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美術素描學習興趣培養研究

時間:2022-03-25 03:28:46

導語:小學生美術素描學習興趣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生美術素描學習興趣培養研究

摘要:《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目標”部分提出:“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是美術課程標準的重要目標。素描作為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美術興趣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育較快,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品質、情感的最佳時期。美術教師要把握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在小學素描教學中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對素描創作的興趣,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美術素養。

關鍵詞:小學生;美術教學;素描教學;興趣

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說過:“在兒童的興趣和需要中,早已暗含著教育所追求的東西。”培養和發展低年級學生對素描學習的興趣,是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學習的內驅力。“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讓學生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目標。通過美術學習,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習慣,激發個體的創造精神,提升美術欣賞能力與創作實踐能力,通過美術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美術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發展規律,從培養學生對素描的興趣出發,激發學生熱愛美、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天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埋下美的種子,為全面開展素質教育打好基礎。

一、小學生素描學習從培養興趣出發

1.做好素描教學的基本功。素描(圖1、2)作為美術教學的基礎內容,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線條、形狀、色彩、空間、明暗、質感等素描創作要素。教師可運用對稱與均衡、局部與統一、對比與和諧等素描理論引導學生開展創作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2.從實踐活動中感受自然之美。根據學生的學習規律,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作能力也會隨之提高。因此,為培養小學生的興趣,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多實踐、多模仿、多臨摹、少默寫,讓學生參加戶外活動,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教師應多帶領學生寫生,讓學生描繪出自己眼中的世界。3.從生活中感受美術素描之美。小學生往往對有具體事實經驗的知識更有興趣,比較關注具體的實物,熱衷于參加具體的活動。觀察大自然、進行素描寫生等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熱愛美、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天性。學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想要了解自己周圍的世界。為此,美術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身邊的美術素材,發掘學生身邊的美術創作資源,帶領學生進入更廣闊的藝術天地。

二、小學生素描學習價值分析

學習素描可以提升學生鑒賞美的能力,在組織素描教學之初,教師可以讓學生從臨摹入手。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欣賞優秀的素描作品,細致觀察作品的構圖、組成元素等方面的內容,然后指導學生完成創作。通過欣賞并臨摹優秀作品,學生可以提高美術素養與鑒賞美的能力。

三、小學生美術素描興趣教學采取的具體措施

1.創設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素描的學習興趣。美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是以有形的物質原料呈現出被人直接感知的可視形象。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推行和現代化教育的深入開展,很多學校專門配備了專業的畫室,營造了濃厚的美術學習氛圍,為學生學習美術提供了便利,開辟了空間。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學生感受、體驗美,多是基于對直觀的視覺形象的感知。因此,在創設教學環境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美術教學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裝飾和美化教學環境。教師可以利用鮮艷的色彩、生動形象的教具、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裝點教學環境,讓學生感受美術的魅力,增強學習的興趣。如,在教室的藝術角,教師可以用牛皮紙制作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動物形象;可以用泡沫板、樹脂模型、飲料瓶、人工草皮制作草地、竹林、大樹;可以用立體感強的版畫、色彩艷麗的自然標本等裝飾墻面;等等。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不僅能觀察美、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而且能不斷增強學習美術的興趣,對美術學習保持熱情。2.創設美術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素描的學習興趣。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歐認為:“兒童的學習并非成人教學的必然產物,相反,它更多要歸因于兒童自己在活動和成人所提供的環境中的所作所為。”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創設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在創設美術教學情境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根據教學條件準備必要的繪畫材料,以此為學生營造濃厚的美術創作氛圍。如,教師為學生布置描繪一條鯉魚的任務,首先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憶鯉魚的形狀、顏色等特征,其次播放《小鯉魚歷險記》,讓學生欣賞動畫中的小鯉魚,以此增強美術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不斷變換場景和地點。變換場景和地點是創設教學情境的有效方式。長時間固定、單純的室內美術教學場景可能會讓學生感到厭煩,為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場景。教師可以在不同的季節帶領學生欣賞不同的室外場景,如春天的花園、秋天的樹林、冬天的雪景等。第三,避免千篇一律。每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其觀察世界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教師在設定場景、布置任務時應避免千篇一律。如,教師讓學生自由選擇并使用繪畫工具與色彩,這樣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3.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素描學習興趣。第一,授之以漁,引導學生自由發揮。教師應教授學生基本的創作方法,在手工制作、創作作品的過程中不應過多地干涉學生,以此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味的“填鴨式”教學不利于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積極性。第二,正確地使用教學語言。教學語言是信息的載體,生動、富有童趣、具有親和力的語言能夠給學生輕松、愉快的感覺。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的教學語言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影響。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充滿童趣、有親和力的語言,在無形之中激發學生對美的興趣,使簡單、枯燥的美術學習變得輕松、愉快。第三,正確引導、科學評價學生。面對不同的學科和學習內容,學生表現出的感興趣的程度也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受教師、家長等的影響較大。如,教師的教育方式、教學態度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為此,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避免負面因素的影響,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第四,精心挑選教學內容,用心組織教學。小學美術的教學內容相對靈活。在低年級的美術課堂中,教師多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象、創作、表演及展示;在高年級的美術課堂中,教師多要求學生結合學校、社區的活動,以美術學科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制作、策劃、表演與展示,以此體會美術與傳統文化的關系。美術教師應根據小學生不同年齡段的學習特點,靈活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教學場所可以是室內,也可以是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跟隨季節的變化感受不同的大自然景色,由此創作出不同的作品。4.注重生活經驗,在游戲中培養學生對素描的興趣。游戲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傾向于在做中學,喜歡通過參與豐富的實踐活動獲得知識。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將學生分組,讓學生收集秋天的顏色,拿出實物證據并將其描繪出來。教師通過游戲的方法容易調動學生對素描教學的積極性。游戲是小學生喜愛的活動之一,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美術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多組織一些游戲,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積累美術知識,提高創作能力。如,教師可以創設游戲場景“小蝌蚪找媽媽”,讓學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說出自己扮演角色的形象特征,并從故事中挑選出兩種熟悉的動物將其描繪出來。由于游戲場景的設定,學生要對自己創作的對象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順利完成創作。不同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教師要善于發掘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并肯定學生。同時,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品時,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對其加以評判,而應找出其作品的優點,鼓勵學生,以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總之,小學素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打牢學生的美術創作基礎。在素描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內容選擇上下功夫,選擇題材新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如,教師可以提煉學生耳熟能詳的故事中的人物或場景,將其作為創作的題材,以此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增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不同形狀的圖形,如長方形、圓形、三角形、半圓形等,以及不同顏色的紙張或彩筆,讓學生使用這些材料自由地創作熟悉的事物,一些學生利用這些材料創作出了汽車、松樹、房子、烏龜等作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不應將創作作品、提升學生的繪畫技巧作為教學的重點,而應該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學習規律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作者:趙雷 單位:江蘇徐州市銅山區楊西小學