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別字多原因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10 03:49:00

導語:錯別字多原因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錯別字多原因分析論文

一、關于教材

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學者們采用不同的統計方法分析常用漢字,從而為教材的編寫提供依據。時代在變化,常用字的范圍也在發生變化,教材的編排就要不斷地更新來反映這種變化。目前的教材在這個方面做得還不夠好,許多已經不太常用的字仍然出現在課本中,許多教材內容不符合兒童的語言生活經驗和心理特點,而許多應該在教材中出現的字詞沒有出現,致使學生寫成錯別字。如,“遙控器”是個兒童熟知的詞匯,由于現行教材中沒有出現這個詞,學生常常把它寫成“搖空氣”或“遙空器”。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

香港教育學院的謝錫金博士(2006)在《母語與漢字學習》一文中指出:“兒童識字的初步階段,不宜采用傳統的常用字或高頻字的概念來編寫教材。根據我們的研究,這些常用字或高頻字,都是搜集成人創作或閱讀的語料分析,其中不少字不能確切符合兒童的生活經驗,而且有很多課本范文都是從成人的角度編寫的。選取兒童的母語或心理詞匯作為識字教學的內容和范圍,兒童學習漢字的效果一定會更佳。”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此,教材編寫中要注意所用的語言材料應該是兒童熟識的,容易為兒童接受的語言素材,這樣才能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也能使學生更多地掌握常用字詞的使用。

二、關于教師

許多教師對漢字的結構規律和基本特點缺乏了解和認識,教學時缺少有效的方法。有的老師把生字往黑板上一寫,算是示范,然后讓學生照葫蘆畫瓢,把一個字重復書寫好多遍。到了小學中、高年級,有的老師連板書示范都省去了,把生字的學習當成晚上回家的家庭作業,孩子們紛紛買來教輔資料,照著書寫生字、組詞,一點腦子都不動。這樣做,當然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漢字修養和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提高寫字能力,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同時了解欣賞漢字的筆畫、結構、布局、意蘊的優美。新課標在寫字方面,各個學段都有明確的要求:1—2年級打好硬筆字的書寫基礎,包括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了解漢字基本結構,能把硬筆字寫得規范、端正、整潔;初步感覺漢字的形體美。3—4年級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字帖。5—6年級用硬筆寫楷書,要又好又快,布局美觀;能用毛筆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漢字的圖畫性、趣味性,是非常適合小學生的年齡和興趣特點的,但我們在教學中沒有很好的開掘和利用好這些有利條件,是很可惜的。

三、關于社會環境

電視、廣告、電腦輸入為現在“錯別字”高發的三大“罪魁禍首”。下面是街頭廣告中無意出現的錯別字:(1)飯店門口:“抄”飯。(2)修車店門口:補胎“沖”氣。(3)零售店鋪門口:“另”售。(4)家具店門口:家“俱”。(5)裝潢店門口:裝“璜”。(6)失物廣告:失物“啟事”。(7)安裝公司門口:“按”裝。(8)洗車店門口:洗車打“臘”……而下面廣告中的錯別字則是有意為之:藥品廣告:(1)“咳”不容緩。(2)山地車廣告:“騎”樂無窮。(3)補品廣告:“鱉”來無恙。(4)眼鏡廣告:一“明”驚人。(5)驅蚊器廣告:默默無“蚊”。(6)透明膠帶廣告:無可替“帶”。網吧廣告:一“網”情深。(8)鋼琴廣告:“琴”有獨鐘、一見鐘“琴”……以上現象,構成了影響中小學生寫錯別字的嚴重的社會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單靠學校老師的力量是很難杜絕學生寫錯別字的,需要學校、社會和家長的齊抓共管和整個社會用字環境的凈化。

四、關于各學科間的兼顧

在學生的日常測試中,語文卷子中出現錯別字,評分標準中會有相應的扣分要求,但在其他學科的試卷上出現錯別字,就不會扣分。各科平時的作業也是這樣。好像寫錯字只是語文老師的責任,與他科老師無關。這種現象在中學尤其普遍。

我們處在漢語的生活環境中,各種學科都以漢語為符號進行表達和幫助認知,所以漢語識字教學必須注意學科綜合,在各種學科、各種時空中去識記漢字,學習漢語,做到立體滲透,全方位感知。如果處處留心,零碎識記,其實可能并不比課堂上得到的少。

五、關于學生

許多小學生上學不帶字典,即使教師強調得再嚴格,有些孩子也不聽。因為他們經常不用字典,沒有養成好的查字典的習慣。于是,學習中遇到不會寫或記憶不清的字,既不問別人,也不查字典,隨意亂寫,這就必然導致錯別字更多的出現。

另外,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也決定了他們易寫錯別字,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識字教學。

小學階段識字基礎沒打牢,到了中學,師生們的教與學一切向分數看齊,沒有時間把識字教學這種“小兒科”作為教學的重點,這也就造成了中學階段錯別字仍然層出不窮的現象。

總之,錯別字多是長期以來存在于中小學生寫字中的一種普遍而嚴重的現象,至今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如上所述,是多方面的。我們只有準確地分析原因,根據不同的原因采取針對性很強的措施,才有可能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逐步消滅錯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