要掌握有效的信息檢索方法,方能在學習和以后的工作中立于不敗之地。信息檢索有四個階段:
(1)分析階段。首先對于自己有用的信息特別給以重視,及時淘汰無用的信息;其次要明確范圍和對象,對要檢索的信息做到目標明確。
(2)準備階段。確定檢索步驟,選擇檢索工具,如利用圖書目錄、索引、文摘或其他檢索工具等等,由近及遠檢索信息,并充分結合使用學校電子圖書、期刊數據庫信息資源查詢、查準所需的有用信息。
(3)檢索階段。檢索信息的途徑主要有:書名(或刊名)檢索--根據書名(或刊名)查找信息;著者檢索—根據作者查找信息;分類檢索—根據圖書分類號檢索信息;主題詞檢索—通過反映信息內容的主題詞查找。
(4)篩選階段。該階段是對檢索到的信息進行分類整理,選出對自己學習及研究內容有價值的信息。
當然,檢索的方法有多種多樣,大學生只要調動一切有利因素,準確、快速、完整地收集到信息,就能達到檢索信息的目的,為學習及研究內容作好基礎工作。
3處理與加工信息的技能。
大學生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理解、歸納、分類、存儲、記憶、批判、鑒別、遴選、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表達等。在這方面,比較重要的是信息理解能力和信息判斷能力。信息理解能力是指能明白信息的本來意圖,了解信息的本質性意義。信息判斷能力是指通過客觀地了解信息生成過程,探討其效果,制作意圖,制作技術。信息加工地對信息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思考,剔除假信息,去掉過時的、重復的信息,而對有價值的信息研究。對于收集和選擇的信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仔細的研究和推敲,形成自己的觀點,為自己所利用。
4創新信息的技能。
大學生在信息搜集、選擇、分析、判斷的基礎上,能準確地概述、綜合、改造所需要的信息,能圍繞同一目的,在多種多樣的信息交互作用的基礎上,產生創造思維的火花,產生新信息,從而創造新的信息,達到理解信息的目的。一切新生事物來源于創新,創造性的本質是,將幾個舊思想用新方式結合起來。創新的信息培養出來的是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智慧的人,只有這種人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信息需要創新,任何事物都需要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創新活動是一切事物發展的靈魂。眾所周知,信息創新是科研的基礎,也是大學生應當具備的能力,論文寫作就是創新過程的系統總結。提出問題的前提是在充分利用信息資源的條件下提出的,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信息素養密切相關,創新的過程可分幾個階段:
(1)提出問題。
(2)查找信息資源。
(3)弄清問題。
(4)生成方案。
(5)實施方案。
(6)回顧總結。
以上幾個過程都與信息有關,大學生充分占有了信息資源并應用于實際學習中,才能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并不斷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在信息方面占有主動權。
5信息協作的技能。
現代社會正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這將對社會各個方面發生重大的影響,一個人越有知識,就越會發現自己無知。當今的信息時代,知識的更新換代已經縮短到2~3年,人類探知的領域越來越大。在這種時代,僅靠某個人是無法完成某項科研活動或某項社會工作的,而必須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為跨越時空的、"零距離"的交往和合作中介,同外界建立多種和諧的協作關系。這有賴于大學生具備信息的傳遞技能,特別是網絡傳播手段,將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及時明了地傳遞給他人,達到信息共享、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互利雙贏的目的。
6充分利用信息的技能。
大學生要善于運用接受的信息解決問題,如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提高生存和發展的質量,讓信息充分發揮最大的效益。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發展能力的強弱,能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成敗的關鍵。信息盡管不是唯一的資源,但確實成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資源,誰在信息資源方面開發得成功,誰就能在未來社會中處于領先地位。為此,大學生應充分掌握更多的知識,掌握獲取更多更快的信息方法和技能,為將來工作和學習打下堅實可靠的基礎。
7接受終身教育的技能。
終身教育也就是一個人教育不能僅限于人生的某一個時期,而必須終身接受教育。在知識變化的知識經濟社會中,知識以前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導致知識更新與老化的速度加快和知識總量的急劇增加。那種指望“在學校充電幾年,到社會放電一輩子”的想法已經不現實了。一年不學習,你所擁有的全部知識就會折舊80%。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如不想落伍于時代,就必須不斷學習,掌握新知識,接納新知識,掌握檢索新知識的能力與技巧。“人生處處是課堂,留心處處是學問”,要知道,時時是學習之時,處處是學習之處。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踏著知識經濟的節拍,跟上知識經濟時代的步伐,終身教育勢必成為大學生一生的必然選擇。
總之,在信息時代,大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應當主動閱讀參考文獻,拓寬知識面,充分占有信息。要掌握好專業知識,培養從事科研的創新能力,運用已知的知識,去發現問題,探索和分析解決問題。掌握終身學習的方法,提高信息的處理能力,不斷加強信息素養,以適應這個信息社會的發展要求。
- 上一篇:教師迎七一師德師風演說
- 下一篇:創先爭優專題工作安排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