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1 08:55:00

導語:多媒體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媒體教學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我們呼喚生命的細節。采用電教手段,構建多媒體的活動情景,可以創設細節情境,展示活動內容的某些細節和動態變化過程,補充細節;發揮電教優勢,定格細節鏡頭,自選細節畫面,想象細節,可以優化作文教學。

[關鍵詞]細節多媒體情境創新

●呼喚生命的細節

很多人沒有察覺到一種珍貴的愛——愛的細節。沒有察覺往往是因為細節太細太小,不惹人注意,或者是熟悉的地方沒風景。其實世界上還有什么東西比細節更能詮釋愛?敬愛的總理曾以那些生活細節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展現了一代偉人的偉大人格。一首《常回家看看》之所以流行全國,是因為它唱出了人們對生命細節的渴望。

細節是生命精靈的凝聚,細節是至情至愛的自然流露。在這缺乏生命細節的時代,人們應當格外留心去孕育細節、體驗細節,我們從小需要細節的滋養。正如《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當代作家劉戈說得好:“觀察自細節始,知識自細節來,文學自細節出,哲學自細節入,人生自細節明,文明自細節進,意義自細節顯。作為人,你怎能不認識和把握細節,學會觀察和深入細節,仔細品味細節。”

●細節教學需要多媒體的幫助

要讓學生接受教育如同柏拉圖所說的那樣:“像從一種清幽境界呼吸一陣清風那樣來吸收對他們的好影響”。

電教媒體作為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其獨特的方式觸動心靈,具有美育之功效。如光學設備幻燈、投影,可儲存,再現、放大教學中的文字和圖像,鮮明地表現主題,清楚地展示細節,直觀、形象,生動,感染力強,突出地展示靜態的美。錄音機是一種錄音、放音的聲響設備,能協助教師課堂教學,朗讀示范欣賞,給學生以音樂美。電影、電視、錄放機,活動性強,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又有其動態美、情境美、色彩美。

這種超越時空的現代教學手段使得我們可以將文學中種種生命的細節及種種思想感情的因子在潛移默化中積淀在學生深層心理上,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化和啟迪,從而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一、在閱讀教學中,多媒體幫我們解讀細節

1、導入課文時,創設細節的情境

語文教學是形象思維的教學。這個特點啟發我們可以用多媒體幫助創設情境,在學生頭腦中積累表象。表象豐富的學生思維靈活,感情豐富,學習效率高。表象貧乏的學生思維遲鈍,感情淡漠,學習效率低。沒有豐富表象儲存的大腦,就像是干涸的池塘,是沒有任何生命力的。在導入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利用電教手段,使學生獲得感性知識和情感體驗。有一位老師在教《“諾曼底”號遇難記》一文時,就播放了影片《泰坦尼克號》的片斷。看過影片《泰坦尼克號》的人,誰能忘記那些感人的細節呢?年輕母親溫柔的故事,老夫妻緊緊的擁抱,樂隊如水般的音樂,船長緊握船舵的雙手……讓學生感悟細節表現出的偉大人格的魅力。再領會課文中船長的“一個偉大的靈魂”時,就很容易了。

2、講解重點時,再現細節的精妙

如《鳥的天堂》一文,有兩處描寫大榕樹的大和美的特點。盡管課文描寫極為細致,但由于學生年齡小、知識面窄,對榕樹是如何大,如何美仍覺得很陌生,也就很難理解“鳥的天堂”的真正含義。尤其是對文中敘述的“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很難置信。在這種情況下,借助投影片從各個角度以及特寫畫面展示榕樹的千姿百態,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

3、在適當的時候,補充精彩的細節

有些課文,尤其是略讀課文,有的是原著的縮寫,有的是大略地介紹,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再現部分細節,欣賞原著的精彩。如學習《厄運中的海倫》時,教師補充關于海倫學習的片斷,讓學生具體感受她學習的艱難(可以在網絡上點擊出有關資料);學完《魯濱孫漂流記》,由于它是原文的縮寫,因此可以在課堂上和學生共讀原著。我就和學生共同閱讀了魯濱孫救星期五的一節。逼真的細節,細致的描寫,把我們都給深深地吸引住了。

二、在作文教學中,多媒體幫我們創造細節

1、定格鏡頭,為觀察描述創設條件。

著名的藝術家羅丹指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世間還有人類生活存在,細節就永無窮盡之時。細節時時可以發生,天天可以創造,人人可以開掘。關鍵是要練就學生發現生活美的火眼金睛。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非常注重利用電教媒體教學,對學生作文進行指導。

如要指導學生寫一次活動的作文,教師可以先在班上舉行一次拔河或者打球或者智力比賽或者聯歡晚會,把比賽過程錄下來。在指導比賽場面描寫時,教師把畫面上表現特別明顯、有趣的幾個同學的鏡頭定格后,指導同學細致觀察其動作、神態并領悟內心活動,然后讓學生進行描述。由于畫面生動直觀,停留時間長,學生可以充分感知畫面每一細節,捕捉特點和深化理解,描述起來也就能惟妙惟肖,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了。

2、自選細節畫面,培養文思的獨創性。

我們不能光像攝像機一樣把客觀的事物攝入自己的眼簾,印入自己的腦海,而要能在極其普通極其平凡的事物中發現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東西。對人、事、景、物要教會學生既要整體把握,又要認清局部,更要拆開來看,洞悉生活的細節。拆穿來看,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過現象,抓住所觀察事物的本質。在看圖作文中,教師應指導、啟發、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印象深刻的畫面做為自己習作的要點進行描述,借電教手段展開想象,創造細節,激發創新。

如第九冊第一單元的看圖寫話訓練中,我引導學生抓住不為人注意的可又很有味道的細節:花上的蝴蝶結、女孩的笑臉、燦爛的陽光、美麗的野花、小女孩的眼神等。又如第十冊第一單元的看漫畫作文《假文盲》,可指導學生從那幾個大男人漠然的眼神想到假文盲的自私、冷漠;從抱孩子婦女怯怯的神態從而同情母親的弱小,及社會對弱者的保護制度還不健全等。

3、激發想象,引起創作靈感的源泉。

美并不是靜止不動的,它可以在孩子多維的世界里得到升華。電教手段不僅可以成為他們認知事物的工具,又可以成為他們激發想象,引起創作靈感的源泉。

貝多芬的《月光曲》一文帶給讀者無限的遐想。學完這篇文章我們意猶未盡,又欣賞了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調動全身心,把自己融進音樂中去:你能看到什么?你能聽到什么?你能把音樂化為什么形象?你能聽出旋律的變化嗎?

隨手摘錄一位學生的片斷:“仿佛天黑了,一顆顆眼睛似的小星星閃爍著。我好像飛了起來,飛到了彎彎的月亮上,月亮像小船似地搖著。一顆小星星摘來一朵云,蓋在我身上,我很快地睡著了。我睜開眼睛,已經天亮了,我變成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天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我覺得特別幸福,特別快樂。”

●留住細節

感謝現代科技的發展,讓我們能以更完美的形式欣賞、回味生命的細節。當歲月老去,繁華落盡,這些有關情感的細節就是貼滿心頭的珠片,會令所有黯淡的日子閃閃發光。讓我們都來體驗細節、創造細節、奉獻細節;讓這個世界成為充滿細節、充滿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