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學科安靜教育的培養
時間:2022-11-10 08:34:52
導語:信息技術學科安靜教育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安靜是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尤其是培養初中生養成安靜的習慣尤為重要。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成個好習慣。創建安靜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安靜下來,是最好的讀書環境。這是教師教育教學的基本保證,也是學生學習的基本條件。
關鍵詞:習慣;安靜教育
1.任課教師對學生的安靜教育、規矩教育,有存在松懈的時候,不能做到時時刻刻陪伴學生。
2.學生做事情不能雷利風行,站隊拖拉,需要教師到教室督促,有時打了上課鈴后,學生才到達計算機房上課,嚴重影響了其他年級的學生上課。3.每個班級都存在安靜意識不強,自我約束力差的學生。表現在:班級的隊伍已經走到兩樓之間,這些學生才慢騰騰走出教學樓。趕上隊伍后,走路根本不看腳下,只顧兩人之間說笑。4.個別班級的男生進入計算機房后,不是安靜填寫上機記錄冊,而是兩個人忙著說閑話。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教師講課或同學回答問題時,他們經常走神,不注意聽講。5.有的班級出現了秩序好壞反復的情況。如,有時整個班級上課、下課過程都很安靜有序。突然,會出現2~3個搗亂的學生,情況不穩定。6.很多班級學生不能做到有教師帶隊與沒有教師帶隊都一樣,學生自我約束力很差。二、研究與對策1.安靜是一種良好的品質。教師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學生,教師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給學生無言的教育。信息技術教師要把平日的舉止滲透到學生的言行中。如,不要大聲呵斥學生;在維持紀律時,可以做一些手式的動作讓學生安靜下來,而不是拿著棍子在講桌上敲的梆梆響。
2.對學生進行安靜教育。從學生對待本學科的態度上抓起,有的學生在小學時態度就不端正,認為只要是期中、期末不考試的科目,又不在教室上課,就是放松的學科,上課可以隨便說話。久而久之,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不重視,自我約束力會慢慢降低。從學生踏入初中,上第一節課開始,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信息技術學科與語、數、英其他學科同樣重要。信息時代,信息技術是每個人應具有的能力與素養,學生要用正確的態度去對待。這樣,才能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才有助于教師安靜教育順利進行。3.加強學生安靜意識培養。筆者認為要先讓學生了解安靜教育的意義。安靜有利于一個人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在公共場合降低聲音說話、不影響他人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素養。安靜會給自己及他人帶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教師應從“靜”字入手,經常利用信息技術課播放相關視頻,將安靜和嘈雜的環境進行對比,讓學生體會噪音對人的危害,讓學生明白學校為何要給大家創造安靜的校園環境,教師為何要為學生進行安靜教育等。
4.讓規矩伴隨安靜教育的全過程,把規矩轉變成一種習慣。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訓練,而有些安靜習慣必須在強制性的訓練下才能得以養成。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安靜習慣,教師要對學生反復進行行為訓練,從小事抓起。發現表現不好的學生、教師要用正確的態度指出他們的不足。久而久之,學生逐漸轉化為內在的、自覺的一種行為習慣。(1)利用好學生進行自我管理,每個班級選出男、女課代表各一名,分別管理男、女生同學。(2)從課前開始要求學生在一節課下課后,準備好腳套、筆、本子等。從教室開始邊走,邊站隊,到達走廊時,隊伍已經排列整齊。隊伍行走中要求快、靜、齊,上下樓靠右行,看好腳下的路,嚴禁兩人打鬧、大聲喧嘩。課代表要做好監督。(3)到計算機房門口后,要立即穿好腳套,有序進入計算機房;拿凳子坐下時,盡量輕聲;坐下后,認真填寫上機記錄冊。(4)學生課堂上發言時聲音洪亮,在教師講課或同學回答問題時要學會安靜傾聽、認真思考。(5)下課時,要求學生整理好課本、鍵盤、鼠標、凳子,分男、女生兩組分別有秩序離開機房。到綜合樓外站隊回教室,課代表做好監督。個別安靜意識不強的班級學生,由信息技術教師帶回教室,進行再教育,給學生強制養成安靜有序的習慣,堅持一周,觀察一周。(6)為促進學生良好安靜習慣的養成,每個班級都要進行“安靜教育”表現評比,每周每班評選一次“安靜之星”,樹立先進典型,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榮譽感。
總之,安靜習慣的養成教育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更多在于教師的用心、教師的堅持。學生只有在規矩中長大,才能更適應各種規矩。教師要力求做到:了解每一位學生、關愛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對學生每一次犯的錯誤及時糾正教育,哪怕是再小的問題,也要及時關注到。在班主任與信息技術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安靜教育會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為學生的成功人生鋪路。
作者:趙靜 單位:山東省青島九聯中學
-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問題及解決策略
- 下一篇:淺談信息技術學前教育創設游戲活動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