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教學下的小學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26 10:59:38
導語:實踐教學下的小學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踐教學是貫徹黨中央的教育方針,達到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對提高大學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在《關于制定基礎教育專業教學計劃的意見》中明確規定,在三年制教育活動中實踐教學一般不低于教學總學時的40%,在兩年制教學活動中,實踐教學一般不低于教學總學時的30%,而五年制高職更是要求專業課與實踐課的學時比例控制在1:1。著名教育家陶行知1927年在南京北郊勞山腳下創辦曉莊試驗鄉村師范學校時就提出了“教學做合一”的教師教育思想。他指出:“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可見實踐教學是整個教學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才的知識涵養和儲備,只有經受住實踐的檢驗才能顯現,實踐教學是對人才培養的一種驗證,只有經過反復的驗證和修訂才能進行完整、動態的人才培養,最終達到培養目標。實踐教學模式是人才培養效果檢驗中最好的載體和衡量指標。
二、當前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不完善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教育的進步,小學教育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必須是動態前進的,沒有牢固的科研和實踐關系做基礎,人才培養只是“紙上談兵”。當下的實踐教學和實踐基地建設與管理過程之間的協調和溝通工作存在矛盾,從而使得教學任務的安排和落實不確切;實踐基地運行機制不完善,人員配備不健全,缺乏日常的規范管理,使得對學生在校外實踐基地的學習缺乏有效的監督;實踐基地與有關部門缺乏聯系,阻礙了學校與實踐基地合作的順利進行,基地在教學、學生往返等方面的管理中無法做到有條不紊。
(二)實踐課程體系設計不合理
現在大學生雖然好奇心強,但實踐技能嚴重欠缺,主要是因為當前的實踐教學課程設計缺乏創造性。大多數都是陳舊保守的一些理論課程,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教師的講解也按部就班、不生動。實踐課程設計起不到培養優秀小學師資的作用,學生對當前實踐課程的興趣不濃厚,從而使職前小學教師缺乏實踐技能。我國普遍存在教育實踐課程形式比較單一的現象,而象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國的教育實踐課程卻有著鮮明的類型多樣、內涵豐富的特點,如美國的教育實踐課程就包括各種觀察和教學經驗等。
(三)師資力量缺少多樣性和靈活性
師資是高校辦學的力量之源,小學教育專業的師資來源主要有三個途徑:錄用本科高校畢業生;從相關事業單位調入;從同類高校聘任兼職教師。這些師資來源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小學教育實踐教學的需要,但明顯缺乏多樣性和靈活性,原因在于,教授理論課程的教師多,“雙師型”教師少;在教育的靈活性越來越顯著的情況下,教授實踐課程的教師實踐技能出現嚴重的滯后性。
(四)實踐教學專門經費不足
小學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的持續發展,離不開有關部門專門經費的支持。當前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專門經費投入不足,這會嚴重制約實踐教學模式的深入,影響優質小學師資的培養。實踐教學模式的開展與實施,要有足夠的資金經費支持,但由于相關部門不重視等因素,實踐教學經費一直不足,又由于通貨膨脹使得實踐教學支出不斷增加,造成實踐教學設施和基地建設滯后,不理想,嚴重影響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加強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幾點建議
(一)建立“四方協作模式”的實踐教學基地
實踐教學,除了在校內設立實驗室、實習基地外,還應該根據專業的性質和小學教師的培養要求,規劃、建設校外實踐基地,形成完善的實習基地群。而所謂“四方協作模式”,即高校、教研室、小學及教育管理部門四部門合作,通過以高校、小學各學科教研室、小學三方互動為主,教育行政部門協調促進的合作方式,推進小學教育研究,以及職前職后小學教師培養工作一體化的進程。高校加強與基地學校的聯系,提供現代教育理論資訊,幫助基地學校培育具有創新精神的青年教師,提升基地小學的師資水平;基地學校則接納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進行教學實踐,幫助學生增加教學經驗;教研室則在小學與高校的合作中具有橋梁的作用;教育管理部門在各項工作運行中發揮政策引導作用,是共贏合作的“催化劑”。
(二)完善實踐課程體系建設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將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歸類整合,使實踐課程分層分布,按照“471”結構設計小學教育專業實踐課程,構建該課程體系立足于教育實踐、科研實踐、社會實踐和野外實踐四個維度,將實習、見習、調查等七個項目有機地整合到一起,構成一個整體。
(三)外聘小學優秀教師到大學當“導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小學優秀教師到大學當“導師”,把教育一線的教學經驗帶到大學課堂,發揮專職教師、科研教師、大學教師、小學專家型教師各自的專長與優勢。大學教授到小學做講座、搞科研,把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教育理論帶到教育一線,使大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實踐基地。高度重視實踐教學隊伍的建設和發展,要將實踐教學隊伍建設作為大學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組成部分,統籌規劃,加強建設。高校應該努力建立一支年齡結構合理、職稱結構合規和學科知識結構完善、實踐能力強且綜合素質較高的實踐教學教師隊伍。
(四)多渠道籌集經費作為實踐教學模式的保障
實踐教學在高校小學教育專業的建設中,依然有自身的獨特性和重要性,應該同其他專業一樣,有一定數額的經費提供支持,還應籌集實踐教學專門經費,進行專款專用,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更完備,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才得以更好地開展和落實。實踐教學中的實驗室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實驗設施硬件軟件的投入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因此多渠道籌集資金是必要的。首先,小學教育專業所在學院要重視實踐教學投入,提供部分經費;其次,小學教育專業所在的系部可以將學科建設經費用于實踐教學的實施;第三,可以通過其他項目增加的收入解決部分資金籌集問題;第四,通過與政府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溝通得到一部分資金支持。
作者:楊志波姜鳳華工作單位:敖漢旗下洼中心學校
- 上一篇:河西學院小學教育論文
- 下一篇:我國高校遠程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