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信息化管理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9-08 09:55:45
導語:小學教育信息化管理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信息化管理理念落后。目前,小學教育信息化的實現程度仍然較低,一方面,一些貧困地區的小學缺乏充足的人力物力去引進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建立相應的管理系統;另一方面,傳統的教育管理方式依然占主導地位,很多學校還沒有認識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義。許多學校管理人員思想較為保守,對信息化管理的認識不足,沒有引進信息化管理的意識;還有的學校對信息化管理的認識不夠深刻,重視硬件設施卻忽視了軟件信息資源,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管理體系。2.管理體制不健全。目前大部分小學的信息化管理體制還不夠完善,信息化管理的內部分工不夠明確,內部管理責權相對較混亂。信息化管理不僅僅是教學的信息化,還體現在學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中,教學是學校內的主要活動,但內部其他工作和各部門的協調也是相當重要的。但是,除教學外,不少學校內部其他部門的工作沒有納入到信息化管理的范疇之中。同時,學校內部網絡的安全系數不高,面臨較大的風險,學生容易接觸到網絡上的不良信息。3.管理者專業素養較低。很多學校缺乏對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維護的專業人才,系統內部的技術創新較少,技術含量較低、功能少,依靠移植他人的管理系統進行管理,管理系統不適應本校師生的特點。很多教師也不能適應信息化教學模式,一些教學時間長、資歷深厚的老教師不懂得使用信息設備,而一些能熟練掌握設備操作技術的年輕教師卻不能將多媒體與教學有效結合,信息化管理流于形式,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小學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改進策略
1.提高思想認識,加強重視。信息化管理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在實行之初必然會遇到一些問題,但完善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將會給學校教育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首先學校領導層需要提高思想認識,參觀考察一些先進示范學校,理解信息化管理的深層次意義,并積極在校內推廣宣傳,加大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其次,要逐步改變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通過開展相關講座、組織教師外出學習等方式讓教師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優勢,突破傳統教學方式的窠臼,樹立利用信息化教學提升教學能力的意識。2.完善制度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傳統的管理制度不能適應信息化管理模式,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體制是信息化建設的必要舉措。信息化建設必須保證校園網絡的安全,避免學生接觸一些不良信息,防止出現師生個人信息、校內重大信息外泄的情況。學校也應當成立一個專門的小組管理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對內部人員職權進行清晰的劃分,制定規范的實施辦法和管理條例,敦促每個教師參與到信息化管理中來。學校要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成立一支具有專業管理能力的隊伍,加強對校內信息系統的維護和更新,保證校內系統的正常運行,對一些特殊情況也能做出及時有效的處理。3.引進先進技術,豐富信息資源。信息化管理系統要想滿足校內全部事項的管理工作,就必須有比較強大的技術支持,學校需要引進多樣化的技術措施對各種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有效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科學的分析。同時,學校也要注重本校官方網站門戶的維護工作,提高資源共享與校務公開力度,讓學生能從本校網絡信息資源庫中獲得充足的學習資源,家長能更加方便快捷地掌握學校的相關動態。4.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教師信息化素養不足是造成學習信息化建設工作難以推進的原因之一,教師的信息素養直接關乎教學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應用技能是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校要組織開展相應的知識講座,邀請專業人員對教師進行技術培訓,組織教師外出學習,鼓勵教師開展技術交流和教學探討,促進多媒體應用技術和教學有效結合,學會應用多樣化的電子設備提高教學效率,借助大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張銀年 單位:武威市涼州區教育局
- 上一篇:網絡遠程教育服務體系構建探討
- 下一篇:當地小學教育實踐問題對策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