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作文指導論文

時間:2022-05-21 09:41:00

導語:多媒體作文指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媒體作文指導論文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目前大家所關(guān)注的問題。筆者認為:組合“多媒體”參與作文教學全過程,改變作文教學信息傳遞方法和手段,可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寫作積極性,促進學生認知結(jié)構(gòu)的構(gòu)建,強化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從而使其興趣盎然,滿懷信心地實現(xiàn)作文教學目標。怎樣運用“多媒體”指導學生輕松、愉快地寫好作文呢?

一、以“媒”相誘,激發(fā)學生“愛寫”的興趣。

運用聲像媒體,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習作情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寫作,能激發(fā)學生“愛寫”的興趣。學生突破習作時“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難點,掌握寫作技巧,是緊張的智力勞動。要讓學生在心理上不緊張不畏難,靠大談作文的意義、重要性之類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須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運用直觀、形象、新穎,感染力、可視性強的多媒體調(diào)動學生觀察、思維、聯(lián)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參與習作活動,,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視寫作為樂事。如:指導學生寫狀物文《荔枝》時,完成“范文引路”一環(huán)節(jié)后對學生說:“為了明年的荔枝節(jié)有更多的人來深圳品嘗荔枝,我們到荔枝園觀賞觀賞,看看荔枝有哪些地方逗人喜愛,然后寫信向外地的親朋介紹,好嗎?”接著播放錄像,隨著歡快的樂曲聲,電視屏幕上呈現(xiàn)一片荔枝成熟的豐收景象。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個個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懸掛在樹上的荔枝,堆滿筐的荔枝,剝開殼的荔枝,如臨其境,如聞其香,如嘗其味,情不自禁地小聲議論起來。當我要學生用一兩句話談感受時,人人爭先恐后,一個學生說:“荔枝圓圓的,紅紅的真惹人喜愛!”另一個學生說:“每到荔枝成熟時,當你走進荔枝園,就能看到樹上一串串鮮紅的荔枝沉甸甸地掛在樹枝上,一陣風吹來,荔枝搖搖擺擺,好像在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品嘗美味可口的佳果呢!”……當我再次放錄像,選擇“荔枝森”、“一串串荔枝”、“荔枝外形”及“荔枝肉”等特寫鏡頭定格,要求學生有順序抓住特點觀察、描述時,個個都仔細看,認真想,大膽說。這樣按學生習作的心理特點,適時選用錄像媒體,其形、聲、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讓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感官交替使用,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注意力集中。能抓裝事物”的特點,“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又能學會“從整體到部分”、“由外到內(nèi)”、“有順序”觀察方法,“有話會說”。達到提高單位時間內(nèi)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率,這種功效,不但能使學生對寫作過程和寫作結(jié)果產(chǎn)生成功的心理體驗,而且會對作文產(chǎn)生“愛寫”的興趣。

二、以“媒”相誘,培養(yǎng)學生“會寫”的能力。

小學生作文感到最苦惱的是“沒啥可寫”,其次是“寫不清楚”,“寫不具體”。要幫助他們突破這些難點,必須根據(jù)其心理特點及“遷移規(guī)律”設(shè)計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充分發(fā)揮媒體群的整體優(yōu)勢。下面談?wù)劯吣昙壸魑牡闹笇В?/p>

(一)例文引路。教學開始,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回憶分析與教學目標有關(guān)的例文,邊用有強烈視覺效果的投影片將其重點片斷、寫作要點或?qū)懽魈峋V顯示出來,以引起學生的充分注意。讓學生從范文中找到相應(yīng)的寫作方式,(其中包括如何選材,解決“無米之炊”的問題)從作者寫作思路的“原型”中得到啟發(fā),形成有效的認知結(jié)構(gòu),將例文中的寫作知識和寫作技能直接遷移到作文中。例如:指導學生寫繪景文《美麗的仙湖》,以《桂林山水》(六年制第十一冊)為范例,引導學生邊回憶、邊展示,先在投影片上歸納出的“抓住事物特點,用‘總……分……總’結(jié)構(gòu),用對比,比喻等手法,及形容詞描述事物,抒發(fā)感情”的寫作方法。學生作文的思路即可開啟。在這里,例文是一個臺階幫助學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投影媒體即等于給學生“一根拐杖”,幫助學生降低寫作難度,創(chuàng)造有利的心理條件,讓學生主動投入寫作活動之中。

(二)觀察指導。根據(jù)例文總結(jié)出的寫法,即寫作目標,逐步演播聲像媒體,顯示學生喜愛的直觀形象,引起學生的觀察興趣,進行有效指導,使學生有意識地對準目標觀察,幫助學生解決無話可寫的難題;培養(yǎng)觀察能力,從而讓學生有序、細致的觀察引起積極、活躍的思維,積極活躍的思維帶動具體、生動的表達。如:指導學生練習“記一次有意義的活動”《燒烤》時,“例文引路”后用錄像展示活動的全過程,將學生帶入“燒烤潮。學生看著全班同學燒烤的情景,異常高興,注意力非常集中,情感特別投人。當我要他們用“先、再、接著、然后、最后”一連串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說出活動全過程時,個個繪聲繪色又毫不費力。接著我又提出要求,重播錄像,并選勸生爐”、“上叉烤”、“吃”突出的一些場面邊“定格”,邊用教鞭指劃,讓學生知道看什么、怎樣看,怎樣想,學生隨著教鞭的指點觀察、回憶、分析、鑒別,分別用“點面結(jié)合”的方法,描述出活動過程中“印象最深的場面和這個場面中讓人最開心、最有趣的一些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學生有目的、全面、細致、精確地觀察,迅速“理清活動的全過程”,選擇“體現(xiàn)意義,突出中心”的材料,知道“記一次活動”要“按活動順序”觀察,來“寫清楚”;還要“抓重點”細致觀察“寫具體”。可見,電視媒體提供物像指導觀察顯神通,學生觀察時有目的、有順序、有重點、抓特點,思維時有憑借、有條理;寫作時必然有序、有物、有理、有文、有情。

(三)片斷嘗試。當學生通過觀察指導產(chǎn)生“會寫”的情感時,抓住契機,要求學生在事先預(yù)備好的投影膠片上進行片斷練習,即練習寫好文章的重點部分,“把話說具體”。如:寫《記一次有意義的活動》中的一個“動人場面”。又如:寫《荔枝》“果”的“色、形、味”。然后選擇2──3個典型片斷通過投影在屏幕上顯現(xiàn)。或讓學生用普通筆將片斷直接寫在稿紙上,用固定在講臺上方的攝像機當場拍攝被評習作,在電視屏幕上顯示出來,師生在都能看到被評習作情況下按寫作目標對思想內(nèi)容、語言表達共同分析評價。雖然被評議的作文只是極少數(shù),但面及全部,教師示范批注、修改;全班集體評議、修改,學生自改、互改。既充分肯定成績,相互鼓勵,相互學習,友好競爭,鞏固提高;又相互指出缺點和修改的方法。學生看著被評的習作,隨著教師的點撥,受著伙伴的啟發(fā),獲得眾多信息,及時從寫作規(guī)律上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及時予以修改,劣作變佳,佳作更佳。這樣,不僅能鞏固強化寫作知識的遷移,提高學生評議、修改的能力,使其寫作水平上升一步,又能增強自信心,增添習作興趣。

(四)布局謀篇。緊接著要求學生根據(jù)寫作目標,圍繞文章所確定的中心,對所選材料加以分析、歸類,確定按什么順序表達,什么詳寫,什么略寫,在投影膠片上或稿子上擬作文提綱。并將其提綱投影片或攝像機放映出來,再一次指點全體學生相互評價、鼓勵、啟發(fā),把頭腦中的構(gòu)思程序化,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重點,層次不清晰,詳略不當?shù)拿。屍鋵懽魉竭M一步升華,從而駕馭篇章結(jié)構(gòu)。將各種媒體有機組合,構(gòu)成教學信息傳輸及反饋調(diào)節(jié)的優(yōu)化教學媒體群,共同參與作文課堂“四環(huán)節(jié)”的全過程,學生始終處于一種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動手嘗試、探求、發(fā)現(xiàn)的境界之中,主體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發(fā)揮。因此,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接受的信息量大,獲得的知識多,并且能迅速地構(gòu)建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這種知識結(jié)構(gòu)又成為他們接受新信息的認知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