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小學美術教育中想象力的培養
時間:2022-02-04 04:15:44
導語:試析小學美術教育中想象力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美術教師需要努力引導學生投入美術課堂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聯想力與想象力,培育他們的審美素養與創新能力。美術教育一方面可以教授學生美術技能和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可以推動學生可持續發展,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基于此,該文分析小學美術教育中想象力的有效培養,以此為有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想象力;小學;美術教育;培養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這對學生的整體發展至關重要。教師應該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將科學有效的導入手段、豐富的教學資源滲透課堂活動,讓學生參與到主動學習與合作活動中,讓學生學會鑒賞作品、創作作品,不斷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
一、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長時間以來,許多小學生家長非常重視與強調藝術方面的教育。相關的研究分析表明,美術課程對小學生的智力與身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以往的美術課程教學中,個別教師過于重視對理論知識的講解,未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筆者認為,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將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實踐的教學相結合,以此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1],讓學生創作出更多充滿想象和創意的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2.有利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小學美術教師應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潮流,不斷變革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內容,這對于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與想象能力,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小學美術教育中想象力有效培養的措施探究
1.在實踐活動中加強對小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有關分析表明,想象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基于此,筆者認為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積累相關的素材與內容,對其加以創新并運用于美術創作活動。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采用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充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提高其想象力[2]。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將問題與生活相聯系,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并掌握課本內容,鼓勵他們根據具體的繪畫主題,創作出與眾不同、充滿想象力的作品。如,教師在教授“我的動物朋友”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描繪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在創作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有哪些特征,讓學生一起猜是哪種動物。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帶領學生參觀動物園,讓學生了解相關動物的特征[3]。教師還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有關動物的圖片或視頻,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讓學生在了解動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聯想,創作出充滿想象和創意的作品。2.借助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1)采用恰當、合理的導入方式展開教學在小學美術課程教學中,課堂導入十分重要。科學合理的課堂導入,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主動性,讓他們自覺投入具體的學習活動。要想保證課堂導入活動的科學性與新穎性,教師在課前應準備好導入環節的相關資料,如視頻、圖片等,在開展課堂活動時,使用多樣的教育手段與方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自主學習意識,使其更加自覺地投入相關課堂活動。教師在教授《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的內容時,可以在課前播放有關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提問的方式與學生互動,讓學生緊跟自己的教學步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掌握相關內容。教師還可以小組的形式教學,在課前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針對課堂導入的相關內容進行交流,以此不斷增強學生的想象力。(2)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開展教學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多種網絡資源,保證教育手段的多樣性與豐富性,保證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成效[4]。在美術課堂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在上課以前,教師應在網上收集相關的教學資料,做好教案和教學設計,有效整合網絡資源與課本內容,保證教學內容的多樣性與豐富性。(3)鼓勵學生合作學習每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對實際生活的感知不盡相同。不同的學生即使學習水平和智力能力相差不大,學習美術的方法也不盡相同。為此,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強調合作學習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合作學習、相互促進,增強團隊協作能力。在上課以前,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分組,根據具體的課堂內容設置相應的問題和任務,讓學生共同完成。這樣,教師可利用小組合作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在小組合作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及時與學生交流與溝通,了解并掌握他們的實際觀點與想法,提出某些方面的指導建議與意見[5]。(4)教會學生欣賞他人作品累積美術素材至關重要,筆者認為,教師應多組織并鼓勵學生參與相關的欣賞活動,以此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積累相關的美術素材,掌握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收集整理與課堂主題內容相關的美術作品,運用多媒體設備展現給學生,與學生共同欣賞。在欣賞美術作品之前(圖1),教師應該向學生介紹美術作品的背景與特色、創作者的生平與經歷等,以此作為鑒賞美術作品的背景知識,同時向學生介紹相關的美術鑒賞技巧,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美術作品的相關內容,不斷提高鑒賞能力[6]。在一段時間以后,教師需要組織學生投入欣賞美術作品的活動,以此檢驗學生的美術鑒賞水平和對美術鑒賞知識的掌握情況。3.在學生作品的展示過程中加強想象力的培養。在美術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作品的評價是重要環節之一。在展示學生美術作品之前,教師需要對作品進行評價,并提出相關的修改意見,引導學生進一步完善作品,這有利于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短板并加以彌補。在展示學生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以下兩種手段培養學生的想象力。(1)不斷豐富課堂作業的內容美術課程不僅包括繪畫,而且包括剪紙等其他美術形式。要想提升學生的想象力,教師需要保證課堂活動的多樣性與作業內容的豐富性,將折紙與剪紙等美術形式充分融入課堂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實際制作活動,逐步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如,教師在講解拼貼畫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形狀不一的紙片的圖片,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拼接紙片,進而獲得許多不同的圖形。(2)不斷豐富作品展覽的方式要想讓學生感知到美術作品獨有的魅力,教師應豐富作品展覽的形式。如,教師可以在教室、走廊的墻上掛上學生的優秀作品,讓不同班級、年級的教師和學生共同欣賞,以此增強學生的創作自信,鼓勵學生創作出更多的優秀美術作品[7]。在美術鑒賞課上,教師也可以開展相關的美術作品展示活動,讓學生互相評價作品,了解自身與他人的差距,進而查漏補缺、不斷進步。
在小學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美術課程在其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在實踐活動、課堂活動以及美術鑒賞活動中增強學生的想象力。教師要指引學生主動投入具體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與學習熱情。教師在開展美術課堂活動時,應保證活動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以此不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保證培育學生想象力的目標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鄭文霞.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中進行想象畫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20(7):176-177.
[2]吳素珍.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6):158.
[3]楊洋.讓想象馳騁美術課堂——探究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J].藝術評鑒,2019(19):153-154.
[4]史緒強.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J].華夏教師,2020(5):18-19.
[5]張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9(24):160-161.
[6]李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策略[J].國際公關,2019(8):131.
[7]許夢菲.在小學美術課堂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96-97.
作者:李彥萍 單位:廣東河源市源城區雅居樂小學
- 上一篇: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策略分析
- 下一篇:審美素養提升小學美術教育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