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教育管理措施

時間:2022-02-08 03:05:32

導語: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教育管理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教育管理措施

摘要:社會的進步離不開人才的培養,人才的培養要從小開始,因此小學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基礎教育。隨著教改的一步步實行,小學教育管理工作也要有全新的改變,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而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教育管理工作只有落實到實處,才能保證工作的有效性,才能對少數民族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水平有所提升,進而促進教育水平的提高,才能保證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共同發展和穩定團結。本文就我國少數民族小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其中包括管理理念比較落后、管理過程中缺乏民主意識、管理制度上的不足。基于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作者也闡述了自己的一些改善措施,望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管理者提供一些參考價值,可以促進教育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少數民族;小學教育管理;措施

想要使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學質量、教學效率等得到提升,做好小學教育管理工作是關鍵。教育管理工作做得好,有利于教師教學工作更有效的開展、使學科創新得到保障。如何正確有效的改善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管理工作是目前提升小學教育教學效果的關鍵問題。小學教育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前提,以教師需求為基礎,在教育管理中工作進行具體細分等。

一、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理念比較傳統。我國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位于一些偏僻的地區,甚至在偏遠的山區,所以這些地區的小學教育管理思維比較落后,在對比我國的發達地區多年以來開展的素質教育工作而言,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注意力還是在關注學生們的成績,重結果而輕過程,重成績而輕素質。而且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教育管理工作一直在固步自封,沒有引進外部先進的管理經驗,而是更為相信一直以來的經驗。而這種因循守舊的理念,會讓小學的發展停滯不前。(二)民主意識在管理理念中的缺乏。在少數民族地區小學的日常管理過程中,基本上是領導們的“一言堂”,而對于教師而言,只能去執行領導們要求的方案,無法根據自身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的想法去計劃或反映建議或者意見。而這種民主意識的缺乏,無形中對發展個性化教育形成了阻礙。(三)管理制度的不足。在管理學中,獎懲制度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無論是在任何方面上的管理,獎勵和懲罰都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因為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對于獎懲制度的忽視,導致相關的管理人員對于管理的過程無法保持足夠的積極性,也沒有對于管理工作起到足夠的重視。讓教師們工作上的計劃性、可執行性大打折扣,讓新的教學理念無法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得到落實,影響到學生們的學習。

二、針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管理工作中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堅持以人為本為前提。對于所有學生而言小學是在打基礎,這個階段所有小學生正在形成自己獨特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自身的行為習慣,對于九年義務教育來說小學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對于小學生們來說,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的家長雖然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但是他們每個角色都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教育管理工作人員應按照以人為本為前提,在進行教育管理工作時對教師和學生足夠的重視,對于他們反映的各種情況要積極面對,及時解決。教師的位置是直接面對著學生,所以教育管理人員要積極主動地關心教師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并按照以人為本的觀念嚴格執行。(二)以教師需求為基礎與基礎設施的建設。小學管理人員應充分地了解教師的需求,以平等、民主的觀點去與教師溝通,讓教師能夠大膽地反映出自己在日常教學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讓教師有以校為家的感覺,在教學工作中投入更飽滿的熱情,更有效地參與學校的管理。學校可以成立教學管理委員會,委員會的成員應從不同職位、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甚至不同薪資待遇的人員中選取,以此來保證公平、公正、民主。另外,在教師評比時應加入學生投票打分環節,由學生們對自己的教師來進行評判,來保證教師評比的民主性,提高教師的緊迫感和對教學水平提高的需求感,以此來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三)教育管理工作的細化和責任人在管理工作中的落實。第一,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特點,針對不同的文化特點對少數民族的教育管理工作進行細化,有針對性的對差異化的民族特色進行靈活處理。進行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員還應積極主動地與少數民族的師生進行討論,針對學校現行的規章制度,避免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現傷害民族團結、損害民族感情的行為,從而進一步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第二,教育管理工作團隊的人員要健全,并在團隊的管理能力與管理水平方面有針對性地去提高。學校需要對教育管理團隊進行培訓,不僅要對團隊進行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還要針對學校內少數民族的特點進行團隊的專項培訓,并在培訓完成后扎實地落實到教育管理工作中,讓教育管理工作的專業性得到強化[1-3]。第三,建立獎懲制度,制定責任制,追責制要落實到每一個參與教育管理工作的人頭上。為了做好少數民族教育管理工作,學校必須明確每一個教育管理崗位的崗位職責,并嚴格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行事。同時要注意獎懲制度中獎勵相關的規定的執行,讓教師對教學任務有更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教師以最飽滿的狀態開展教學,以此來確保教育管理工作能穩定有序地開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對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教育管理工作進行有效提高并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實現的,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為基礎。要準確理解并嚴格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針對學校的管理問題進行解決,對于管理制度不斷進行完善,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來執行。要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師資力量的建設,對于教師的需求盡量去滿足,為教學提供堅實的基礎。根據少數民族地區的特點將民族意識進行滲透,對管理團隊不斷進行強化,對于崗位職責進行細化,設立獎懲制度。使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促進教學水平和效率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阿不都熱依木•未力.探討如何開展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學校管理工作[J].魅力中國,2017(23):288.

[2]謝托.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J].東西南北:教育,2019(15):19.

[3]馮斌.淺析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教育管理[J].甘肅教育,2018(10):23.

作者:肖秀鵬 單位: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藏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